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1064 am Nd:YAG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2016-02-23 17:12蒋丽君严文杰黄熙许雁宇李年珍
华夏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聚桂醇瘤体激光治疗

蒋丽君 严文杰 黄熙 许雁宇 李年珍

关键词:聚桂醇;难治性婴儿血管瘤;1064 nm Nd:YAG激光

中图分类号:R73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095-03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特点的良性肿瘤,大部分婴儿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好发于颜面、头颈肩部等,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溃疡等,也可因瘤体快速增长而导致局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儿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冷冻、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均有局限性,现代激光技术因其安全性和美观性逐渐成为婴幼儿血管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但对瘤体位置较深或特殊部位的患儿仍有局限性。2014年3月以来,我科采用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106例特殊婴儿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门诊就诊106例血管瘤婴儿,其中男32例,女74例;年龄20 d至1岁。血管瘤位于面部46例,躯干19例,4肢21例,颈肩部15例,会阴5例。纳入标准:①经磁共振平扫成像扫描(MRI)及增强血管成像扫描确定为增生期血管瘤,并且瘤體深度大于1 cm。②均未经血管瘤相关治疗。③对酒精及聚桂醇无过敏。④无聚桂醇注射禁忌证。

1.2方法

①治疗前准备。评估患儿一般情况,患儿一般情况好;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病灶区磁共振检查结果正常者;患儿家属签署激光治疗和聚桂醇注射知情同意书;每次治疗前均按照医学标准拍摄照片留存;建立个人档案。②聚桂醇局部注射步骤:瘤体表面常规消毒,抽取1%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45),可采取两种形式注射,原液或泡沫剂;瘤体大或较深时采用泡沫制剂注射,采用Tessari法来制作聚桂醇泡沫硬化剂,首先取1%聚桂醇原液,将其与空气呈l:4的比例配比制成,于瘤体边缘0.5 cm内正常组织处刺人瘤体,缓慢推注,在同一刺人点呈放射状注射药物,直至瘤体表面苍白或轻微肿胀为止。按MRI显示瘤体体积1.0cm×1.0cm×1.0cm注射等于0.3~0.5ml 1%聚桂醇注射液计算用量,单次注射原液量小于3 ml或聚桂醇泡沫用量控制在8ml以内;注射后在瘤体周围施压10min以加强吸收。每次注射后住院观察1~3 d,2周后重复注射。2次局部注射和1次激光照射为1个疗程。③激光干预。采用美国Gentle公司生产的可调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血管瘤病灶1次,治疗端点为激光照射后皮损有下陷感、即刻呈暗红或灰白色、周围组织轻微水肿。治疗参数依据病灶的性质、部位、色泽、大小、深度并结合激光凝固时的即刻反应而定。治疗后局部冰敷5~10min。

1.3临床观察与随访

①聚桂醇局部注射需住院用药及观察,用药期间观察患儿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注射局部肿胀情况,有无药物副作用发生,住院观察1~3 d后出院,2周后门诊复诊,确定下次治疗时间。②激光照射为门诊治疗,进行书面及口头宣教,指导家属进行局部皮肤护理,避免感染;治疗1周后复诊,观察皮疹变化,照射处皮肤有无感染,确定下次治疗时间。③设专职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儿治疗档案每1~2周随访1次;建立医患QQ群交流平台,及时解答家属疑虑。

1.4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Achauer等提出的4个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差,瘤体缩小<25%;Ⅱ级:中,瘤体缩小26%-50%;Ⅲ级:好,瘤体缩小51%~75%;Ⅳ级:优,瘤体缩小>75%。有效率以Ⅱ级及以上计算,有效率=疗效评价为Ⅱ级及以上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106例患儿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其中,Ⅳ级38例,Ⅲ级41例,Ⅱ级25例,Ⅰ级1例,1例未坚持继续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激光、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后大部分病例均出现局部肿胀、皮温升高,1~2d后肿胀消失,无软组织坏死、皮肤溃烂等。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后90例患儿出现水疱,1~3 d后结痂,1周后痂皮自行脱落,其中5例患儿因护理不当致局部感染,4例经外擦抗生素药膏后感染控制,1例患儿住院静脉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后伤口愈合,但遗留色素沉着,1例留有浅表疤痕。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后,大部分患儿无特殊不适,6例出现低热,食欲减退,2~3 d后体温、食欲恢复正常。

3讨论

3.1 IH是婴幼儿和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对血管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该疾病诊疗思路由消极等待变为早期干预,目前大多数患儿家属更希望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海绵状血管瘤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据观察自然消退率低,如压迫重要器官,更需尽早治疗。

3.2激光治疗血管瘤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即增生血管中的还原血红蛋白吸收激光能量后,通过热传导使血液凝固破坏、血管收缩闭合,从而达到促进瘤体消退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效果。1064 nmNd:YAG激光脉宽0.23~300ms、能量100~600 J/cm2,并配备表皮冷却系统(DCD),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较高能量,作用深度可达5~10 nun,对于草莓状血管瘤3次可获得满意疗效,而对于位置较深的血管瘤仍较为棘手。

3.3聚桂醇是国际公认的硬化剂治疗药物,属于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类化合物,聚桂醇注入靶血管,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作用部位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同时,由于药品的化学作用使血管内膜及淋巴内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细胞增生,管腔闭塞,引起靶血管损伤,血栓纤维化,使其逐渐缩小至消失,从而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聚桂醇属于醚类,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注射时痛苦小、耐受性较好。所有治疗患儿均未采用局部麻醉,家属配合好。

3.4景海霞等临床研究显示聚桂醇联合现代激光技术治疗有协同作用,提高了治疗血管瘤的总有效率,降低了单独激光和聚桂醇治疗的不良反应。汪垠等研究表明应用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是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有效率高,使大部分患儿避免手术或治疗后瘤体周围纤维化,有效缩小手术范围并减少术中出血,也可联合激光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孙中泱分析了聚桂醇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结果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有所降低。尤其对于会阴部、眶周等重要解剖部位,聚桂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有效地减少破溃和凹陷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通过本研究观察,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难治性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方便,治疗前做好知情告知并建立个人档案,术后做好随访,利用网络沟通平台,做到医患沟通无障碍,随时解答患者疑虑,治疗效果满意,符合美容要求,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聚桂醇瘤体激光治疗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B超介导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