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方式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2016-02-23 17:50于春芳韦定敏唐安弟陈秀芳曾巧华
华夏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母乳

于春芳 韦定敏 唐安弟 陈秀芳 曾巧华

關键词:母乳;喂养方式;神经系统发育;高危儿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110-02

处在对生命或近远期预后有威胁的危险因素中的新生儿为高危儿。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高危新生儿存在神经发育过程和结局异常的风险。母乳喂养对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母乳喂养方式包括母亲直接哺乳和将母乳挤出来通过奶瓶喂养,分别称之为母亲哺乳和奶瓶喂养。我院随访资料显示,母亲哺乳的高危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优于奶瓶喂养的高危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高危患儿;排除标准:产妇无母乳或其他因素不哺喂母乳者,孕周<32周,体重<2000 g,各种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其中符合条件资料完整358例。将母亲哺乳分为A组202例,其中男婴112例,女婴90例;出生体重(3.51±1.62)kg;胎龄(37.5±7.2)孕周;剖宫产132例(65.35%);缺氧缺血性脑病48例(23.76%),颅内出血16例(7.93%),高胆红素血症101例(50.00%),化脓性脑膜炎10例(4.95%),母亲高危因素23例(11.39%)。奶瓶喂养为B组,共156例,其中男婴86例,女婴70例;出生体重(3.42±1.81)kg;胎龄(38.3±8.1)孕周;剖宫产93例(59.62%);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20.51%),颅内出血11例(7.05%),高胆红素血症87例(55.77%),化脓性脑膜炎8例(5.13%),母亲高危因素18例(11.53%)。两组胎龄、病因、出生体重、性别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纳入标准的出院对象发放随访卡,建立随访登记,并与家属签订随访协议书,做好宣教,提高随访的依从性。随访时间和方法:出院后7~10 d随访第1次,以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至1岁。

1.2.2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方法及标准:采用0~1岁神经运动检查方法阿米尔-梯桑(Amiol-Tison)法进行评估。标准:正常:随访至6个月或1岁,检查神经项正常者;短暂异常型:随访至1岁,仍有其中1项神经项异常者;持续不正常型:随访至1岁有2项以上(包括2项)神经项异常者。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描述,此数据为成组设计单向有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神经系统发育正常型婴儿 170例(84.16%),神经系统发育短暂异常型婴儿25例(12.38%),神经系统发育持续不正常型7例(3.47%);B组:神经系统发育正常型婴儿116例(74.36),神经系统发育短暂异常型婴儿27例(17.31%),神经系统发育持续不正常型13例(8.33%);A组平均秩次171.52,B组平均秩次189.83,两组比较Z=-2.379,P=0.02,A组神经系统发育优于B组。

3讨论

本研究中,B组神经系统发育明显差于A组。A组的母亲直接哺乳,将患儿环抱在自己怀里,患儿直接吸吮母亲乳头,能听到母亲的心跳,不断有各种良性刺激(如语言刺激、肌肤的抚摸等),有利于促进婴儿神经细胞的再生、促进神经突触的发育,如现阶段模拟的鸟巢式护理、袋鼠式护理。母子间的亲密接触对婴儿的生长有着潜在的心理影响。B组采用奶瓶喂养,缺乏与母亲肌肤亲近的触觉抚爱刺激,缺乏母亲心跳声音的刺激,婴儿没有安全感,从而易导致神经系统发育滞后。

本调查随访过程可能存在其他的偏倚,宣教力度不够,收集资料不全,以及后期随访中家属提供资料的可靠程度等,需获取更大样本量,让结果更加可靠,从而更好地为婴儿母乳喂养提供咨询服务,提高人口素质。

猜你喜欢
母乳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运行现状及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广西首家母乳库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
母乳也有标准吗?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