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香山寺汉化观音文化起源

2016-02-24 16:16刘瀚隆靳颖
西部皮革 2016年14期
关键词:观世音观音菩萨观音

刘瀚隆,靳颖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平顶山香山寺汉化观音文化起源

刘瀚隆,靳颖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1“观音”文化的起源

观音,又称“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音译,又译为“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力等。“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中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救度。

观自在,《心经》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句。其含义一是表示具有大智慧,能够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达到事理无碍的境界;二是表示大慈悲,观音菩萨能够应机赴感、循声救苦,从心所欲,无所不能,了无障碍。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故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_种说法,因避讳唐大祖李世民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大悲”。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早期的佛经翻译中,已有“观音”的译法,并不完全是避讳李世民名讳而译为“观音”。由于具有独待的神格,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在佛教、菩萨中,观音菩萨拔苦救难,是现世、现时的应声救助,是和众生联系最密切的菩萨,也是我国百姓最崇奉的菩萨,拥有信徒最多,影响最大,最受广大尼众信奉,被誉为中国第一佛。观音菩萨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

2“观音”文化汉化由来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最早是在东汉后期,魏晋时期,随着《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翻译,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得到广泛传播而兴盛。公元6世纪,随着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入人心。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是造成这种信仰盛行的社会现奕根源。哀鸿遍野、苦难深重的社会动乱社会,更促使人们信崇现世、现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佛教庞大的佛教王国里,中国民众很快选择了观世音菩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广大民众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在频生的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策、献于失望甚至于绝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这样的救世主。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灵,给予其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预测、反复无常的意外和悲剧。中国民众信仰观音菩萨的原因即在于此。但是中国民众接受印度的佛菩萨却又关非照搬,而是改造为中国菩萨。随着佛教在中国化的发展,印度的观音形象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观音初传中国时期,是以“伟丈夫”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教殿堂。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例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大都是以男子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偶有女像出现。、南北朝时期是观音汉化的时期,北魏尤其是北齐天宝年间,出现了楚庄王三女妙善香山证道成观音的传说,历史文献资料出现女相观音的记载。唐宋以后,观音完全变为女菩萨,而且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

观音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弥佗佛,户户观世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份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音菩萨和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问深远的影响。印度的菩萨和中国尼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诋之上。直到今天,观音菩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继续展示其神奇的魅力。中国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多是唐以后逐渐定型流传至今的。除三十三观音外,中国民众还有大量各不相同的观音丨如自在观音、不空罥观音、送子观音、三面观音、不肯去观音、鳌头观音,等等。

观音变化形象之多,在佛教圣众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现象本身也就是观音菩萨最受千千万万百姓崇信的证明。即是说,是因为万民百姓最崇敬观音菩萨,相信观音菩萨,才创造了这样众多的观音形象。

3观音文化的现实价值

观音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故事内容、圆融自然的信仰体系、惩恶扬善的审美诉求,在当代的传播和接受中,一定要认识到它的现实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这一文化遗产继承传播下去。

首先,妙善故事反映了特殊的叙事规律和创作历程。依据上文对妙善故事的演变分析,不难发现它是民间传说、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的结合体,它把民间传说的生活气息、通俗文学的趣味性、作家文学的辞藻和境界融为一体。在它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民间口头流传力量的伟大,从最初的民间传说和“讲经”说唱发展到宝卷、小说,再经戏曲改编演唱,重新回到民间。这样一种特殊的创作历程,可以成为当今文坛借鉴的范例,如何把握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写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同样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其次,妙善故事有民间宗教信仰价值,是当地观音信仰思想在民间创作中的反映。具体地说,这是把民间对女神的崇拜和儒道佛三家思想结合形成的民间观音信仰。蒋氏的《香山传》中关于妙善的故事不仅蕴含了外来佛教的基本义理,比如道谛观念、因缘和合等,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的儒道佛思想:妙善公主身上体现的孝道、仁善等观念,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文

化中的儒家思想,而故事中提到的神灵、妖魔、山神等意象又是典型的道教信仰的呈现。因此,妙善故事中的观音形象具有中国传统思想共同影响的民间化、世俗化特征。

最后,观音文化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开展观音文化旅游,平顶山市已有不少人士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构想,而宝丰县观音文化园区的开工和观音文化大道工程也已开工,这些努力和实践都是值得肯定的。据《平顶山日报》介绍,观音文化园区的建设包括观世音菩萨出生地古父城遗址、出家修道的白雀寺、得道正果的香山寺、妙善墓、擂鼓台等景点。依笔者浅见,在修建和规划观音文化园区的建设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尽可能保持它们在故事中的延续性,使旅游者在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重温观音故事。构建“观音文化旅游经济圈”,将观音故事相关的景点全部串在一起,不仅是实施平顶山市“拓展宝丰现象、建设文化鹰城”的具体举措,也有助于提高宝丰和平顶山在全国的知名度。客观上,也能提高人们对观音传说的认识,从而增强人们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还可以开发一些相关的“观音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妙善故事为主题的民间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这不仅可以传承观音传说,还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244-01

猜你喜欢
观世音观音菩萨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莫高窟经变画的依据与艺术表现
一件清代髹漆贴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的保护研究和修复
自在观音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