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企业能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2016-02-24 02:52李雯陈征
水运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港口企业

李雯+陈征

【摘 要】 为加强我国港口企业能源使用的管理及能效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基于港口行业能源管理工作现状,借鉴船舶能效管理的相关实践,探讨我国建设港口能效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内容,提出港口能效管理体系的运行建议,为港口企业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港口企业;能效管理体系;能效目标;能效指标

0 引 言

交通运输行业通过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以奖代补”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引导港口企业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之下,对能源使用管理及能效监测工作,港口企业在方法的科学性、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还有深入挖掘的潜力。

随着节能工作在全国的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能源等管理体系的深入推广,一些企业率先将节能融入到经营理念中,将提升能效的系统工作作为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对能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提高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系统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系统规划提升能效的措施,逐步形成和完善能效管理体系的理念。

1 我国港口能效管理现状

1.1 港口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

根据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发布的《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t标准煤及以上的或货物吞吐量在万t以上的沿海、内河港口企业应加快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能源管理措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与航运公司业务关系密切,港口企业在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方面的要求较其他行业高,且在各省推动主要用能单位能源等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中反应积极。2014年9月,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也是第一家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能源等管理体系“四合一”融合运行的港口企业。2015年2月,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目前,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等港口企业也正在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工作。

能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港口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的长效机制,有效开展能源计量、能耗统计、能源审计等程序化管理工作和能源绩效考核,有利于不断发现能源管理漏洞、挖掘节能潜力,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构建能源管理体系已逐渐成为港口企业在节能减排道路上规范企业能源管理的必要手段。

1.2 港口能效管理手段

1.2.1 日常能效监管

港口企业通常采用以生产综合能源单耗评价能效水平作为日常能效监管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单耗考核与地方发改委下达的节能量考核目标同步进行,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能效管理工作开展较为全面的港口企业采用企业、基层队、班组和设备设施等4个层级的能耗强度指标对企业能效水平进行日常监管。

为确保节能目标的完成,部分港口企业还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企业级能效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包括港口生产综合能源单耗、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能源消耗等;基层队和班组能效指标反映主要工艺生产流程的能效水平;设备能效指标通常为主要用能设备单耗。目前,港口企业的普遍做法是基于统计报表填报,定期人工核算能效指标完成情况。依靠人工采集、填报能源消耗数据及核算能效指标等方法,在时效性、准确性等方面与满足能源精细化管理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港口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能耗统计及分析系统已在众多港口得以应用,但在能效指标计算、数据实时性等方面与能效监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港口企业日常能效监管手段已日趋向信息化发展,行业主管部门也通过意见指导、规范标准等手段引导港口企业能效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1.2.2 周期性能效评价

能源审计作为未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港口企业最为常用的周期性能效评价手段,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能源审计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必要的测试,掌握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和用能系统概况,了解企业能源管理情况,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并确认其利用水平,核算和评价企业产品的能耗指标,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从而有效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审计常用的能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能量平衡计算、对标分析、设备能量利用率监测、专家诊断等。对于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港口企业来说,除了日常能效监管外,定期开展的能源评审、内部审核等周期性评价,也包括能效评价。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能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低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港口企业的能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且信息分散。目前,多数港口企业能效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记录,缺乏信息化系统的支撑,系统性不强,无法做到随时调出所需信息、实时掌握能源使用情况及能效信息。

1.3.2 港口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未充分发挥其对能效提升的作用

由于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缺乏技术支撑,港口企业更多地强调能源使用及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对行为有效性的跟踪评价不足。目前,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港口企业,其能源管理的规范性、条理性已得到较大改善。然而,人工数据采集准确性低、数据处理及能效分析发布不及时等因素都制约了体系运行对设备、工艺系统、企业层面能效的监管,以及提升港口能效作用的发挥。

1.3.3 港口能效缺乏监控

目前,港口企业广泛应用的节能目标考核机制仅对较长周期内节能任务完成情况起到监管作用,缺乏对节能改造项目的效果跟踪评价、港口能源使用实时监测、港口能效及时分析及诊断。同时,仅用港口生产综合单耗作为能效监管指标过于单一,且各港口企业码头在客观条件、生产规模、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利于公平、公正地能效对比分析。endprint

2 港口能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港口能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港口能效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遵循能源管理体系总体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改进模式。

(1)策划。评价能效现状;识别和确认港口能效因素;明确能效指标;识别有关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要求,制订能效目标和能效管理计划。

(2)实施。实施环节包括履行能效管理计划、提供计划实施所需的资源、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3)检查。监测过程和能效指标;对照能效目标要求,评价过程和能效指标,并报告其结果;识别和处理不符合项;开展内部审核和评审。

(4)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港口能效和能效管理体系。

2.2 港口能效管理体系建设步骤及内容

2.2.1 策 划

(1)评价能效现状。评价港口企业能效分析、考核等方法的全面性、科学性,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基于设备、系统能效测试情况以及能耗统计数据,通过能效对标、历史数据对比、类似港口能效指标对比等方式,评价港口企业的能效现状水平。

(2)识别能效因素。在策划环节,港口企业需基于能效现状评价,识别对能效水平有重要影响的工序、设备等能效因素。在制订港口能效管理计划时,应重点考虑能效因素的控制。

(3)设定能效指标。港口企业根据行业、地方规划要求和企业自身要求,提出全面衡量能效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量、强度指标,以及其他无量纲指数等。[1]

(4)确定能效目标。设定的能效目标必须可量化,确定目标时需考虑能效因素的控制要求、行业先进水平、行业及地方规划要求、企业自身能效管理基础、未来能效提升潜力、可提供的资源等。能效目标需作为能源管理体系确定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的组成部分。

(5)编制能效管理计划。能效管理计划应根据能效因素的控制和能效目标的实现加以确定,并进行定期评价和更新。计划应包括提升能效的措施在技术、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评价,措施的实施方案及效果验证方法等内容。

2.2.2 实施和运行

体系的实施和运行作为履行能效管理计划中的工作安排,在落实过程监测以及能效提升措施的工作过程中,需保存计划执行过程、措施应用有效性等方面的记录。港口能效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需与能源管理体系协调一致,在资源、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文件和记录控制、运行控制等方面按照能源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执行。

港口企业需编制必要的文件和记录来保证能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并作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文件进行管理。体系文件中需明确能效指标的制订和更新、能效目标的制订和更新、能效管理计划的定期评价和更新、能效的监测、体系运行控制、体系运行合规性和有效性的周期性评价等工作的责任部门和内容及开展频次等。

借鉴航运企业船舶能效管理体系以及其他行业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建设基于能耗在线监测的信息化系统,集成能源使用全过程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能耗统计及能效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等方面,作为体系运行的技术支撑。

2.2.3 检查和纠正

港口能效管理体系主要通过过程和能效指标的监测、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3项活动进行检查、纠正及持续改进。

借鉴船舶能效管理体系利用船舶能效运营指数(EEOI)为主要监测手段,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收集燃油类型及数量、航行距离、货物类型及数量等相关规定,进行指数计算,用以监测船舶能效。港口能效管理体系应以港口企业提出的能效指标为核心,兼顾国家和行业规划目标要求的指标体系作为港口能效监测工具。能效指标计算所需的各作业环节能耗及其他能效指标计算所需数据采集和统计,主要依托港口能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完成。

能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港口能效的周期性评价工作应结合能源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通过将内部审核的结果与能效目标和体系的要求作对比,确认其完成情况。如果没有完成或存在不合格,则应分析原因,调整能效管理计划或采取纠正措施;如果目标已完成,则应根据内、外部的要求,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经济等因素,制订新的能效目标和体系改进计划。最高管理者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全面检查和评价能效目标及能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找出能效管理体系运行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 港口能效管理体系的运行建议

(1)港口能效管理体系作为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能源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内建设和运行,遵循能源管理体系的一般规定,同步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工作。

(2)建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港口能效管理工作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实现。对于已有能耗统计分析系统、设备设施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基础的港口企业来说,建议注重对已有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整合或对接。

(3)准确的能源计量和统计是节能工作的基础,因而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

(4)在体系运行中,应杜绝遵循原有能效管理模式及日常工作未与体系运行融为一体的现象。

(5)注重体系运行过程中监视和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不符合项的改进,实现体系及港口能效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彭传圣.码头生产能效指数设计[J].港口装卸.2014,1:5-7endprint

猜你喜欢
港口企业
江苏省航海类高职院与港口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实施研究
江苏省航海类高职院与港口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实施研究
港口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港口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跨境融资途径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港口企业的装卸成本管控策略研究
港口物流供应链应急管理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内控制度在港口业务管理中的作用及深化
对港口企业投融资策略的思考
新常态下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