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不振关中国什么事

2016-02-24 21:08余翔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

余翔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内对中国经济前景日趋悲观,“放缓”、“硬着陆”、“衰退”等字眼占据美国内报刊、网站重要位置。美国媒体聚焦于中国经济放缓,除了担心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政治影响外,其实还在为美国经济减速找借口。

美实体经济增速放缓

从近期公布的系列重要美国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从2015年四季度以来出现明显放缓势头。2016年1月13日美联储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除汽车和航空器材外,大部分美国制造业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速放缓。

1月28日发布的美联储会议声明指出,最近几个月以来,净出口一直保持疲软,库存投资放缓。通胀继续低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长期目标,表明能源价格以及非能源进口产品价格下跌给美国国内带来通缩压力。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预计在低油价打击下,未来将有400家能源公司倒闭。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2016年1月公布的2015年12月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5.3,为2014年4月来最低。全国工厂活动指数从上月的48.6降至48.2,就业指数从51.3下降到48.1。

美国国内担忧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美国实体经济的重振可能会在2016年放缓脚步。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国内销售额增幅不及预期。2015年增幅仅为2.1%,为2009年以来最慢增速。剔除汽车、石油及建材消费,美国国内销售额实际下降0.3%。

中国拖累了美经济增长?

对于上述问题,美国国内也在找根源,但很多观点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中国,认为中国对美国经济目前的困难负有责任。他们的逻辑是:美国国内需求不旺、制造业发展缓慢是因为中国经济放缓降低了对美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人民币的持续贬值让美元更加坚挺,削弱了“美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打击了美国对外出口。奥巴马提出的出口倍增计划,即到2015年末实现出口总额较2010翻一番的目标已经落空,美元升值将令上述目标在2016年也无法实现。

2015年下半年以来,美国股市动荡明显加剧。美国内有分析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对美国股市造成了负面冲击,造成美国市场的动荡。2016年初的中国股市熔断对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国际市场产生影响。第二次熔断,更引发美股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392.4点、跌幅2.32%。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已在双边贸易之外,找到了新的路径——资本市场。

还有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影响。美联储曾暗示2016年将进行4次利率上调。但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却成为干扰美联储加息的最大外部因素,2016年美联储的加息可能只有1次。

对于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则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放缓降低了对石油等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需求。一段时间以来的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给美国内石油行业带来成本压力,一些企业的破产和效益的下降将会引发附着在其上的金融资产和衍生品价格波动。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报告称,2015年12月,石油勘探和开采公司的违约率从2014年0.5%飙升到了11%的峰值,违约率增幅为2000%。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预计在低油价打击下,未来将有400家能源公司倒闭。

警惕 “唱衰中国”新版本

将美国经济放缓归咎于中国的观点太过牵强,是不合理的。

最大漏洞在于,认为美国经济的健康与否取决于中国经济状况,而不是美国国内消费、投资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这显然过于牵强。

对于上述非理性观点,不必过度反应,但是,美国内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悲观情绪,则应引起高度重视。

悲观情绪的持续蔓延将直接影响到国内外投资者在中国长期的经营和投资决策。中国美国商会2016年1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在华公司考虑或已经着手削减在华投资,部分公司正考虑将生产迁出中国。1/3左右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公司2016年不准备扩大投资,1/3的公司投资增速计划低于10%,仅1/3公司投资计划高于10%,上述数据为近年新低,表明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不乐观预期已影响到美国在华企业的经营决策。

此外,持续的负面报道还将使中国成为总统辩论的热点。目前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已经正式拉开序幕,从2月底3月初开始,共和、民主党将陆续开始党内初选。如果美国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中国经济放缓,中国话题将无法回避。在选举机制下,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消极面将被大幅放大。

如何积极回应“唱衰”论

针对美国内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悲观情绪,中国应积极回应,降低其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

一是中国可以展现开放的姿态,不回避使用“放缓”的字眼。但应强调,经济放缓并非中国独有,不是一个独立事件,更不是黑天鹅事件。中国经济放缓只是“集体性放缓”大势下的一个部分。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相比下降了3.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巴西经济2016年仍陷于衰退,萎缩3.5%。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

二是增强政策的透明性。中国可以拿出自己的“工具箱”,列出能够使用的政策选项,明确向外展示中国仍有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手段。这将有助于降低由猜测产生的政策疑虑。

三是多用事实、数据回应外部质疑。例如,针对索罗斯所说中国国内的债务问题是中国经济放缓的根源,完全可以有理有据地回应:一来目前中国国内很多债务只是隐性的,不能夸大潜在风险;二来中国政府已对债务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已有预案,风险可控;三来中国国有资产数额巨大,据估算目前中国国有资产总量逾百万亿元人民币,完全可以承受部分债务损失。

四是善用司法手段。对于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不听劝阻,持续进行做空,发布不实言论,冲击中国经济的行为,中国可考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果断展开司法调查,对有关机构和个人发起法律诉讼。

五是中美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引导美国政府或相关的官方机构多发表一些对中国经济的正面看法,正面影响美国国内舆论导向。目前中美政府间有诸多交流机制,美国官方对中国经济现状及前景的掌握可能比媒体更加客观真实,看法和立场也不易受媒体影响,他们的看法将为公众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参考。

猜你喜欢
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中国经济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Out of time
经济
经济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