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面临新玩法

2016-02-24 16:11刘稚亚
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客跨界双创

刘稚亚

在一个叫“时光流影”的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将自己在各地旅游的心得和照片上传到云端,并保存在空间里,积累到一定程度,只需点击按钮,就会自动生成一本带有历史感的“时光书”。“出版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时期,但数字化并不意味着把纸上的内容挪到移动端或Web端发表。出版数字化是指内容完全适合数字阅读的快捷化、碎片化、信息化、互动化。”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亚非告诉《经济》记者,现在“时光流影”平台上,每天上传的图片有两三万张,最大的群体是母亲,主要是和孩子互动,也有很多老师和学生的互动、驴友间的互动等。“这个平台最大的目的,一是建立数据库,二是实现自出版。”王亚非说。

以王亚非为代表的文化创客正在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岁末年初,文化产业领域内利好频出,电影、演出预热新年文化市场,跨界合作成为业内新风尚。对于一个朝阳产业来说,“创”是其勃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文化“双创”可以整体提升领域内创业创意水平,更将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助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那么“双创”政策在文化系统的发展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文化创意产业在“创客”时代又该如何发展?《经济》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一探究竟。

政策是支柱

去年“两会”,“创客”这一词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了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极大支持。此外,国务院还通过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休闲、时尚服务、工业制造等特色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由此带动产业升级和价值增值。此外,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也使文创企业登记注册门槛降低,让更多对文化创意有兴趣的人有条件和有机会成为文化创客。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谢伦灿认为,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为文化企业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除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生态圈,需要一种鼓励成功、包容失败的良好环境,需要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此,政府应创新管理方式,为鼓励与扶持草根创业注入更丰富的内涵,给创新创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产业创业领域中来。”谢伦灿说,要激发民间文化创新活力,拓展创新形式,让民间创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这才是“双创”政策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人才是核心

创客的出发点是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人才是创新的重要环节。想要成为‘创客,就必须学会承担一定的压力。”谢伦灿说,创客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创意和创业也将会不断涌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产品将会流入市场。这就要求创客们能够从市场需求着眼,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创意点,以减少文化‘创客的阻碍。”

因此,从人才角度考量,文化部、财政部在2014年联合启动了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面向全国“双创”人才发起申报,并依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构建起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重点人才库。对进入人才库的创意人才,不但给予荣誉证书和研讨机会,还会向社会重点宣传推介,联合基金、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等机构以及部分龙头企业开展创业帮扶,邀请参加培训交流。在最新的2014年至2015年度“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青年优秀创意作品终评”中,共有138名优秀青年设计人才入选。资本和人才的聚集,为更多精品力作的出现打下基础,成为推动文化“双创”的“双引擎”。

跨界是趋势

当今,大部分文化创业企业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因此创客与传统创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渗透进创客的骨髓,体现在创客从创意产生到成果落实的每个环节。

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互联网概念在全国盛行,但说到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文化创意产业无疑走在了很多行业的前面。“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从传统文学到网络文学,文化创意产业相比大多数传统行业,都将有能力在未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战略下把整个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任宇昕说,过去在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等各个文化创意行业领域,每个领域都各自获得蓬勃的发展,但是这些领域的跨界融合和有机互动做的比较少。“将来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将以‘IP作为共同点,跨界融合也会变得更加普遍。”任宇昕总结道。

猜你喜欢
创客跨界双创
跨界
跨界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