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劳动思想:基于中国梦视域中的考察

2016-02-26 18:06张由菊
学术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

张由菊



习近平劳动思想:基于中国梦视域中的考察

张由菊

[摘要]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习近平的劳动思想由点及面,自成体系,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充分尊重劳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倡导诚实劳动、积极鼓励创造性劳动、有效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构成了助推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方法论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劳动思想;中国梦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各种矛盾交织凸显的新时期,在思潮汹涌日趋多元、利益纠葛愈发尖锐的新阶段,习近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绝的政治智慧,绘就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P36)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集思广益,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劳动的旧症结、旧弊端,开掘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在中国生发的新内涵、新景象,提出了“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新论断、新主张,探索了实现中国梦的新方法、新途径。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要充分尊重劳动,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要坚决倡导诚实劳动,要积极鼓励创造性劳动。此外,还要从法律、制度、环境等层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确保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唯有如此,才能调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其饱满热情,激励其昂扬斗志,引爆其无限潜力,为早日梦想成真而保驾护航。

一、时代谱写新篇章,铸就劳动新内涵

在新的历史节点和发展阶段中,作为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作为中国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习近平秉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劳动本质、劳动价值、劳动原则、劳动目标等领域阐释了一些新观点,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新境界。习近平劳动思想内涵深邃、时代性强,散见于其系列讲话和重要报告中,已日臻丰赡渐成体系,极富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P131)可见,历史的秘密、人的秘密以及自然界的秘密无不在于人的劳动实践。在此,人的产生过程与人的本质的产生是共时性的同构关系,而其关键正在于劳动。劳动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变换过程,也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的创造和生成过程。换言之,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间万物,创造了社会历史,创造了所有财富。劳动,是人的最基本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范畴。劳动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核心内容。新世纪新时期,习近平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主体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广大人民群众,人们的劳动价值取向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者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劳动的现实要求。可以说,习近平关于劳动观点的崭新诠释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升华,创建了通往中国梦的坚实桥梁和理想平台。

二、劳动托起中国梦,扬帆远航正当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按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去改变世界的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目的不断对象化、对象世界不断人化的历史文化过程,是人在自由自觉地改变自然中既创造对象世界又创造人本身的社会过程,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据。”[3]可见,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劳动生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者是引发人类世界巨变的能动主体。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劳动。习近平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1](P44)这就要求我们千方百计激发劳动者潜能,使其持续释放劳动热忱,不断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自觉地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大业之中。

(一)实现中国梦要充分尊重劳动。劳动作为人的谋生手段与“生活的第一需要”[4](P14),应该给予高度尊崇。习近平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P46)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份劳动,给予劳动一个确切的定位,才能让全社会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劳动。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为其提供一切方便,不断满足其利益诉求,才能有效调动其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5]劳动者素质直接关乎劳动质量的好坏和劳动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劳动能力的重要参数。如今,高科技、信息化的劳动渐成主流。通过集中培训、实操学习、技能训练等各种方法增强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水平,铸就劳动者队伍,刻不容缓。总之,要让“劳动至上”与“劳动者至上”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成为新阶段昂扬磅礴的时代旋律。

(二)实现中国梦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习近平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5]劳模是一面旗帜,精神是力量之源。劳模精神是净化世俗人心、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道标杆,弘扬劳模精神是倡导一种社会风气,传播一种社会正能量。对于时传祥、王进喜式的老一辈劳模,我们要挖掘其人格风采,呈现其社会功绩,解读其丰满人生,以激发时人的崇高敬意与劳动情怀。对于马云、李朝阳等新生代劳模,我们要邀请其开办全国性巡回讲座或著书立说以警后人,使其传经送宝,为广大普通劳动者和创业者加油打气,提供精神鼓舞和智力支持。就其内涵意蕴而言,劳动精神一是指劳动伟大精神,二是指劳动者伟大精神。就现实意义而论,劳动精神是辛勤劳动、平凡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精神合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亿万劳动者默默付出的真实写照,是催发社会公众勤奋劳作的思想引擎。习近平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5]由此,劳动只有分工不同,并无贵贱之别。要坚决平抑流行网络的“拼爹”怪论,“傍大款”缪行和“一夜暴富”心理等不良思想倾向,要彻底清除好吃懒做的“啃老”族群,无所事事的“寄生虫”异类,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等社会消极因子,建树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新型劳动观,让劳动最光荣成为时代强音,让劳动最伟大成为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三)实现中国梦要坚决倡导诚实劳动。百德之善,贵在以诚。诚实,是修身之道立业之本。自古皆然,于今如斯。经济规律与市场法则同样要求每一位劳动者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习近平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1](P46)美好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从微观来看,诚实劳动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从中观来看,诚实劳动是振邦兴业的关键所在;从宏观来看,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依托。正如习近平所说:“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中国梦。”[6]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诚实劳动的优良品性和职业节操,将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植根于每一位劳动者内心深处,使其坚守诚信原则、恪遵道德底线,反对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政治作秀,杜绝制假贩假、虚报浮夸的商业欺诈,从而使诚实成为一种永久美德,使诚实劳动成为一种最炫民风。

(四)实现中国梦要积极鼓励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是苦干,诚实劳动是实干,创造性劳动是巧干。(1)创造性劳动要求建树创新精神。“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7](P277)毋庸置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远远优越于封建社会。其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创新思维引发的技术革命所致。如今,创新已成为人类实践的主导形式,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中心话语[8]。从钻木取火到四大发明,从周公作礼到秦皇改制,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从智能机器人到新能源汽车,从水稻杂交技术到领跑世界的高速铁路,中华民族的创新思想源远流长绵延勃发,炎黄子孙的创造精神独树一帜举世闻名。创新创造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荷,有效提升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加速积聚。一方面,在劳动领域创新,就是要在劳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从以体力为主的传统方式向以脑力为主甚至是以智能为主的现代方式转变。在农业领域,要大面积开展土地流转,大力培育科技型职业农民,使其掌握科学种田技术及电脑管控技术,以便实施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使土地的利用率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劳动的方式逐步更新,技术含量日益增强,尽快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另一方面,在劳动领域创新,就是要在劳动技术上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人员是第一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要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自主研发机器设备和专利技术。唯此,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元素和能量因子。(2)创造性劳动要求建构创新创造的高效机制。“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中国创造”蓄势待发。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巨大飞跃,必须首先完成“中国人口”向“中国力量”的华丽转身。其根本在于提高整体国民的劳动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科学人才观,搭建规范合理的育才、选才、用才平台,开拓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化“人口劣势”为“人才红利”。其次,要引导广大劳动者解放思想,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人学习技能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时代潮流,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好局面,为实施“创新型国家”和“中国创造”发展战略输灌汩汩动力。最后,要引导广大劳动者敬业爱岗热忱奉献,广泛开展岗位建功、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等多种活动,以激发其创新活力、释放其创造潜能,为劳动托起中国梦作出新贡献。(3)创造性劳动要求紧密把握专业化知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指出:“在中国的大地上,要想有建树、有成就,关键是要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胸怀着人民的期盼,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9](P86)国家为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适宜时机与良好环境。作为当代青年学子,一方面,要仰望星空胸怀民族大义,自觉构建爱国为国的理想格局;另一方面,要立足岗位发挥专业优势,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不断突破自身,争取个人创新,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倾心服务,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竭尽全力。

三、和谐劳动新构想,制度维权新保障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劳动方式日益衍化,劳动者观念不断解放,劳动者素质也不断增强,如何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蔚然成风,如何让“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化为现实,如何让“劳动托起中国梦”更加给力,成为执政者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抓住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6]构建新型的和谐劳动关系势在必行,依法保障每一位劳动者的应有权益刻不容缓。

2015年3月《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实施,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导新时期劳动关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是对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和周密部署,在劳动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进行了精细化研究和制度化建设。综合来看,集中彰显在以下三点: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上是否重视是劳动关系能否和谐的关键起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期,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劳动者的利益诉求愈发强烈也趋向多元,劳动关系矛盾丛生盘根错节日益频发,关于劳动争议方面的案件越来越多,欠薪拖薪现象屡禁不止,群体性事件常见多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势严峻任务繁重。究其根本,劳动者和雇佣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不仅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关涉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关涉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执行者,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而言,党和国家素来是始终关切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健全,还从政策上具体部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法律上加强保障。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和谐的基本尺度。首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有法可依。当务之急,要从民众反映强烈、利益期待紧迫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以及社会保险”等问题着手,加快健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配套建设,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其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直以来,侵害农民工、妇女等群体利益的企业和行为屡见不鲜。一方面,执法部门要搞好普法宣传并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及个人,使其主动规范不良行为依法给予劳动者相应权益;另一方面,劳动者也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要敢于对损害自身利益的不法企业提出抗议和申诉,并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

(三)环境上注重营造。从国家层面来讲,一是要增强管理服务意识,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如对于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要下放权力、提高效率,激活企业创造力;对于中小企业要给予充分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不断为其减负,使企业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环境不断优化。二是要有效引导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能够积极主动践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社会责任。要立足国情,建构科学严谨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增强其依法用工意识,引导其自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是要不断深化认识,服从国家利益大局和法制要求,保障实施员工在政策范围内如合法取酬、带薪休假等所有权益。二是对员工要有足够的人文关怀。企业要加强文体娱乐设施配套建设,发动工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营造企业浓郁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以提升其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预防类似“富士康恶性事件”再度发生。从个人层面来讲,一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定位,诚实劳动,以主人翁的姿态尽职尽责。二是对于自身利益诉求要理性把握分寸,合情合理合法表达主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姜锡润,马健.劳动与人的规定性——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

[4]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习近平号召以劳动为荣四点倡议重塑劳动观[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 2015-04-28.

[6]习近平出席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劳动托起中国梦[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 2015-04-2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J].哲学研究,2009,(7).

[9]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胡彩芬]

[基金项目]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华农珠江学院经费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的时代开掘”(20140408004)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009 -04

[作者简介]张由菊,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思政部讲师,广东广州510900

猜你喜欢
中国梦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家政女王的“中国梦”
为什么“中国梦”无意挑战美国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英国公司发布“中国梦”调查报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