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党宣言》看党的群众路线

2016-02-26 18:06田春艳
学术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贯彻共产党宣言群众路线

田春艳



从《共产党宣言》看党的群众路线

田春艳

[摘要]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启示与意义。从《共产党宣言》视之,党的群众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动态发展的体系。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群众路线应发挥团结人民群众、传播党的理念的重要作用。当前,要从实际出发,在宣传教育、沟通协调、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等进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群众路线;特点;作用;贯彻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发挥着根本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P104)。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它向全世界公开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2](P271),切实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力推动了无产阶级事业的进程。从《共产党宣言》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简称“党的群众路线”),能更深刻地把握其特点及作用,更好地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

一、从《共产党宣言》看党的群众路线的特点

《共产党宣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献。从《共产党宣言》视之,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目标和发展原则,也展示了无产阶级事业的动态发展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是群众路线的领导者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成为“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2](P285)。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离不开英雄人物或者社会精英。但是,英雄人物或者社会精英必须是来自人民群众并且被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个体或者群体,必须始终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社会历史的发展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中国共产党人是来自人民群众之中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精英群体。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群众路线的领导者,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也符合中国具体实际。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各个民族、不同个体或群体都有自己不同的具体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的声音。如何使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具有一致的共识并及时采取协同行动,需要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在人民的整体利益框架下进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力量能够得到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必然成为领导者。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为胜利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也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P285),也就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使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党的理念和政策,齐心协力地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二)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旧社会将会被一个“联合体”取代,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就是为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来看,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切为了群众,就是一切为了群众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人民群众能够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更能够共享创造果实和发展成果。党只有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最终使命;一切依靠群众,就是依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因此,党要重视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指党的一切理论都要从群众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并用是否有利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检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党的群众路线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始终要遵循的目标。

(三)群众路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不以某个改革家的思想为根据,而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2](P285)。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各个阶段群众工作发展状况的实际总结,并且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提出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二大则要求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毛泽东于1943年总结道,党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论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指出党的出发点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并提出“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3](P1096)是检验共产党人言行的最高标准,基本形成了群众路线的理论框架。新中国成立后,党更加重视发展群众路线,形成了关于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P209)并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将其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群众路线的这一完整表述回答了党的工作“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也回答了“如何为了”、“如何依靠”的问题,形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在这一框架内,中国共产党人继而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P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6]、“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7]等理论观点,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深刻印证了其“动态发展”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党的群众路线也有一些新的论断。比如:“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以及“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8]等等。随着认识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还要不断深入发展。

二、从《共产党宣言》看党的群众路线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宣言书,是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推动整个无产阶级运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共产党宣言》深刻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党的群众路线应起到团结人民群众的作用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们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他们斗争的真正成果是“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2](P281)。短暂的胜利只是眼前的利益,而更长远的胜利和收获则是工人的团结。因为只有团结,才能形成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不团结则不会有工人政党的出现,因为工人的自相竞争破坏了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正是由于工人团结起来,才有了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的诞生,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领航人。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共产党宣言》中要实现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实际,对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予以发展和创新。首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不仅要团结工人,还要团结和依靠农民;不仅要团结和依靠工人和农民,还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党内的团结也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内有原则的团结,在革命和建设中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作为过去的革命党还是今天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都坚持不搞家族、帮派的或者个人的“小团结”,而是用党性保证团结、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促进团结。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其光荣的使命。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共产党员有原则的团结提出明确规定,也为保障党更好地发挥群众路线作用、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党的群众路线应起到传播中国共产党理念的作用

自《共产党宣言》诞生,它就成为传播共产党人理念的重要载体,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序言中,马克思谈到了《共产党宣言》各种译本在各国相继出版的盛况[2](P248)。这种盛况反映了当时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共产党宣言》倡导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正如恩格斯所总结的,《共产党宣言》不仅“反映着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也是“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2](P256)。《共产党宣言》是工人运动史的反映,是从群众中来的产物。同时,又要指导工人运动,回到群众之中去接受检验。在群众中的“来”与“回”的过程中,《共产党宣言》传播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价值理念,因而成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要始终坚持运用群众路线传播党的理念。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推进、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党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同时,在党的内部,个别党员的行为也影响了党的光辉形象。这些考验和问题不仅是多方面的,也是长期的、复杂的;不仅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和绩效,更关乎社会主义的成败。因此,党必须通过各种平台,在领导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传播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信心。同时,对于党员违背党的理念的,要给予相应处罚。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章明确规定:对于各种反对党的基本理论的活动,其组织策划者要予以开除党籍;其支持者和参与者,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等处分。只有严守党的纪律,不断宣传党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赢得人民的支持。

三、从《共产党宣言》看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248)。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一)重视宣传教育的作用,在宣传教育的进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2](P306)如今,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略教育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当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是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思想层面深化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理论认知,为其进一步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理论准备,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7],塑造并保持群众路线领导者的光辉形象。二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帮助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体意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尚未充分发挥。作为精英群体,中国共产党有责任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民群众不断成长壮大。当然,这种教育不是要把人训练成机器[2](P289),而是以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旨归。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能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素质与能力,齐心协力地推动社会历史健康前行。

(二)重视沟通,在沟通协调的进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并积极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P307)。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重视政党之间、党群之间的沟通,及时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最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新形势下,要继承中国共产党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利用各种信息平台,不断开拓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不断开拓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政府的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对于人民中间存在的问题,要有“多元治理”的思路,形成在党的领导下,由各级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多维度、多层次机制格局,不断提高党与各团体、单位以及个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针对中国人口多、地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意识,对于党群之间、不同群体和地域之间的误解或不解要及时沟通,对于不同的群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于公众的不良情绪要进行及时疏导,防止小误解变成大症结、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端、防止小情绪汇成大洪流。面对人民群众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要积极运用教育、经济、网络、行政等多种手段提升沟通质量,努力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

(三)重视民众利益,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进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2](P306)可以说,当前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就是当前的民生问题,而“运动的未来”,也即建立一个自由发展者的“联合体”,即是未来的民生问题。新形势下,要有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多办实事。党的群众路线是为了人民群众全面自由发展的路线,因此,要将民众关心的问题作为重点,将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作为重点,通过解决重点问题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铲除障碍。解决民生问题,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解决的办法来自群众,解决的效果也要到群众生活中去接受检验。

(四)重视法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共产党宣言》重视法的作用,呼吁无产阶级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呼吁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要“利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迫使他们用法律形式承认工人的个别利益”[2](P281)。但同时,《共产党宣言》也指出,资产阶级的法律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信奉的法不过是其“阶级的意志”[2](P289),资产阶级不可能真正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代言。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基于人民立场,形成符合人民利益的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牢记一切为了人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的,必须牢记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来维护法的尊严,在立法、执法、司法的过程中都要贯彻群众路线。这也将逐步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意识,使群众能够自觉地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中要坚持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法治的国家不能给人民以安全感,没有党的领导的法治也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党要依宪治国、加强党规党纪建设、按照法律条款、法律程序以及法律工具和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还要坚持和贯彻法治精神,依照公平、公正、公开和平等的原则对待群众利益问题,切实保证群众路线的有效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34).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8]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责任编辑:胡彩芬]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发展研究”(13AKS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法治视阈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15YJC710055)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013 -04

[作者简介]田春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天津职业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天津300410

猜你喜欢
贯彻共产党宣言群众路线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贯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研究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浅析民族声乐教育中民族性的价值与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