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2016-02-26 02:19刘清华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刘清华

(成武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成武2742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采用同一标准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测定MDI和PDI对两组患儿的智力及运动功能恢复进行评价。同时评估两组治疗整体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MDQ和PDQ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瘫可明显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患儿运动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节苷脂;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是婴幼儿常见病症,主要发病原因是患儿从受孕、出生到婴幼儿期的一种脑发育缺陷和进行性脑损伤所致[1],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儿童严重残疾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威胁生命[2]。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常伴有癫痫和语言、智力、感觉障碍等。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科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瘫危重儿的存活率不断上升,因此加强对小儿脑瘫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极有必要[3]。收集我院近年来采用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脑瘫资料,分析其治疗特点与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性瘫痪患儿,男36例,女性34,诊断均符合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的诊断分型标准[4],其中痉挛型45例,共济失调型 18例,混合脑瘫7例,根据运动功能失调与智力障碍分为轻度脑瘫35例,中度脑瘫25例,重度脑瘫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患儿单独采用常规物理治疗:①运动疗法:采用Vojta疗法对患儿进行诱导,包括平衡协调能力训练,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训练等,如协助患儿爬行、走坐、抓物等;原地运动如摇摆、转圈起跳、单腿站立、抬脚训练、弯腰拾物等,指认物体如耳、嘴、鼻、眼、头等。②物理疗法:水疗、作业疗法、温热疗法、神经电刺激等。每日2~3次,每次时间约30~40 min。③神经发育学疗法(Bobath):运用紧张性迷路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抑制异常出现的紧张性姿势反射,降低患儿肌张力使之接近正常状态[5]。为患儿设置场景引导患儿做出正常的动作与反应,缓解患儿痉挛状态,诱导运动的主观性,逐渐使患儿产生随意性与自发性的动作[6]。治疗组 35例患儿综合康复治疗与对照组一样,加用神经节苷脂剂量为2 ml:20 m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1次/d,10天一个疗程,停药两周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两组患儿均持续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7]对比项目为两个治疗小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智力量表发展指数(MDI)和运动量表发展指数(PDI)。显效:患儿站、坐、行走等大运动能力与年龄、运动发育规律相符,语言能力与智力明显提高,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患儿大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障碍改善,语言能力、智力好转,生活部分自理;无效:生活能力障碍没有任何改善,症状无好转,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MDQ和PDQ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nMDI治疗前治疗后PDI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577.5±12.785.6±15.6*67.4±21.371.5±15.3*对照组3577.8±13.176.4±19.667.8±19.666.5±13.3

注: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的诱发因素较多,比如:①父母亲长期酗酒、吸烟、吸毒、服用避孕药等,以及患精神病长期服药。②孕期因素如父母罹患高血压、糖尿病,或因为先兆流产服用保胎药等。③分娩因素如多胎、早产、高龄初产、胎盘功能减退及早剥、宫内感染等。 ④自体因素如颅内出血、产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吸人性肺炎、低体重、中毒等。主要临床症状运动障碍及婴儿姿势异常为主,可伴有智力、行为及交流沟通障碍、癫痫、感知觉异常等,脑瘫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及心理、行为障碍的重要原因,对新生儿身体、智力发育带来严重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8]。

小儿脑瘫临床症状复杂而且具有多种伴发症状,给治疗增加难度,因此,多年来儿科界一直将其作为重点攻克项目。传统治疗方法很难达到完全恢复健康状态的目标,早期综合干预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脑组织在新生儿及小婴儿期发育尚未停止,同时脑损伤也正处于早期修复阶段,患儿的异常姿态和运动障碍尚未定型,此时期脑组织生长发育迅速且可塑性较大,代偿能力强,恢复快。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的准则是尽量让患儿各项身体智力能力趋于正常化,以保证其生活自理能力[9]。因此,早期诊断是关键,同时在患儿的姿势和运动尚未固定化之前给予早期的干预,有利于纠正异常姿势诱导正常的运动模式,有利于患儿运动及智力的进一步发育。本组采用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随访发现观察组患儿运动、语言沟通、适应行为、智力量表发展指数(MDI)和运动量表发展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干预疗效确切。早期的康复训练中头部的控制功能训练至关重要,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使得患儿整个身体呈过度伸张状态,训练中患儿取仰卧位,扶住患儿头部,拉伸颈部,双肘顶住患儿双肩保持稳定性,诱导患儿头部抬高、侧屈、旋转训练。患儿俯卧位时保持双臂前伸展,利用玩具逗引、诱导患儿抬头及左右转头,反复训练。共济失调患儿两下肢并拢保持屈曲,双手扶住其肩膀,让患儿用双手支撑自己并保持平衡。爬行训练时双手固定患儿的盆骨并轻轻上提,协助患儿主动爬行。上肢训练时一手握住患肢肘部适当外旋,配合被动牵拉、伸屈、手指做旋转运动等反复训练,同时可利用玩具积木等训练抓握能力。下肢训练采用Bobath或Voiat法,保持患儿仰卧位,用按、揉、搓等手法疏通经络、促进神经传导及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10]。直立、行走训练时保持头部正立位,两腿分开,两脚放平扶物、靠墙站立,最终完成跨步动作。伴有听力、语言、智力障碍者应送行智力训练。同时,辅以神经节苷脂治疗。

神经节苷脂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以大脑灰质中含量最多[11],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能保护细胞膜、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的作用[12],该药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主要通过以下机理起作用:可促进机体分泌各类神经营养因子,稳定神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减少NO的生成,调节NGF,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通过正常血脑屏障进入神经元细胞膜,产生神经重塑作用,保护受损神经,促进轴突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在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芳娟,高姗,关丽君.国产与进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1):l23-125.

[2]张亚芹.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26(9)-2013.

[3]倪钰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脑瘫106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11(12):1971-1973.

[4]戚拥军,赵晓忠,高娜.综合康复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7):581-583.

[5]肖璐.穴位注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3,28.

[6]陈会新,任秀云.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1):142 -143.

[7]张国平.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110-111.

[8]宋静,许秀金,邹耀明,等.综合康复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6):844-845.

[9]牵俊,陈丽霞,温晓芳,等.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2:552-553.

[10]高树英,孔丽君.小儿脑性瘫痪87例综合康复治疗探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6):454-55.

[11]韩蔷.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5):43 -44.

[12]Cuello AC,G angliosides.NGF brain aging and disease:a minireview with personal reflections [J].Neurochem Res,2012,37(6):1256-1260.

Clinical study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gangliosid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LIUQing-hu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wu County, Chengwu 274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Methods:From June,2010-may,2015. 7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5) and control group(n=3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 treatment, Intelligence scale development in dex (MDI),the movement scale development index (PDI) were used to assess childens intelligence,motor function,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before treatment and 90d after treatment.Results:MDQ and PDQ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inteligence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so it is worth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exercise; gangliosides; cerebral palsy

收稿日期(2015-10-15)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1-0046-03

作者简介:*刘清华(1965—),女,山东菏泽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神经和心理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神经节苷脂康复训练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节苷脂”,不可超说明书使用
神经节苷脂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用于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