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节目创新

2016-02-28 07: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4期
关键词:案发现场艺术化电视节目

郭 茜

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节目创新

郭 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随着时代发展,融媒体时代进入大众生活,电视媒体为了满足人们对视觉艺术欣赏和信息价值获取的需求,已由传统图像视音频切换播出平台,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化综合信息发布平台。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中的栏目的实例浅析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的创新。

电视节目;融媒体;艺术化;创新

电视媒体为了满足人们对视觉艺术欣赏和信息价值获取的需求,已由传统图像视音频切换播出平台,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化综合信息发布平台。

1 视觉传达艺术化

广播电视从传统的“静”态美到当代的“动”态美。以央视新闻播音主持为例,在原有新闻播报形态中,主持人、摄像、灯光和背景都是静止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内容呈现递进式展开,主持人、摄像动起来了,背景采用屏幕,包装也动起来了,同时,新闻观点也随着嘉宾的介入,实时外景连线以及网络互动等也动起来了。以《数说·一带一路》为例,它巧妙地运用了视频剪辑中的蒙太奇技术,主持人不再是坐着主播,而是走出演播室,通过剪辑穿梭于不同国家不同场景之中。正是这样“移步换景”的创意使受众在观看节目时也如同身临其境,可以更好地感受政策带给我们的方便。从中国杭州的跨境电商试验区到泰国曼谷的乳胶枕工厂、从孟加拉的浪漫海滩到马来西亚的老火车站,欧阳夏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场景中瞬间位移。为实现神奇的特效,前期拍摄周期40多天,辗转10多国,行程数万里;后期使用大量电影特效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主持人冲破时空壁垒,一步穿越的神奇。

2 内容传达多维化

以央视的新闻为例,新闻联播一改往日高冷的形象。对于新闻事件不再是说教的报道,而是带着一丝轻松,也会及时地跟踪社会的热点话题,走进老百姓当中与其互动,这些都是新闻联播的变化。根据中央的走、转、改政策,我们的领导人在各项会议当中集体带头实现了对文风的改进,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电视台也积极响应政策,报道的内容和阐述的形式更加贴近人民群众,讲真话写实情。这既是政策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以更加亲民的新闻播报形式、内容体现了核心价值观,这是国家级新闻节目应有的态度,也是新闻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3 融合·跨界

不久,我们将会看到真正的“全媒体”,拍片、写稿、发布消息,通过二维码既可传递书面信息也可传递视频信息,手机就可览尽相关报道,晚些时候又可看到此条新闻的深度报道。例如,很多电视台已经有了自己的客户端,无论是在手机还是电视机或者电脑上,大家都可以实时观看电视节目,或回放电视节目,这一点就实现了多个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

4 交互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交互和体验的信息化生活环境中。交互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现代电视就是通过镜头关系,视觉传达手段来完成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以完成观点的交融统一以及升华。以《早间新闻与报纸摘要》类的读报节目,打破了传统传媒的界限,将纸媒和电视传媒及新媒体完美结合,更好地利用了媒体资源,吸引了大批观众的注意。正是这样的跨界资源整合,使不同媒体资源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相互补足、衔接,创新了节目形式;同时,引领新的电视节目潮流。

5 创新节目形态

新技术让节目形态创新、新包装手段让节目形态精彩、新演播空间让节目形态丰富、新主播让节目形态改变。以《撒贝宁时间》为例,它是央视综合频道2013年系列创新项目之一,从选题、编排及场景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一是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演播室,在电子技术的帮助下,还原案发现场,同时结合实景道具,使主持人犹如身处刑侦工作室中。主持人在虚拟的案发现场和现实的工作室之中穿梭,寻找线索,既可将案发的线索带回现实中,也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二是叙事手法故事化、悬念化,栏目将一个整体案件作为一个故事,设有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局元素,内设很多悬念,引人思考,然后层层推进,惊心动魄,加上主持人剧情推测以及推翻推测等过程,给故事“加料”,观看栏目仿佛在看侦探小说一般,叙事节奏构建紧凑。三是人性化色彩浓厚,《撒贝宁时间》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人性化的视角、关怀,可以看到法律之外的情愫。四是角色转换,在传统法制节目当中,主持人总是以串联案发过程,讨论法与理为主要工作内容,而在这档节目当中,主持人出现在了案发现场,以出镜记者的身份对案件进行跟踪和报道,同时又像一个破案的侦探,在案发现场寻找着各种蛛丝马迹,使自己与案情融合在一起,成为侦破案件的医院,带领着观众慢慢拨开疑雾,重现事实真相。

我国的电视媒体还需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管理制度,从节目内容的研发、主持人全新形象设计、舞美包装一体化设计到摄像移动镜头的规划、全景演播室的灯光布置,都需要统一规范。实现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视觉形象管理,给观众一台信息化盛宴,提升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

郭茜(198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1]周雪芬.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创新之我见[J].今传媒,2012(2).

[2]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J].今传媒,2010(1).

猜你喜欢
案发现场艺术化电视节目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现场的疑点
基于无人机技术对案发现场重建研究
韩剧《坏男人》艺术化叙事策略浅析
光从哪里来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