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现代广播剧编剧的影响

2016-02-28 07: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4期
关键词:广播剧语言

谢 君

网络语言对现代广播剧编剧的影响

谢 君

(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二社会,网络语言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在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广播剧编剧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广播剧编剧有效运用网络语言的策略,以期促使广播剧获得更好地发展。

现代广播剧;网络语言;编剧

广播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著名剧作家曾用“魅力女神”来形容广播剧,由此可见广播剧的无限魅力。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剧逐渐被冷落,开始进入萧条阶段。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语言的兴起给现代广播剧的创新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亟待探索出一条网络时代广播剧的生存与发展之路,使广播剧重焕光彩。

1 网络语言概述

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产生的新语言被带入了现实的语言环境中。由于网络语言的创造者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语言体系;所以,网络语言的创造更新速度特别快。这些网络语言大都违反了传统的语言更新规律,具有很强的不规范性和模糊性。通常情况下,把网络语言分为有关网络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以及网民交际用语两大类。本文所讲的主要指后者。

具体来讲,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短。网络语言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交际,使用者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大多用短句,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十分普遍。(2)杂。运用各种各样的象形符号代表文字,还有形音义的结合体。如MM(美眉)。(3)新。创造了许多新的词汇和修辞形式。如东东(东西)、酱紫(这样子)等。(4)快。传播速度特别快。比如,“雷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人人皆知的流行语。

2 网络语言对现代广播剧编剧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现代广播剧编剧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这种语言新生的方式和新生的内容为现代广播剧编剧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现代广播剧的推陈出新。网络语言产生于特定的交际群体,并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体系。虽然这个交际群体不是传统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创造群体,但这种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成分有着特定的现实原因和时代背景。换个角度讲,网络语言有着某种特定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现代广播剧编剧如果能够积极地吸收和利用这些网络语言,会给现代广播剧平添一股新的“网络”风格。另一方面,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母语系统的冲击和颠覆,会造成语言模糊不清,从而对现代广播剧编剧产生深远的负面效应。网络语言有两大弊病,一是语言不规范,字母、汉字、图形杂糅到一起;二是过分追求刺激,产生许多庸俗、低级的词语。如果现代广播剧编剧受网络语言的浸淫,全盘接受网络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和准确性。

3 现代广播剧编剧如何有效运用网络语言

3.1扎实的语言基础

作为现代广播剧编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对语言的判断力,更灵活、更有效地运用语言。网络时代下出现许多新的语法、词汇,形成了特定的语言应用体系,并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之中。现代广播剧编剧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准确判断出网络语言是否能够准确传达信息,是否有留存价值,进而决定在实际工作中是否使用这种语言成分。

3.2坚持语言准确性的理念

广播剧编剧是专业语言的使用者和把控者,并且承担着准确传达信息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大责任。如果广播剧中的语言模糊不清,会直接削弱现代广播剧的功能与作用。因此,现代广播剧编剧必须牢固树立坚持语言准确性的理念,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自觉抵制和淘汰那些没有留存价值、庸俗、低级的网络语言。

3.3增强对新的语言变化的包容性

对于网络语言,现代广播剧编剧不能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很可能成为传统语言应用体系中的一部分。现代广播剧编剧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这种新的语言变化,发现这些网络语言独特的使用价值,并适度地留用。

3.4主动引领而不是被动接受

对于某一新生事物,很可能无法在传统的语言体系中找到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在此情况下,现代广播剧编剧应在遵循语言发展本质特征和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及时、主动接受网络信息,预见可以留存的词汇,引领新的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现代广播剧编剧对语言的敏感性,还能使现代广播剧的表达更加丰富、灵活。

4 结语

吸收和利用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广播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需要广大现代广播剧编剧不断探索更有效地运用网络语言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现代广播剧编剧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平衡好传统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既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内容。

[1]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张君昌.广播剧生存与发展路径——广播剧的生存与创新[J].新闻前哨,2013(2).

猜你喜欢
广播剧语言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语言是刀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转型
——以“猫耳FM”为例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