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血警探》的剪辑风格

2016-02-28 07:28武晓欣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克拉斯警探时空

武晓欣 张 旭

电影《热血警探》的剪辑风格

武晓欣张 旭

(作者单位:安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热血警探》是导演埃德加·莱特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的黑色幽默电影表现出了与传统的黑色幽默电影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而影片的剪辑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风格走向,为电影基调的奠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热血警探;埃德加·莱特;剪辑风格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过,“剧本和剪辑掌握着一部影片的生命”[1]。众多电影导演没有一个会轻视剪辑工作的。剪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部电影的剪辑可以决定剪辑的风格走向。《热血警探》是著名导演埃德加·莱特的经典作品,这部电影承继了《僵尸肖恩》的黑色幽默风格,将英式黑色幽默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这部电影在剪辑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特色,大量的快切镜头、多线索交叉剪辑的时空结构、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叫板式剪辑的运用决定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和风格。

1 大量的快切镜头

很多时候,电影是导演主观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这种主观表达是通过镜头语言来体现出来的。因此,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会有导演的主观情感介入。早期的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剪辑的重要性,停机再拍、交叉剪辑等剪辑手法将梅里埃的事业推上了巅峰。莱特的电影叙事节奏较快,为了配合这种较快的叙事节奏,必须借助于剪辑手法。《热血警探》中运用了大量的快切镜头,在事件过程或场景转换中使用快切,使不同的画面在短时间内完成切换。这样的剪辑手法一方面符合莱特的电影叙事手法——快速叙事,奠定电影的叙事基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观众通过快切镜头用一种“快进”的方式明白某一场景的来龙去脉,且完成场景的转换。另外,通过这样的快切镜头也可以塑造出一种气氛,让观众感受到影片的紧张氛围,为后面谋杀案的展开奠定基调。

《热血警探》比较经典的快切剪辑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的干净利落。影片一开始用大量的快切镜头表现主人公尼克拉斯的人生履历,一系列的短镜头快切让观众快速的对尼克拉斯有了直观印象——各方面表现优秀的警官,这也为后面主人公调遣埋下了伏笔,在观众认为被认可的尼克拉斯会高升时,却被调往偏僻的乡下,与观众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电影的黑色幽默奠定了基调。快切让观众快速对尼克拉斯有了了解,然后镜头切换速度开始变慢,尼克拉斯与上司谈话、去找前女友。观众在刚意识到节奏变缓慢后,又是一系列的快切镜头:警局、收拾东西、公交、地铁和火车一系列的镜头快切用来说明尼克拉斯的地点转移,压缩了电影时空。

2 多线索、交叉剪辑的时空结构

影视的时空结构也就是影视镜头组接的结构,一部电影选择以什么方式来叙述故事,就会有什么样的时空结构。有顺时针叙述结构,有倒叙时空结构,有交叉式时空结构,还有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先引出高潮戏,然后再叙述故事起因。总之,电影电视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而镜头剪辑的处理决定着影片的时空结构。

《热血警探》整体的叙事结构是线性时空结构,按照故事本身的发展进行叙事。但是整体的线性叙事结构并不能带给观众带来太大的惊喜,尤其对带有侦探悬疑性质的电影,纯粹的线性时空结构稍显单调。因此,在影片中除了整体的线性时空结构外,电影在第一个谋杀案发生之时,开始运用多线索、交叉剪辑的方法来完成整部片子的结构。业余戏剧演出酒会结束之后,伊芙、布劳尔去约会,尼克拉斯、马丹尼离开和黑衣人站在暗处三处场景交替展现,既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也为后边一系列谋杀案的发生埋下伏笔与线索。在调查第一个案件的同时,后边的谋杀案一件件发生,交织在一起。在记者史麦森吉被杀时,这种交叉剪辑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第一次谋杀案的发生已经开始调动观众的紧张神经,这次多线索、多场景的交叉展现更将观众的紧张感调动到了极致。麦森吉约尼克拉斯三点钟见面埋下线索,然后钟表、麦森吉等待、摇奖、尼克拉斯焦急看表、黑衣人跑上钟楼、黑衣人推下建筑物杀死记者麦森吉,这一系列的交叉剪辑将紧张氛围推到了极点。这种故事结构形式,要求在逻辑性较强的基础上进行各个侧面的发挥。这就要求导演和演员都要具有清醒的逻辑头脑,将各个同一时空和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按照故事情节及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各条线索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又不能过早地揭开谜底,要制造一定的戏剧悬念。这样多线索、交叉剪辑的时空结构可以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吸引着观众一步步跟随导演设置的情节线索走向故事深处。

3 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画面附加技巧就是全片利用画面技巧(电影也称光学技巧)结构整部电影、电视片,使其情节进展,时空转换,人物关系有条不紊。”[2]这种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使画面在转场时变得比较柔和。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种类繁多,可以使时空不合理、场景转换生硬不明确的画面转换变得柔和起来,但不可乱用。在电影中,一般讲究的是无技巧的剪辑,让观众在忽略剪辑存在的情况下读懂故事。但是在一些风格迥异的电影中,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为其增色很多,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缓和作用。

《热血警探》中,大量运用快切手法的同时,还交叉使用有技巧转场,也就是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快切镜头很容易给观众造成跳跃的不适感,在加快节奏、压缩时空的同时,如果切换不合理也会给观众造成一定的视听混乱。通过有技巧转场可以转移观众的一部分注意力;同时,有技巧剪辑相比较于硬切来说包含有一定的主观情感色彩。影片中,有大量的甩出甩入镜头、划镜头和化镜头等有技巧专场镜头的运用。例如,在影片开头描述尼克拉斯傲人的个人成绩和人生履历时,就运用了有技巧剪辑中的甩入甩出镜头,甩入甩出镜头是指镜头突然从拍摄对象上甩开,或者镜头从别处突然甩到表现对象上,这种甩镜头能够让观众看清楚拍摄对象,主要用来分隔时间和空间。甩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试用于快节奏。影片开头用快切及甩镜头快速地介绍完了尼克拉斯精彩的人生,这种镜头的运用也是为了给观众一种畅快的感觉,一连串优秀成绩的快速叠加能够让观众更快地对主人公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而在尼克拉斯转移到小城镇工作时,与他辉煌的人生形成一定的对比,这个时候的主人公内心是充满失落的,在表现主人公派遣的路程中运用了划镜头和化镜头。划镜头主要运用于尼克拉斯地点的转移,省略中间过程,压缩时空。而化镜头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柔和作用,在这个快节奏的影片中主要用在开头部分,前往小镇的车上,这种镜头技巧的运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尼克拉斯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4 叫板式剪辑的运用

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声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作为表现人物、塑造气氛的手法。声音也成为了剪辑的一种重要手段,声音剪辑是语言剪辑、音乐剪辑、音响剪辑的综合运用,声音剪辑点的恰当选择成为了电影转场的一个重要方法。利用声音中的对话、台词和画面的结合达到转场效果,最常见的就是叫板式。《热血警探》中叫板式剪辑的运用恰到好处,影片中尼克拉斯开始与上司对话时每一次说要约见上一级领导,都会配合画面而快速出现,在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叫板式剪辑的出现。这种叫板式的转场也符合影片快节奏的影片基调。

“埃德加·赖特电影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既是一种带着悲剧色彩的戏剧,同时又是一幕幕以喜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的悲剧。”[3]赖特导演的作品中深刻的体现了小人物的无奈生活,感受到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虚无感,莱特用推近和快切镜头来讽刺小人物奔忙的生活,用夸张的暴力场面来讽刺社会的荒诞。莱特通过后期剪辑的运用,把这种小人物的表现和社会讽刺表现到了极致,让观众内心触动的同时,又感受到一定的观影快感。

[1]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姚争.影视剪辑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唐甜甜.埃德加·赖特: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J].当代电影,2013(3).

武晓欣(1985-),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安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电影电视;张旭(1987-),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安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电影电视。

猜你喜欢
克拉斯警探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寻求自我毁灭的艺术家夫妇
克拉斯和小狗杜杜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抓捕独眼狼
搭错车
时空之门
椰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