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若干研究论述

2016-02-28 07:28翟丽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4期
关键词:手势主持人受众

翟丽丽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若干研究论述

翟丽丽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平县广播电视台)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满足受众对主持效果的要求,需有较高的主持水平,结合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来传递信息,展示主持人和节目的风格。文章简单分析了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创作副语言来树立主持人形象和节目效果。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

1 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含义

电视播音主持是利用两种语言传递受众需要的信息,即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在播音主持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也不能低估无声语言的作用与功能,如主持人表情、神态、衣着、眼神及手势等肢体语言,也就是副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副语言也会决定节目的质量、受众关注度、收视率等。例如,电视娱乐节目中,主持人不苟言笑、衣着黑色正装、全程严肃,这样的娱乐节目收视率和质量会大打折扣。文章中所提到的副语言是通过电视荧屏表现出来的形态、服饰、妆容、发型、表情、眼神、气质及动作等。在播音主持过程中,主持人需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眼神表情,体现出主持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正能量。主持人所表达有声语言或副语言都会影响到节目效果、主持人形象、所在媒体的形象,甚至体现电视行业的某种现象。

2 副语言在电视播音主持中的功能

2.1扩大传播效果

如今的全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多样化、便捷化,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思想与以往迥然不同。受众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甚至某些受众的影响力超过某些官方媒体。因此,在节目主持中,主持人需要更加重视对语言的掌控能力,体现出电视节目的优势。信息传输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可以拉近受众和主持人的心理距离,进而提高受众的信息接收程度和对节目的关注度。

2.2增加信息传递的丰富性

有声语言不能传递出所有信息,还需要副语言的辅助,否则与广播语言无差别。电视利用副语言的优势,赢得了不少广播受众的青睐。因此,电视播音主持节目中,为塑造更好的形象,传播更多的信息,主持人应该充分发挥副语言的作用,通过无声语言传递有声语言不能传达的信息,丰富电视节目传递的信息。

2.3补充和辅助有声语言

直白性的有声语言可以传递信息,但很难体现出主持人的态度、情感等信息,主持人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界线。播音主持中运用副语言可以进一步修饰有声语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体现出人性化要求,增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例如,在民生栏目中,主持人可以运用副语言体现出节目民生氛围,能够在褒贬、期盼、关切及微笑等无声语言中灵活切换,在解说词、节目导语、镜头切换等帮助下,丰富有声语言的表述,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

3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与运用

副语言在电视播音主持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改善节目效果,满足受众需要,主持人需要提升主持节能,掌握副语言创作,迎合受众观赏诉求。

3.1表情

电视播音主持人面对的是全国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无数观众,主持人若出现紧张、不知所措等情况都会表现在脸和身体动作上,受众能够感知到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因此,主持人需要做好个人心理工作,保持平和心态,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屏幕上。由于题材、空间等的限制,部分节目的主持人不能随意走动,那么观众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主持人的身体上,尤其是眼神和表情。因此,在主持过程中,不能过于激动、低沉或出现不雅表情,灵活控制好自身情感。

3.2体态

主持人的举止行为会影响到无数的受众。受众会通过屏幕捕捉任何小细节,影响到对主持人、节目的看法。主持人的走路方式、站姿、坐姿等应该协调且端正,呈现出个人轻松的状态,避免出现某些不自然的反应,影响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和节目质量。

3.3手势

在日常生活或节目中,手势语言的运用频率较高。但由于不同民族对手势语言的理解、含义不同,其表现方式也有所差异。在节目主持中,也需要规范手势语言,做到自然、流畅,以增强信息传递的生动性,营造和谐的节目氛围。应该注意的是,主持人运用的手势语言要有通用性,不能让受众产生误解,最好不使用具有争议性的手势语言,尤其是具有贬义性的语言,从而体现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4 结语

副语言是电视播音主持中的重要辅助语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能通过合适的副语言与受众建立互动关系,传递信息也更为丰富。在节目主持中,副语言的运用会更多,就如一股无形力量推动着节目质量的提高。在新媒体语境下,理解信息背后的深意,需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避免出现误解,在副语言的运用中也是如此。因此,播音主持中要将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结合起来,树立主持人和节目的良好形象,提升信息传播效果,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

[1]乔周扬.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研究[J].时代教育,2016(7).

猜你喜欢
手势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挑战!神秘手势
V字手势的由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胜利的手势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