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演播室声学处理与安全技术

2016-02-28 07: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4期
关键词:频率特性混响时间演播室

刘 晔

小型演播室声学处理与安全技术

刘 晔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近年来,媒体传播发展非常迅速,小型演播室越来越多,许多单位只注重装修和使用,忽视了技术标准和安全消防技术。本文对声学技术的处理及用电安全、消防的问题进行系统介绍。

混响时间;T60;总吸声量;燃烧等级

演播室是利用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场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地。设计建造直接影响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设计、选材、施工的质量及技术的严格要求。本文仅从声音和用电、消防安全的角度介绍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小型演播室的声学要求

演播室的声学要求就是使声音的混响时间达到技术要求。在闭合的空间里,当声源停止振动后,残余的声音会在一定时间内来回反射,每次都有一部分声音被吸收,当声能衰减到原值的百万分之一(即声能衰减到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混响时间过长,会使声音含糊不清;但若混响时间太短,又会使人感到声音干涩沉闷,甚至说话费劲,因此混响时间必须适中。由于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是不平直的,通常选取500Hz的混响时间T60(500)作为基准。对于要求声学较高的演播室可以选取500Hz、1000Hz、1500Hz的T60作为基准。同一房间不同频率时T60值是不同的。对于小型演播室T60的频率特性尽可能平直,理想的频率特性是在每个点T60值都应相同,但实际上室内不可能扩散得非常均匀,对于同一频率室内各点T60也不同。通常选取几个测量点测出T60值后进行平均,记为混响时间的平均值。

混响时间和演播室容积的关系:T60=kV/A

式中:T60为混响时间;K为与空间湿度有关的常数,一般取K=0.161S/M;V为封闭式的容积;A为总吸声量,赛宾值。

这个公式说明混响时间和房间的容积V成正比,与室内总的吸声量A成反比。

吸声材料:吸声量和吸声材料有关。吸声材料按频率分为低频吸声材料、中频吸声材料和高频吸声材料。中低频吸声材料多为岩棉、纤维和离心玻璃棉等,高频的吸声材料通常有玻璃棉、矿棉板、外设阻燃织物、壁毯和阻燃泡沫塑料等。按材料本身的构造分类,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材料两类。一般来说多孔性吸声材料易吸收中、高频声能为主,而共振吸声结构则主要吸收低频声能。

小型演播室要使混响时间达到最佳,一般0.6s左右。要根据具体的建造条件选取适宜的吸声材料,滤除各类杂音才能得到较好的音色效果。

2 隔声处理

除声学要求外,外界噪声也是不可避免的。演播室选址时要设在振动和噪声小的位置。演播室的噪声主要包括室外噪声和室内噪声,室外的噪声一般通过固体或空气传入室内,主要是空气声和撞击声。空气声是经过空气传播的噪声,传播途径如门缝、穿线孔和通风管道等透过的声音;撞击声是指在物体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传播渠道主要是墙壁、楼板、门窗的震动等,脚步声是最常听到的撞击声。室内噪声主要是摄像机和人员移动及空调等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对于室外噪声,墙体一般采用厚墙或双层墙,墙壁、门和窗需要作隔声处理,采用密闭式的双层窗,在演播室的门口留出3m2以上的空间作为“声闸”,演播室的门采用特制的双层门。演播室通风若采用中央空调,进入房间处采用软管连接,防止振动传入演播室。更高要求的演播室设计采用浮筑式结构,形成“房中房”,即演播室与其他房间没有硬性连接。

3 供电线路的选择和布置

演播室设置专门的小型配电箱,挂在墙上的配电箱其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2m,设有闸刀、短路、过流保护器及防雷设施。选用铜芯电线或线缆,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积。同一功能的线缆要绑扎成束,布放线缆要整洁,线缆之间不得拧绞。配电箱接线端线缆端头要有适宜的余量,并有永久的标识,和后接的设备相对应。每个接线柱最多压接两根线,压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止短路或接触不良。过流保护器设计为额定工作电流的1.45倍,一旦超过设定值过流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防雷设施要可靠接地,连线要牢固,接地电阻符合技术要求。演播室内设备外壳也要接地,防止带电伤人。防雷接地和设备外壳接地不能共用一处接地点。电源线路要整条连接,中间不能有接头。电源线和视频线路、音频线路要分开布置,以免造成干扰。布置完毕后,要用500V兆欧表测试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20MΩ。

4 演播室消防设计

演播室不仅要注重声学要求,还要注重消防要求。吸声材料除达到混响时间条件,还要具有装饰效果和消防技术要求。顶棚装饰吸声材料要使用燃烧等级为不燃材料(A级),墙面吸声材料的燃烧等级不低于B1级,地面采用阻燃式地毯,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室内设置安全出口标志,根据现场情况均匀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配置相应的气体灭火器材,火灾报警器,有条件的还可配置适宜的灭火系统。

猜你喜欢
频率特性混响时间演播室
液氧煤油发动机氧系统双机耦合振荡频率特性
国内大剧院混响时间及相关参量特性分析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DAM中波发射机电声指标频率特性初探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宽带阻抗匹配变换器的设计
基于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的平衡式C?W电路频率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