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县探索金融开发式扶贫新模式

2016-03-01 01:28
老区建设 2016年23期
关键词:山庄巴马广西

广西:巴马县探索金融开发式扶贫新模式

广西巴马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典型的大石山区,红色旅游目的地。“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名声几乎替代了巴马县的原名。近年来,当地利用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引擎,旅游经济总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关联带动、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格局总体形成,走出了一条长久扶贫、造血扶贫之路。

如往常一样,邓勇康高兴地迎接一批从上海来的客人。用他的话说,是当地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他的命运。从上海来的一个40多人的休闲养生团,在邓勇康经营的仁寿山庄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邓勇康的故事在当地并不少见。目前,仁寿山庄附近的农户仅从事“农家旅馆”经营,户均年收入就达3万元以上。这是广西巴马县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缩影。

以旅游产业促脱贫

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扶贫模式,旅游扶贫正成为广西扶贫开发实践的一大亮点。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边境地区、大石山区……在广西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曾给当地群众埋下穷根,而如今,也正是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人们逐渐改变了贫困的命运——农忙田里收割,农闲服务游客。已是时下广西贫困地区发展旅游加快脱贫的真实写照。

“如果要找一个旅游扶贫成功案例的话,那么巴马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农行河池分行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开展旅游扶贫,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以仁寿山庄为例,仁寿山庄位于巴马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依山而起,是巴马县第一个人文景观,也是该县旅游业的新亮点,它传扬着巴马长寿文化、旅游文化。2013年,仁寿山庄被确定为河池市旅游开发扶贫示范点。

“多亏农行帮扶,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经营规模。”邓勇康如是说。

邓勇康从2010年开始经营仁寿山庄旅游项目。为帮助周边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让游客享受观光旅游、食宿、养生等“一条龙”服务,巴马县政府通过“公司+农行+贫困户”的方式,由邓勇康按农家旅馆的标准给附近贫困户实施房屋修缮,通过农行发放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依靠农家旅馆吸引更多游客。

在当地农行的大力支持下,巴马县基本实现了一个景区、一个景点、一个农家乐,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目标。如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坡纳屯的农家旅馆,2015年就接待游客26.93万人次,屯里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660元提高到2015年的2.1万元。而该县40多个新实施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项目,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扶贫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4000多人,2015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实现总产值10亿元以上。

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已过火龙果收获的季节,巴马县那桃乡民安村村民李汉高依然享受着这棵“摇钱树”带来的富足与欢乐。

“农行巴马支行的信贷帮扶真是帮到我们的心坎儿上,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脱贫信心更坚定了。”看着地里100多亩长势良好的火龙果,李汉高高兴地说。

李汉高1995年到广东省东莞市做机电维修生意,2013年,为了照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回到家乡。这时,村里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特色种植。于是,他和村里6位村民成立“民安汇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农行巴马支行25万元“多户联保农户贷款”的支持下,把村里靠近二级公路200多亩的山坡承包下来,连片种植火龙果、大青枣等特色水果,产品除了满足游客购买外,还远销自治区内外,年收入达30多万元。

在发展特色种植的同时,李汉高并不丢掉自己的“老本行”。他在离家不远的公路旁办起一家机电维修店,为周边村屯群众进行家电、机电等维修,仅此一项年收入近5万元。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小楼房、小汽车。村里的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加入李汉高的种植合作社。目前,加入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70余户。

“输血不如造血。”农行巴马支行一位负责人的话语重心长。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着眼于农户脱贫,着力于产业拉动,成为巴马县扶贫攻坚的突破口。

“在巴马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扶贫开发中,得到稳定的金融支持是关键,使我们形成了中药、桑蚕、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巴马县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

探索金融开发式扶贫

回忆起3年前农行上门服务的情形,巴马县燕洞镇交乐村党支书姚正云觉得不可思议。村里要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正为没有资金犯愁时,农行的客户经理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为合作社提供贷款,并且利率优惠,以支持姚正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真是雪中送炭。我们村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大片的石山,有了农行的支持,村民通过实施山地资源开发,发展特色农业,使昔日贫瘠的荒山变成一座座‘绿色银行’,村民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姚正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据姚正云介绍,以前,交乐村的村民为填饱肚子,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石漠化严重,大家在“越穷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恶性循环中过着苦日子。

作为有600多农户、2700多人的交乐村的党支书,姚正云心里明白,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自己必须先做出个样子来。于是,他向农行借了10万元的农户贷款,在自家屋后的山上搞起野猪养殖,年出栏野猪100多头,收入12万多元。目前,他的野猪养殖规模已达200多头,年收入近30万元。

富起来的姚正云没有忘记村里的贫困户,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村里成立了“寿乡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60户贫困户,200余人加入合作社。在农行的信贷支持下,全村大力推广桑蚕、龙骨花、核桃、柿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在林下进行土猪、土鸡养殖,大搞立体种养,使荒山石山变成了花果山。目前,全村特色种植面积近万亩,人均年收入7500元以上。

谈到扶贫攻坚经验,巴马县扶贫办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扶贫还是要靠产业,金融扶贫必须与产业扶贫相结合。”据了解,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2家,登记在册成员4200人,资产累计超过亿元,年产值达到1.5亿元。

(本文摘自国扶办网站)

■责任编辑:于龙广

猜你喜欢
山庄巴马广西
桃花山庄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我所看见的美好
栖凤沐花海 渔影近山庄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