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疮64例临床观察

2016-03-01 10:40费保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费保刚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8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疮64例临床观察

费保刚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18

【摘要】目的:观察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行RPH联合硬化剂注射疗法;对照组仅行RPH术式。比较两组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出血积分、首次排便及术后当日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联合硬化剂注射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硬化剂注射;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重度痔疮

痔是肛肠科的常见多发病,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3种:外痔、内痔及混合痔。其临床症状有便时带血、肿胀和疼痛[1],治疗的主流术式是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其优势有自动化高、后遗症少、微创价廉及无需住院等[2];硬化剂注射是治疗该病的非手术疗法,可改善术中出血等[3]。笔者主要观察硬化剂注射联合R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情同意,可接受定期随访;②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年版)》中关于重度痔疮的诊断标准[4]: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③年龄不限。观察组女27例,男37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4.6±3.2)岁,病程11~29年,平均病程(14.6±5.7)年;对照组女29例,男35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5.1±3.7)岁,病程9~32年,平均病程(14.8±6.1)年。排除肛门和直肠肿瘤、肛门息肉、肛裂及肛周脓肿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用肛镜确定痔严重程度、位置及痔核数目等,制定套扎方案。对黏膜(准备套扎)进行分点,一般分3~5个点;套扎分两层进行,上层套扎2个部位左右,下层套扎约2个较大的痔核,且在套扎的基底部及被套扎组织中心注射利多卡因硬化剂(海南紫杉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p0059924,规格:5ml:86.5mg),使用剂量6~8ml,0.8~1.5ml/点;在被套组织与齿状线间注射5ml左右硬化剂,并置入甲硝唑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p3021124,规格:0.2g/片)600mg,术后常规抗生素防感染。对照组仅行RPH术式,即常规倒三角套扎法。具体如下:先套扎一个点于痔块基部,在该点上方再套扎两个点成等腰三角形。一般选取膝胸位9点、5~6点和1~2点为套扎点,术中具体套扎部位也可依据痔块位置而定。术后用药与观察组一致。

1.3观察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量分级[5]:0分为无出血;1分为偶有微量血迹;2分为便时滴血;3分为便时可见血凝块及血液。疼痛分级[6]:0分为完全无痛感;1分为痛感轻且能忍受;2分为痛感较重需服用止痛片;3分为痛感剧烈需肌注止痛药物。

2结果

2.1两组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出血积分、首次排便及术后当日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痔疮是临床常见肛肠疾病,发病率偏高[7],临床数据显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疼痛、流血及痔核脱出是其主要临床症状[8],若治疗不当,可引发感染及化脓等,更甚者可出现脓毒血症,威胁患者生命。

重度痔疮传统采用外剥内扎术,但此术式术后易出现感染、疼痛,排尿困难,损伤大[9]。本研究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注射硬化剂治疗,促使痔疮体萎缩及脱落,提高的疗效。RPH利用负压原理,上提肛垫,浅肌层、黏膜下层与黏膜因炎症反应发生粘连,此时肛垫位置较高,可减少痔的血流淤滞或充血肥大,痔核逐渐变小,缓解临床症状[10]。硬化剂注射可使痔块内部产生无菌炎性反应,痔块内出现纤维增生及血管闭塞,以达到硬化萎缩,故痔核坏死脱落及止血明显[11]。

联合术式的优点:①创伤小,无肛缘水肿;②出血少,脱落期出血很少,仅注射针眼处出现少量渗血;③脱落快,脱落周期7d左右,因硬化剂可加快组织变性,故可加速脱落过程;④疼痛轻,术后仅有肛门坠胀感,无创伤性刺痛感及钝痛;⑤可无需麻醉,属于保守与手术间的安全且有效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出血积分、首次排便及术后当日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该联合疗法治疗重度痔疮疗效明显,创伤小,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思军,沈开生.痔上钻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2):1526-1528.

[2] 徐加成,李念梅,张正平,等.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矾藤痔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4):566-567.

[3] 陈锦珍,向德志,何隆甫,等.RPH联合注射术在非麻醉状态下治疗出血性痔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96-97.

[4] 周春华,蔡维,谢琦,等.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Ⅱ-Ⅲ度痔疮疗效分析 [J].江苏医药,2015,41(10):1213-1214.

[5] 王玉民.消痔灵肛垫悬吊固化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8):3153-3154.

[6] 闻永,李俊,王悦涵.RPH联合外剥内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5):289-291.

[7] 张成民,封书德,尤正义.自动套扎术治疗70例痔疮出血的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13,39(23):2924-2925.

[8] 杨荣.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6):102-103.

[9] 温圣荣,余智涛,王悦辉,等.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38-40.

[10] 耿桂飞,王绍臣,兰飞,等.RPH与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879-881.

[11] 张禄芳,李康平,桂鹏,等.肾上腺素配合消痔灵内痔区注射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21):3242-3244.

(收稿日期:2015.09.24)

【中图分类号】R6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