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2016-03-01 10:40原爱红古敏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肝硬化

原爱红 古敏玲

1.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原爱红1古敏玲2

1.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10095;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过48周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ALB及P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24及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单用恩替卡韦均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并不比单独用药明显。

【关键词】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肝硬化

在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乙型肝炎,每年约有30万患者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2010年版对于代偿性乙肝肝炎的治疗首选耐药基因屏障高的药物,比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者单用恩替卡韦等。目前临床研究比较多的是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但是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临床研究比较少,因此我们本次研究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优化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8~65岁;单药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36~63岁。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关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相关指标;血生化检测丙氨酸转移酶≥8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0U/L,总胆红素≥85umol/L;一年内检测HBV-DNA、HBeAg呈阳性;同意本次治疗方案,鉴定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酒精肝、脂肪肝以及食道静脉破裂病史患者;不同意本次治疗方案患者。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替比夫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p0070028)600mg/d,联合阿德福韦酯(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p0070198)10mg/d治疗。单药组采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p0052237)0.5mg/d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均为每天口服一次,疗程均为48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计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治疗后12、24及48周测定HBeAg水平、HBV DNA的表达。其中HBV DNA的转阴率=HBV-DNA的转阴人数/总人数×100%;HBeAg血清转换率=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例数/HBeAg阳性例数×100%[3]。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TBIL、ALT、ALB及PTA水平情况比较 经过48周治疗,两组患者TBIL、ALT、ALB及PTA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变化,TBIL、ALT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LB及PTA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前后两组间TBIL、ALT、ALB及PT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组别例数TBIL/umol/LALT/U/LALB/U/LPTA/%联合组40治疗前62.0±25.093.2±40.228.6±4.160.5±8.2治疗后44.3±20.1*△38.6±15.3*△34.6±5.6*△67.8±11.2*△单药组40治疗前59.2±26.087.6±31.025.6±4.461.3±11.2治疗后44.3±15.9*40.5±17.6*33.8±5.6*68.0±12.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单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两组HBV DNA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联合治疗组经过12、24及48周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0.0%(28/40)、80.0%(32/40)、92.5%(37/40);单药治疗组65.0%(26/40)、82.5%(33/40)、82.5%(33/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经过12、24及48周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5%、10.0%、22.3%;单药组1.1%、10.6%、1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BV-DNA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 (例)

3讨论

目前乙肝肝硬化治疗比较推崇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因为干扰素应答率低,副反应大,而核苷酸类似物有副作用低等优点。替比夫定属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多聚酶药物,可以特异性抑制HBV-DNA聚合酶,具有较理想的抗病毒能力,但是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阿德福韦酯属于五环嘌呤类核苷酸类似物,在体内可以起到强效的抗病毒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与聚合酶的活性,竞争性掺入HBV-DNA,从而阻止HBV与腺苷酸的结合,发挥抗HBV作用,并且对替比夫定耐药的病毒株有很好疗效。因此临床经常将两种药物联合运用。在本次治疗中,也证明了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抑制病毒,临床效果确切。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体内经过磷酸化后形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然后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从而拮抗HBV-DNA的复制,并且有多重耐药屏障。在本次单药治疗中同样证实恩替卡韦确切的临床效果及抑制病毒能力。本次研究结果与徐勇[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均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并不比单独用药明显。相关问题还将在下一步的临床研究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邓秋飒.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差异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49-50.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学杂志,2011,4(1):1-13.

[3]连晓明,覃舒扬,莫金荣.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3,24(22):3303-3305.

[4]徐 勇.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5):387-388.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62-02

猜你喜欢
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肝硬化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的肾脏毒性分析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