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弹幕视频网站的传播分析

2016-03-01 04:4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亚文化弹幕字幕

卢 璐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弹幕视频网站的传播分析

卢 璐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弹幕网站的诞生是伴随ACG动漫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开始的,在青年亚文化的背景下分析弹幕视频网站的传播特点,能得到其社区组织化、评论针对性、再创作娱乐化的特点。弹幕视频作为网络传播的新形式,其传播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包含“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意见领袖”理论。

弹幕;弹幕视频网站;青年亚文化;传播特点;理论基础

一、弹幕和弹幕视频网站

弹(dan)幕,本意为STG(射击游戏)中出现在屏幕上的非常密集的子弹,因为数量过多就像一张幕布一样。后来被引用表示即时评论字幕,是特殊的服务器将网友在观看视频时的评论即时发布在视频上形成的“枪林弹雨”。[1]

弹幕视频网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由发布者在视频中编辑字幕的惯例,它让所有观看者可以同步发布字幕,做到即时评论。通过播放器实时发出文字和符号的评论被保存下来,当视频再次被点播时,评论字幕会在播放器加载视频文件的同时被载入,并在视频中对应的时间点出现,有的时候评论字幕多如“弹雨”。[2]弹幕首次由2006年上线的日本NICONICO视频分享网站(简称“N站”)应用,之后被中国的ACG亚文化网站AcFun(简称“A站”)所借鉴,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由原AcFun网友于2009年创立。弹幕视频网站发布的内容主要偏向ACG类的作品,通俗说法将Animation(动画)、Comics(动漫)、Games(电子游戏)直接解读为动漫文化或御宅族文化。在弹幕网站发展的最初阶段,动画番剧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网站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了用户智慧的弹幕,承担起或字幕或解释的功能,它们成为视频的补充,甚至本身就是视频里的看点。

二、“弹幕”青年亚文化背景

在分析“弹幕”亚文化产生的背景之前,需要先了解“ACG”一词产生的背景。上文提到,“ACG”代表的含义通俗理解为动漫文化或御宅族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ACG”仅流行于华人文化圈。该词最早由台湾发明,随后在中国大陆以及海外华人中流行,在中国大陆,“ACG”还特指日本动漫游戏文化产业。

弹幕自2006年在日本视频分享网站N站出现以来,深得动漫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它满足了身处各地、不同时间观看视频的动漫爱好者的社交需要,使他们从中找到基于共同爱好的归属感。在国内,动漫文化在引入之初,受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其爱好者背负着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带有歧视性的标签,难以被主流文化接纳,从而居为亚文化。对比日本的弹幕视频网站N站与其在中国衍生出的A站、B站,可以看出动漫文化在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N站作为日本主流门户网站,影响力巨大。例如,安倍曾在日本自民党总裁选时期,化身动漫形象去往N站组织的线下聚会,期望获得青年人的支持。而A站、B站在中国大陆仅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动漫网络社区,影响力较小,具有小众化特点,用户以青年人为主。

三、传播特点

(一)社区组织化

尽管ACG文化游离于主流文化边缘并且以青年群体为主,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的组织却包含各种社会身份背景的年龄相近的用户,在弹幕视频网站中,其受众群体显现出较高的组织性。以B站为例,作为国内动漫亚文化的网络社区,采取会员制,若想成为正式会员,一种方法为老会员的邀请码,另一种方法为B站考试,考试内容以ACG文化为主。“up主”为视频上传者,根据其他用户观看视频评分获得积分和硬币来购买特权,如发布高级弹幕等。其内部还形成与日常用语不同的“宅文化用语”,如较常用的“次元墙”表示二次元世界(ACG文化的精神世界)和三次元世界(现实世界)之间无法沟通、相互隔绝的墙壁。通过组织文化对其成员约束而产生出有利于组织团结、加强内部认同的效果,同时强化群体边界意识,亚文化在自身组织范围内实现了意识形态主导地位。[3]

(二)评论针对性

与传统视频网站在网页下设置评论区不同,弹幕视频网站的评论随着视频的时间进度出现。在视频的播放中评论的输入与发送会被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并直接在该视频时间点的画面内播放,所有后来的观看者也能看到前人的评论。尽管评论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的观看者发布的,但评论是针对视频中某个特定画面所发布出来的,其观看者感觉自己是和一群人一起分享该视频,由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观看者间的互动性也大大增强。此外,弹幕评论数量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分布不均,在无槽点的时间段,屏幕上的弹幕很少,而在能引发观看者吐槽的部分,出现的大量弹幕评论会将视频画面遮盖,观看者的注意力也因此被转移到弹幕上。

(三)再创作娱乐化

亚文化的动力来源于对已经解构好的内容予以再生产、解构的欲望。[4]弹幕是以解构文本为目标的。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弹幕技术使“传播者”“传播内容”的概念淡化,面对存在网络上的开放性文本,观看者有着再创作的欲望。弹幕作为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具有反抗、冲突、矛盾、另类等特点,其实质为青年人的“恶搞”,再次创作的娱乐化。其“恶搞”的意义,用传媒学者曾一果教授在《恶搞:反叛与颠覆》一书中所言: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和介入到这些大众文本中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重新拼贴、组合,创造出无数新的大众文本,大众不断参与、介入并深入到这些文本内部,任意肢解文本,也可以将文本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产生新的意义。网站用户发送弹幕评论时,不用在意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样也不必为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借助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宣泄被主流文化排挤的边缘感。鬼畜视频是B站的热点分区之一。“鬼畜”一词最早出现在2008年,创作者将原视频混剪,用高频率的重复画面或声音组合成一段节奏配合音画同步率极高的视频,给人的视听感官带来冲击。

四、理论基础

(一)议程设置理论

在弹幕视频网站社区组织化的特点下,如(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B站,其会员通过“关注”建立与up主之间的关系,被关注者任何活动都可以通过推送系统让所有粉丝看到。受“积分排行”影响,知名up主为使自己的作品被推送至首页,一般会利用“关注推送”这一机制号召自己粉丝刷分。系统根据一段时间内的评分高低作出日、周、月排行,并将最热门的视频推送至首页供用户观看。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应“把受众成员看成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它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用”。[5]弹幕视频网站建立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爱好者群体间的归属感与社交需要,并且满足了其对主流文化的对抗式心理需求。

(三)意见领袖——“up主”

意见领袖是二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弹幕视频网站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虚拟社区,形成了通过互联网交流、分享知识和信息并且发展彼此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up主作为弹幕视频网站的视频上传者,通过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投稿形式形成自身的“频道”特色来吸引细分的观众。一般而言,用户会向知名up主靠拢抱团,而这些up主通常拥有超千人的粉丝。知名up主扮演了类似“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二次传播过程中,他们先是接收ACG爱好者群体的主流意见,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上传二次创作的视频,交流评论,之后推送给自己的粉丝。

[1] 陈松松,何天天.弹幕视频——小众网民互动新形式[J].传媒e时代,2014(6):168-169.

[2] 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6):19-24.

[3] 陈席元.弹幕话语建构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研究——以哔哩哔哩网对Keyki事件反应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7):4667-4669.

[4] 魏武挥.弹幕背后的青年亚文化[N].文汇报—人文聚焦,2014-10-30(010).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5-166.

[6] 张聪,常昕,陈颖.浅析“弹幕”对大众传播模式的革新与影响[J].东南传播,2014(12):12-14.

G206.3

A

1674-8883(2016)18-0106-01

猜你喜欢
亚文化弹幕字幕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HOLLOW COMFORT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
把脉“腐败亚文化”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