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探析

2016-03-01 12:54唐春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家长

唐春娜

(大连市庄河市青堆镇中心幼儿园 大连庄河 116413)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探析

唐春娜

(大连市庄河市青堆镇中心幼儿园 大连庄河 116413)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幼儿园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对于幼儿教学的质量,这对于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至关重要,对幼儿和小学之间的教育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为学生做好教育衔接的工作,促进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 小学教育衔接 有效策略

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的配合,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要提出针对性方法,为做好教育衔接做好准备[1]。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衔接要采取合适的方法,立足于教育的根本,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幼儿慢慢向小学生过渡,要开始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接触新的人和生活,学习新的课本知识,开始人生一段新的经历。所以,幼儿园向小学教育衔接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参与研究,寻找最合理科学的方法。

一、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基础工作

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就要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找到切入点,找出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办法予以解决。有的家长和教师对于教育衔接上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单方面的认为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2],比如英语、汉语古诗词、算数等等,这些会让孩子在衔接后的小学教育中处于优势的地位。但是研究表明,幼儿从幼儿园转向小学后,最大的问题是面对新环境的适应力问题,而不是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儿童从幼儿园转到小学后,所有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行为规范等等都处于最初无知的状态,和之前接受的教育无法连接起来。明确了问题矛盾所在,教育工作者就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办法去解决主要问题,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培养幼儿对于新学习的兴趣,锻炼培养其思维拓展能力,让幼儿主动接受知识点和新的行为规范,慢慢接触新的人和事,适应周围的环境,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锻炼幼儿表达能力,让这个新生的学生团体在团结互助的教学氛围下不断进步发展。

二、掌握好幼儿到小学教育衔接的力度

幼儿园至小学教育衔接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前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让幼儿还不失这个年龄该有的童趣,让幼儿能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本性。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衔接时,没有把握好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这诸多问题。比如,对幼儿的游戏和教学时间都有着强制性的要求,过于追求基础知识的教育[3],忽视了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没有注重幼儿的实际认知能力,将小学的知识内容提前照搬到幼儿园教育中。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教育的衔接工作,不利于后续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接受教育。让孩子们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掌握好教育衔接的力度,让幼儿很自然的转入小学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新的思想教育、新的学习方法等等。

三、制定合理的步骤,将教育工作有效衔接

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衔接工作主要是没有意识上付诸实际的行动,国家对于教育中的衔接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要有针对性的对于学校等教育机构有直接明确的指导方式。从思想和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大幼儿园和小学在教材内容上相关联的部分,减轻后续小学教育中幼儿可能会不适应的程度,减少教育之间的差异,教师对于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教育的环境。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队伍的建设[4],学习更多关于幼儿心理或教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了解更多幼儿的兴趣,在教学中与幼儿保持较好的关系。让幼儿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协作配合,更利于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教育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教育的整体性,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教育都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所以在进行教育衔接的过程中,要重视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在教材内容和考试环节进行整改,缩小年级层次之间的差距,也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为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教育环境,从实际中提升幼儿对于小学和新学习的认知与接受能力。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有不同的阶段,分为大班、中班、小班三个阶段。教育衔接中最重要的是大班阶段,三个阶段的教学让幼儿园更适应小学环境的变化。 大班时候的孩子相对来说年龄稍大,对于小学的环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小学后能很快的适应这个环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要着重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学习上的作业和生活中简单的事情。

四、运用科学的教育衔接办法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不单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要配合的工作。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加强交流工作,做好衔接的方方面面事宜。时刻关注着幼儿的心理成长发展的动态,带领幼儿开展一些参观大自然的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探究的欲望。对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加深对于小学的认识,了解更多的行为规范。可以组织幼儿去试听小学的课程,让幼儿提前了解一下学习的环境和学习规范要求,让幼儿和小学教师之间有一个交流接触的过程。家长也是教育衔接中重要的人员,要做好幼儿的思想工作,学校要将衔接的办法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能充分认识和配合衔接工作的开展。让家长深入教学中,深刻的感受到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在家庭教育中为幼儿弥补幼儿环境中缺少的部分,便于幼儿更好的接受教育[5]。

结语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性关系到幼儿园和小学今后教育的发展,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要做好衔接前的准备工作,把控好教育衔接的每个过程,从实质上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水平。

[1]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等.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137-138.

[2]兰宁.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4):39.

[3]刘茜.浅议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2016(1):196.

[4]梁文静.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15(14):268.

[5]齐洪静.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6):233-234.

猜你喜欢
幼儿园环境家长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环境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