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笔墨技法及程式性教学初探

2016-03-01 12:54闫亚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墨色人物画用笔

闫亚武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新校区美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笔墨技法及程式性教学初探

闫亚武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新校区美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审美情趣发生很大变化。写意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美术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比较特殊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写意人物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笔墨技巧为研究视角,探究在写意人物创作过程中如何实现气韵生动,同时针对写意人物画的教学实践展开分析讨论,旨在推动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继续发展,期待为我国传统美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画 写意人物 笔墨技法 程式性教学

引言

写意人物画是视觉造型艺术中的一种,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对其的关注并不足够,但是它也并没有被历史的车轮所磨灭,而是随着传统美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写意人物画的创作过程中将笔墨技法充分领悟,即能使作品富含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无论在创作过程中还是在教学中都应当将笔墨技法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程式性的教学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笔墨技法的重要性,同时熟练的掌握其中的精髓在实践中进行运用,为日后的深入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针对“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笔墨技法及程式性教学初探”一题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笔墨技法

纵观我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程,虽然各大名家在研究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整体上都是围绕着笔墨技法这一方向进行的。中国画写意人物在笔墨上最最为根本性的要求在于气韵生动。在用笔上需要认知法、力、势、意的基本内涵。所谓“法”,顾名思义就是作画过程中用笔的方法,即在作画的过程中在起、行、收过程中的所需要运用的技巧。“力”是指在用笔过程中通过控制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坚挺、弹性特征的力量[1]。“势”在作画过程中展现的笔势,主要是通过线条的运动感以及方向感展现出来。“意”是指在作品中的线条中展现出的意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言中的“笔情墨趣”。在充分了解与认知及了写意人物画中上述用笔的基本技巧之后,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不可以将其分立而看,而所有的技巧是一个整体,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是一种方法不能够完成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把握体感、力感、节奏感、情感才能保证作画过程中所勾勒出的线条呈现力道均匀,收放自如,稳健纯熟,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写意人物画创作过程中,用笔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用墨技巧也非常关键,所以在熟练掌握用笔技巧的同时需要掌握用墨技巧,这样才能达到笔内墨现,墨内笔出的要求,最终才能确保画作的完整性。中国画将墨色分为无色,即干、湿、浓、淡、焦,墨色的深浅程度主要是通过水量多少变化进行变化的,但是在实际作画的过程中并不是仅此五色而已[2]。所以,墨色如何进行有层阶的变化是在写意人物画创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在用墨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墨色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浓与淡之间的关系,湿与枯之间的关系等,不仅要主要对墨色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注重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使得墨色在各种辩证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获得意外的情趣效果。与此同时,在中国画写意人物的创作过程中,在墨色的安排中,需要把握画作的气韵,在落笔之前心中做好初步的设计与勾勒,尤其注重浓墨所在之处的面积以及覆盖方式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保证整体画面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在传统中国画中,写意人物概括性是比较强的,所以一般都以墨色为主,但是现代美术艺术中,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原色逐渐增加,所以在用墨的过程中,如果整体画面展现墨色,其中点滴的原色要发挥夺目之感,如果整体以原色为主,那么少量的墨色就要带给受众清晰、明亮的感觉。

二、关于中国画写意人物笔墨技法程式性教学的思考

现阶段,针对中国画写意人物所设置的课时比较分散,同时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的笔墨技法是教师集中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意笔线描进行有效的过度,使受教者快速掌握在写意人物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在用笔上注意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与认知工笔与意笔在艺术形式上的内在关联性与区别性。意笔线描是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关键,在这一教学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用笔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学生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在进行笔墨技法的训练。而在笔墨技法的程式性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花鸟写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从简单的填勾法或者勾填法着手,也就是引导学生首先进行整体性的布局,然后将干、湿、浓、淡的模块进行填充,最后勾勒线条[3]。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线条进行有序的勾勒,然后根据法则进行填墨。总而言之,在中国画写意人物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蹴而就,需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了解笔墨技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艺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今天,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是推中国美术艺术发展的关键,若想实现中国化写意人物艺术的发展必须培养越来越多的美术人才投身于创作与研究当中,所以在针对写意人物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程式性教学方式,确保受教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认知写意人物画基本要求,掌握其基本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作,以实现中国画写意人物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绘画艺术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杨章舜.写意人物画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职业技术,2014,03(Z1):79-80.

[2]陈莺.杨之光与方增先中国人物画比较研究——“新人物画”的两种实现途径及其传统根源[J].美术学报,2011,07(01):97-110.

[3]李莉.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多样的实验空间和风格取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8):107-112.

猜你喜欢
墨色人物画用笔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观音送子图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