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创新

2016-03-01 12:54周丽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计算机院校高职

周丽媛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本溪 117022)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创新

周丽媛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本溪 11702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深入了各行各业当中,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在这种背景之下,对高校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教育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尽管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了相关的教育工作,但因为资金和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其计算机教育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将其转化到实际生活当中是我们目前教育工作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计算机教育当中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提供帮助。

高职院校 计算机 应用教育 就业能力

一、目前突出的问题

1.重视度不够

尽管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对计算机未来的重要程度有所了解,但是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就导致了计算机教学的投入十分不足,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仅如此,很多学校也不太重视实际操作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1]

2.教学水平较低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并不具备充足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对现代化的计算技术理解不够,这样就使得很多院校对学生们的教学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学生们的实践机会近乎于零。这样的教育当然无法培养出符合当下社会需要的,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3.实践能力不足

社会上需要的不是理论型的计算机人才,而是能够将至应用到工作当中的人才。而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当中,学生们仅仅只能够接触到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很少能够进行实践。此外,在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因为文化水平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2]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创新途径

1.对教学知识结构的改变

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各高职院校要充分的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们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陪养。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原有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适当的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操作时间,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

2.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各大院校要深刻的认识到计算技术的重要性。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并研究当中存在的教学技巧和规律。不仅要教授学生们计算机技术,还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同时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缮,增加学生们进行实践的机会,此外,还要注重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依然采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还不够充足,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只知道理论知识,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高校招收的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多,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有必要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学校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以此来增加学生们的竞争能力。

4.以学生就业为目标

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应注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就业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当然这注定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教会学生们相关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计划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时也要有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意识,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和一些研究机构和教育中心开展合作,或者请一些具有相关教育经验的教师到学校进行授课,或者进行相关的讲座,这样既能提高学校的专业水平,还能学习到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注重和企业的联系,例如可以和企业制定相关的实习协议,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社会第一线的需求,让学生们能够和社会进行零距离的接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将来的就业竞争力。[3]

结语

在我国,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高职生本来就在学历上处在劣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高职生必须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使之成为高职生的就业优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进行就业, 所以培养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当中,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我们目前教育工作当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学校在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开展对学生们的实践教育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校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以学生就业为目标,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积极的开展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工作,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们也要积极的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的能力达标了,才能够有能力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1] 李会凯,姚远.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10)

[2] 吴洪艳. 浅析如何创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工作[J].软件. 2014(01)

[3] 黄奕炜. 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0)

周丽媛 女 出生于(1988.02-)民族 满族 籍贯:辽宁省本溪市。现工作于: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教育技术、计算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计算机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