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院校如何创新发展的研究

2016-03-01 12:54陈晓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文艺

陈晓茹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关于艺术院校如何创新发展的研究

陈晓茹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点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重镇,如何践行好讲话精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高等艺术院校要结合校情,充分认识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文艺工作面临的形势,坚持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守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提倡“匠心精神”,在文化艺术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利用深厚文化传统打造“接地气”的艺术院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一个民族绝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我们要先弄清自己从哪儿来、自己是谁,进而才能讨论自己将往哪儿去。首先得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根基,应该传承和弘扬哪些东西,才能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

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我们认识到要强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特色所在,在传承中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和创新现代文化。

西安美术学院作为陕西省的高等艺术院校,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有着蓬勃的时代活力。周秦汉唐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延安文艺的革命精神、西北民间艺术鲜活的生命力,无不滋养着这所与新中国同龄的美术院校,也激励着一代代“西美人”。作为西北高等艺术院校我们从几个核心点出发:第一,周秦汉唐美术研究可以作为重要的博士研究方向;第二,关于西部地区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第三,延安革命文化研究,也叫“延安学”;第四,当今的先进文化研究,作为我们新的开拓方向。

2.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高校教师和学生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下乡体验、外出写生的实践体验、实际学习,以及在革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将文化传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创作出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接地气”的文艺精品来。

3.制定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让文艺工作者们潜心研究、安心创作,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支持和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并完善激励机制,将深入生活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和领导班子业绩考核中去,同时也作为文艺工作者自身的业务考核、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4.发挥知名作家艺术家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形成蔚然成风。教育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发展进程,通过高等教育,特别是今天的高等艺术教育赋予我们的主要职责与任务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创造新的美,那么,艺术类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知名文艺工作者,就要建立对于中国未来文化教责任和担当意识,特别是文化发展和建设,起到先锋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5.避免假大空现象。自艺术学升为大家所盼望的独立学科门类之后,涌现出一种追求表面,急功近利的办学现象,这种现状在国内的高等学校中占据相对比例,我认为不应该再持续发展。许多学校不仅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非艺术学门类的其他学科,在没有准确定位艺术学内涵的前提下,风起云涌般的组建和建立新的艺术类专业研究系部。这些院校未来能解决艺术教育学科的什么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如果不加以警醒,不加以纠正,会阻碍中国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

当前艺术院校应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做到“人有我优”。集中优势资源、主抓优势学科,用强项带动弱项,坚持传统积淀、优势学科和先进理念三者互为支撑。在学科建设环节,提倡“工匠精神”,当下教育者最需要的就是冷静、执著、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件实事,而不是草率、盲目、大而全地做很多虚事。

二、“走出去”,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化需要坚守,文化需要自觉,文化更应该有信心,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绝对不能封闭。

1.与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的友好关系。我们要与世界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互派教师进修与学习。同时,新兴学科的发展、举办大规模的艺术学国际交流活动等都需要聘请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指导。例如,西安美术学院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和深刻。近几年加大了多学科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世界著名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第一届实验艺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西安美院举行,西安美院也是继中央美术学院之后,第二个拥有实验艺术专业的授权单位。六年前至今,每年都举办国际版画节和国际版画工作坊。西安美院的中国画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以新版人民币的毛泽东像的作者,老院长刘文西教授为代表教学团队,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其艺术视野也已经走向了国际,其足迹已遍布几十个国家。

2.借鉴优秀文艺,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很多的艺术形式都是国外兴起的,比如说唱表演、街舞等,只要是符合人民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我们就加以利用和创新融入我们艺术教育的范畴,赋予其健康向上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学习研究。近年来,西安美院以传统文化为基本支撑,在着力加强周秦汉唐文化研究、西部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延安文化研究及先进文化研究的同时,及时调整和组建了当代艺术学科及边缘学科,在学科建设、专业创作、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发展需要积极汲取国内外先进文化的养分,走开放包容创新之路。

3.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我们要想让世界更多地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等是远远不够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等都能给别人带来看待事物的不同独特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所以,我们从事文化教育以及文艺工作者们,要向世界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展现好风貌、散发好精神。例如,我们的中国画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宣扬国画精品。

三、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时至今日,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定位目标等都是高等院校管理者关心的内容。一所院校需要共性,但更要拥有自己的个性,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也需要维持共性的存在。所以各高等艺术院校的核心问题是需要明确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建立适合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

1.建立适合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适合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这需要大家共同对各个学科的评判谏言献计。比如以美术学或设计学下属的绘画、雕塑、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或艺术学理论研究等方面为例,很多学科未来的界定、限定的门槛或架构都应重新进行组合及编排,很多学科的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应当重新予以定位。在定位基础之上从国家整个文化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艺术学学科门类对国家未来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光和热,而制定与之特性相吻合的规则条例。

2.建立健全反映艺术作品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完善影视剧、文艺演出、美术和文艺类出版物等创作生产、出版的投入产出度量方面,艺术院校应将教师、学生的美术、书法等作品产出量及出版发行量、微电影、视频的收视率和收听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点击率和评论量、等纳入客观量化指标范畴,与德尔菲专家评价法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等主观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统计模型,客观反映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与成果的目的。学校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把握既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加强引导、克服浮躁的基本点,推出更多精品、商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文艺繁荣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成为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和重要里程碑。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未来国家优秀的艺术人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就是为了摄取更多的营养,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在教育结构上尽管西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资源,但是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和客观现实,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精准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和创新先进文化,推出艺术精品,培养优秀艺术家。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文艺
1942,文艺之春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