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01 12:54张声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分组分层基础

张声明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吉林珲春 133300)

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声明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吉林珲春 133300)

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对高考成绩产生影响。但是高中的数学学习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掌握分组分层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分组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 应用分析

数学在学生整个教学生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基础性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的位置不言而喻,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但是数学作为基础课程的逻辑性较强,特别是高中时期,引入了函数等高等数学的概念,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优化,不断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重视学习方法,转变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一、分组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组分层教学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需对其基本原则进行把握。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估,作为分层分组的依据,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分组,增加分层分组的合理性。然后,对学生分组进行比例的确定,各个小组人数不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影响整体小组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分层次分组的学习,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在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默契程度,防止学生出现自卑心理,教师在进行课堂辅导的时候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保证不同分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重视,制定更加适宜的教学计划。

二、分组分层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分组分层

课堂预习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准备工作,但是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预习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布置数学预习任务时也需要进行分组分层。优等生本身基础较好,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更加深入的内容,不仅需要对基本知识进行掌握,同时需要对定义等的推理进行掌握,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习题练习,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学习中,对于优秀的学生,在进行该知识的学习中,需要熟悉各项公式,并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对公式推导过程进行了解,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完成对旧知识的复习。而对于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讲,在预习中不能要求较多,让学生对预习知识进行理解即可。

2.课堂提问分组分层

班级中学生成绩出现差异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提问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尽量保证提出的问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因为畏难情绪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情况,保证学生始终维持较好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完善的知识点。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公式的学习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将基础公式进行拓展,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公式同样介绍给学生,并将推导公式和使用方法也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掌握。而对于一般层次的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只要求理解和记忆即可,并不要求深入的掌握。对于层次较差的学生,在这方面问题学习的时候,降低标准,对经常应用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记忆,出现较难的题目,不向这一部分学生提问,这样分组提问教学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升了学习效率。

3.课后作业分组分层

教师进行作业的布置也需要结合实际分组分层情况进行不同的分配,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要在作业中增加逻辑性思维的设置,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中等层次的学生,则需要以巩固课堂基本知识点为主,并适当的进行着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思维,并掌握不同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增加简单题目的数量,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题目练习形成条件反射,应对考试的时候可以掌握解题方法。例如,进行因式的学习中,课后习题如下所示:

(1)解不等式

①(x-3)(2-x)<6-4x ② 2x(x+15)>2(x-1)2

③(3x+2)(x-2)>4(x2-3) ④ 16-4x2>x

(2)设kx2-2x+8k>0,当其解集为{x½x<-4或x>-2}时,k的取值范围。

在对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优等学生需要对题目1-3进行分组研究和谈论,将主要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中等层次的学生只需要对1-2题进行解答,对于第三题这样的扩展题目,视能力而定,不必过于强求。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对第1题进行解答,将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即可,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理论。

4.学习成果评价分组分层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需要进行分组分层,不能仅仅依据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是需要结合学生本身的基础,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对于优秀的学生,需要在关注分数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改进。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和试卷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分数关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进步情况,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重视鼓励教学,分数只是作为基础的参考,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出现进步较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表扬,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心。

结语

数学占据整个高中课程的重要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分层分组教学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建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升数学学习的热情,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况,综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缩短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学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1]武杰.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36.

[2]孙慧.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39-140.

[3]黄漪卉.研究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136.

[4]字映贵.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01:239.

猜你喜欢
分组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有趣的分层现象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分组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