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2016-03-01 12:54朱雪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方法

朱雪峰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湖丰中学 江西上饶 334602)

浅谈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朱雪峰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湖丰中学 江西上饶 334602)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自己在学习知识中运用的方法,有效与否决定着学习效率的高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教给学生高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并要授人以渔,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近年来,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但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以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往往得不到切实的落实。因此,需要在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

初中历史 学习方法 结合思考 思维发展 自主学习

一、了解学生

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历史科目,感到新鲜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历史学习不同于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既要记忆又要理解,而且学习的内容将会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总体说来内容体系庞大,如果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妥善安排,将会遇到阻碍。七年级学生对于各种事件或现象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步完善起来,开始能理解一些较大的时间单位,如“纪元”、“世纪”等,但常常不很精确,往往会把一段较长的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把遥远的过去和现代之间的距离缩短。此外,他们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他们绝大多数喜爱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战争故事等)。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为他们所关心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在学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时,学生会对“战”(即军功)的标准发生浓厚的兴趣,有学生提问:如果杀了诸侯,和杀普通士兵是否相同?如果杀了很多人,人头怎么拿回来?类似的例子在七年级教学中不胜枚举,虽然有的时候并不是老师讲课的重点,还有些可笑,但是他们的心中,感知就是那样的,教师一定要明白他们的心理。

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历史知识复杂难懂,对于七年级的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想学好更是不容易。如果光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没有几个人能够完全掌握,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五千年的时间发生的故事太多了,要想都记住没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概括是人们探索周围世界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思维过程,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历史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可是七年级的多数学生不论是阅读、听讲或看电视,往往只抓一点或几点,从一个方面来评论事物。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但还不能从整体来思考、回答,多半只能抓住个别枝节发表感想,而对较抽象或复杂的材料,就常常有瞎猜乱碰的情况,历史课中更为常见。这是由于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还较低的缘故。教学中,教师注意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辩证思维的培养

除了概括能力,还需要有辩证思维,也就是说能够分析和比较各种历史事件,找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寻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在分析人物心理和研究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是很重要的伦理依据。初中的学习活动日益需要学生具有新的思维形式,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处理具体问题,即辩证思维。从总体上说,七年级学生能初步掌握它,但由于他们缺乏对事物本质深入、辩证的了解,所以辩证思维水平不高;同时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思维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起了限制作用。所以他们虽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规律的各种形式,但只是良好的开始。如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像秦始皇、曹操、唐玄宗、武则天、隋朝修大运河等),学生能初步掌握,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一分为二、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尚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适时地在这方面进行训练。

四、检验学习成果

老师在课上的检查也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方法。每次下课之后,老师布置少量的思考问题,下次课的时候刚开始就提问,听一听学生们自己学的成果。也可以检查他们对于上节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对学生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叶圣陶先生认为“考查必须认真”,要想预习长期有效,光靠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远远不够。所以课堂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但不能超出学生知识积累的范围,要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合作交流

教师要专门预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们去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经验,也可以是遇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得到结论。分为小组内部交流和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两种,让学生把自己预习中的疑问提出来请大家解决。在此期间,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边想、边说、边听、边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在限定的时间内,一方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与生互动;另一方面要捕捉学生在交已经流中出现的具有共性或代表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好具体的反馈。

结语

学校和老师在教学中还要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对课本学习起到补充的作用。但教学内容还是要立足课本,历史材料只是起辅助作用。如何用好历史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历史课堂品位,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进一步去尝试去探索。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方法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历史
用对方法才能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