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01 12:54张石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中生习惯英语教学

张石友

(云南省罗平第二中学 云南罗平 655800)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张石友

(云南省罗平第二中学 云南罗平 655800)

高中生学习英语既要面临高考,又要为今后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英语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理论知识,又要完成能力提升的目标。这就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提出严格的要求。但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这些因素的影响更为突显,且作用力远远大于城市高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结合特定的文化环境,才能切实适应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需求。

英语教育 农村高中 对策

高中是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重要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升学考试和能力提升的双重压力。高中英语教学不仅从语法教学难度、词汇量增大、阅读和听力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偏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这些新变化、新要求对英语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高中来讲,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投入,无论从硬件教学设备的配置,到校园环境的营造,再到师资力量的投入,都有明显的改观。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透过表层现象具体分析,存在以下几点共性问题:

1.普通存在“中国式英语”现象

近年来,“中国式英语”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的一个代名词。它是专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因受到母语习惯干扰,在英语应用中硬套汉语规则,从而导致畸形英语的一种现象。[1]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学中相当普遍。尤其在广大农村高中更为普遍。比如取得成就,很多学生写成“make achievements”,在教学中也不乏教师这样运用,但实际上按照英语习惯应写为“attain score achievements”。虽然前者并不算错误,但不符合英语习惯,对学生日后深造或对外口语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机械性学习代替兴趣引导

受农村地域文化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升学路途较少,更加重视高考。因此,很多农村高中生不自觉地对英语学习形成了机械性学习的习惯,而仅有极少数学生是基于兴趣引导学习英语的。但作为语言学习来讲,学习者需要经过循序渐进地反复训练,其过程本身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加之农村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机械性学习代替兴趣引导便成为普遍现象。尽管从短期效果来看,单一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机械地学习方式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使英语水平提升停滞不前。这也是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投入大、收效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是需要配套的语言环境的。而农村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恰恰缺乏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并非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伸到课堂以外。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英语并不普及,日常应用较少,很难通过家庭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极少接触到英语,因而缺乏相应的言环境,成为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的一个外因。

4.“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

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为迅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采取标准化答案、题海战术等方式来训练学习。从短期效果来看,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哑巴英语”现象。“一言堂”现象长期存在,对于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反作用。

二、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改进对策

高中英语教学是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面临来自升学和能力提升的双重压力。但从当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并没有使这两方面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出现了“投入大、产出小”尴尬局面。在解决当前现状,就需要从具体问题入手,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切实起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使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是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分水岭。经过三年的语言训练,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技能有所提升,也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为日后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还且部分学生由于学不得法,导致对英语的厌学,从而失去了学习信心。最为明显的是“中国式英语”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也造就了众多“哑巴”英语学习者。

要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策略是转变教学理念。首先要承认英语教学的特殊性,特别是英语与汉语语言习惯的差异性。教师先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英语语言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习惯。其次加速素质教育理念转型,转变教师的应试教育理念。不仅从英语语法知识、词汇量和阅读量方面进行英语教学,还需要融入英语文化、西式英语习惯训练,才能尽量减少由于语言符号系统差异造成的“中国式英语”现象。

2.增加实践环节

应试教育模式已根深蒂固。仅仅转变教学理念并不足以转变当前农村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需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从外因推动内因发生变化,使学生真正爱上英语,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针对于当前国家对农村高中学校硬件教学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方法的途径也变得多元化、多维度。

主要还是从增加实践环节入手,加强口语交流教学,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我国高中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弱项。虽然不能排除英语与汉语母语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的问题,但也说明我国学生应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才能有效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比如英语沙龙、微信群英语对谈等形式,既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又起到了随时随地练习英语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自信。

增加实践环节是另一目的是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那么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催化剂。[2]正确的学习动机能够帮助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动能,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而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会把学生引入歧途,甚至走向厌学的道路。而机械性学习、应试动机正是学生厌学的根源。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另一途径是将英语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学校可以采取参观、对外交流等形式,增加学生的英语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英语的实际用处,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淡化应试教育在学生思想观念中的作用。

3.英语教学向课外延伸

基于农村高中生缺乏足够英语学习环境的现状,将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营造语言学习氛围。可以充分运用微信群、QQ群语言聊天功能,由教师作为课余英语沙龙的组织者,组织学生上丝互动。运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当前高中生的交流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学生居住地相隔较远,运用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方式,可冲破空间的阻隔,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

[1]贾妍.从思维角度探讨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英语 广场:学术研究, 2015(3):136-137.

[2]谢月平.兴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催化剂[J].中学教学参考, 2011(25):99-100.

出生于1983年12月,英语专业,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习惯英语教学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上课好习惯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