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文学审美问题探究

2016-03-01 12:54李国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魅力汉语

李国正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一中 山东聊城 252000)

汉语语言文学审美问题探究

李国正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一中 山东聊城 252000)

我国历史悠久,汉语语言文学博大精深,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汉语语言文学逐渐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为更好的促进汉语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汉语语言文学的内涵和特征,不断提升汉语语言文学审美能力,从而推动汉语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汉语语言文学的内涵和特征,并从汉语语言文学的审美要点和发展方面进行了探讨。

汉语语言文学 内涵 特征 审美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使得我国的汉语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语言文学包容性较强,涉及较为开阔的知识领域,蕴含丰富的知识文化,具有夸种族、跨国别的特点,因此,很多国家通过开设孔子学院,对我国汉语语言文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的发掘汉语语言文学的魅力,我们必须对其审美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进一步促进汉语语言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对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语言文学简析

1.汉语语言文学的概念

汉语语言文学是人文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悠久历史的演变中,文字和语言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今天独具魅力的汉语语言文学。汉语语言文学是对我国古代和近现代先辈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文化的记载和传承,反映了民族精神和人文理念。为深入研究和传承汉语语言文学魅力,我国教育体系中将汉语语言文学学科设置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项目,通过系统性的教育,来提升广大学子的文学素养。汉语语言文学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家,创造更多的文学作品,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民族魅力,例如我国著名作家莫言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推动了汉语语言文学的发展。

2.汉语语言文学的特征

汉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近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超越了民族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研究价值。汉语语言文学涉及的三大文学领域为中国汉语文学、汉民族文学、华文语言文学,是我国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汉语文学注重文学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族文学,将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汉民族语言文学则主要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经过漫长历史发展形成的文学体系,具体而生动的展现了传统文化、历史精神以及民族特色;华文语言文学是对国际上汉语文学表现特性的研究,是我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有效手段,例如各国设立“孔子学院”,对汉语语言文学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汉语语言文学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其中汉语语言文学审美的研究十分重要。

二、汉语语言文学审美要点

1.语言的审美

语言审美是汉语语言文学审美的关键内容,语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形成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汉语语言文学属于一种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造诣。在汉语语言文学审美研究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尊重其独特性。我国幅员辽阔,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口,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魅力,我国南北方语言文化存在明显差异,南方人语言表达发音不够精确,例如s和sh的读音就很难分清,而北方相对来说发音较接近普通话,但是北方人民对于卷舌发音也不是很敏感,因此,汉语语言审美要尊重区域文化特点。此外,我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的表达各具魅力,使得我国汉语语言文学更加的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时,普通话是国家的通用语言,在汉语语言文学审美中要以普通话为根本标准。

2.文字的审美

汉语语言文学审美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文字的审美,尤其表现在我国古代诗词文字方面。我国古代诗歌采用对偶、白描等手法,通过描写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勾勒出美好的意境,可以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并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中,描述了海天相间,孤帆运行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深刻的不舍和留恋之情。我国古诗词中常常借物喻人、以诗言志,是汉语语言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1]。此外,从文字的形态审美角度出发,我国的汉语文字具有独特的历史魅力,汉语文字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最后定型于东汉、魏、晋的楷书、草书、行书诸体等一些列演变,使得我国书法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汉字的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入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草书结构简单、偏旁假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行书则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因此,从古至今,我国汉字不仅具有丰富的形态,还可以表达深厚的意境,充分展现了汉语语言文学的魅力。

三、汉语语言文学审美的发展

汉语语言文学的审美主要是对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分析,在审美中要综合考虑各类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我国汉语语言文学审美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具体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古汉语语言文学的审美,我国古代汉语语言比较注重文字的美感,例如南朝骄体文与宫体文,因此,会用很多华丽的辞藻来进行修饰,难免出现华而不实的问题,但是战国时期的墨家、法家等代表作品提升了语言文学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古汉语语言源于生活,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运用语言创设独特意境,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古汉语语言的审美重点在于如何通过事物的描写让语言构成审美价值[2];第二,传媒时代汉语语言文学的审美,鲜明的语言审美特性为语言的应用探索带来了新变化,时代背景的不同深刻的改变了文学的形式,同时文学审美也发生改变,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更注重于思想、历史与人性的探究,对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深思,对人性进行反思,对文学本身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而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赋予汉语言文学独特的功能与审美。

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语言文学审美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深入挖掘汉语语言文学的魅力,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能力,在汉语语言文学审美中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推动汉语语言文学的丰富和发展。

[1]张芸凡.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115-116.

[2]朱家宝.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2:415-416.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魅力汉语
学汉语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河南省重点学科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东方欲晓》的魅力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