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高职教育

2016-03-01 18:29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高职

李 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当前,高职教育已进入由规模数量型发展向内涵质量型发展的转型期,但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生源构成多种多样、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每况愈下、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校企合作深化困难、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等。如果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而沿袭传统教育模式,高职教育的发展必将步履维艰。高职教育的创新与转型之箭已在弦上。在过去外延式发展条件下,高职院校能够“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当下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认真在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等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上深入思考、积极实践。

一、教育理念要有新坚守

教育理念是内涵发展的大方向,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战略发展。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应该改变,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让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他强调,“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1]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目标概括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教育先驱的话提醒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回到教育原点,即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教育是培养人而非制器。高职教育要帮助高职生渐次提升需求层次,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融合,依靠教育和职业实现完整价值;要关注高职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使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留下印记。因此,高职教育要有对“学生中心”、“因材施教”、“服务成长”理念的新坚守,并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一是坚守学生中心的理念。其实,关于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非新提法,各级各类学校都明确提出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育理念,但是真正把这一理念落实在办学实践中,并一以贯之坚持的却非多数,给人多少有些口号化的色彩。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是将高职生作为一切教学、管理、服务的出发点,理解信任学生,不论他们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不论之前文化成绩是高还是低,对于他们的尊严、需要、权利和人格赋予同等的充分尊重。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体现在对高职生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这些显性“硬件”的培养,更体现在诸如人生价值、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隐性素质的培养。因为素质“冰山模型”把人的素质描绘成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用的知识、行为和技能等,这些是人的“显性素质”,占冰山的1/8。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在职业活动中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称之为“隐性素质”,占冰山的7/8。通常显性素质称为职业技能,隐性素质称为职业素养。[3]一般来说,隐性素质才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与自身动力,让人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持续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高职生的隐性素质培养,为他们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守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不是新理念,只是要真正坚守好、运用好。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一步大众化,高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这是现实的状态。与其消极埋怨,不如改变教育者自己的心态,改变教育者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之更具针对性,更适合学生。强调适合学生,但不能沦落为“迎合而教”。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业程度与问题、学习习惯与方式、智能特点与兴趣,因人而异,顺势而教。其次要转变角色,从传统课堂滔滔不绝知识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协调,做到“理实一体”、师生互动。再者,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适时选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是坚守服务成长的理念。人可以拒绝很多,但不能拒绝成长,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服务他们成长应当是学校的首要任务。高职教育服务学生成长,就要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利益,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切落实于学生的成长,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让学生在“三全”服务中成长成才。“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教育部提出的“深化职教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原则。高职教育不能培养信仰缺失、只谋求生存技能的“低层次劳动者”,也不能培养漠然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前途、漠然于自身义务和责任、只贪图过舒适小日子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而应该培养有理性、有素质、有技能、有担当的具备健全人格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拥有从自卑到自信、从稚嫩到成熟、从懒散迷茫到勤奋进取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轨迹。服务成长的理念,并不仅意味着筛选或者培养出若干匹“千里马”,而是形成一种机制并努力为之,激励并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不但“骐骥”能够昂首奋蹄、造福社会,那些“驽马”也能“功在不舍”、服务社会。

二、专业建设要有新眼光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即是衡量学校专业的办学质量。专业建设若有战略眼光,就能够让学生及时就业、顺利就业、稳定就业、满意就业,这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目标所在。战略眼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要有适应性。专业是对接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桥梁与纽带,专业的适应性就是顺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比如当前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要做到“三紧贴两围绕一重点”,即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围绕“互联网+”行动、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与鼓励类产业相关的专业。每个专业都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到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点与面,从中找准自身建设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

二是专业要有吸引力。专业要有吸引力,首先靠个性化定位。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综合办学历史、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和社会声誉等因素,理性选择和重点建设适合学校特点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其次靠差异化发展。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避免与其他高职院校的盲目攀比和恶性竞争。最后还要靠特色化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特色立足发展,靠特色赢得社会认可。当然,做强核心专业、做精特色专业、做亮传统专业、做实新建专业也是增强专业吸引力的思路。

三是专业要有生命力。专业生命力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整体专业结构有优势,能够聚力地方或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定行业而打造成特色专业链、专业群;另一方面专业本身有特色,能够聚焦到一个专业方向,紧跟新产业、新技术调整、升级或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常态化的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好本地或区域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使学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三、课程开发要有新突破

课程开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适合高职学生的课程既不能是本科教育课程的“压缩版“,也不能是中职教育课程的”拔高版“,而应该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内涵建设的重点。当前,高职课程开发建设需要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课程设置有针对性。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而就业市场需求解决的是“引进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职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两者匹配而关联,就业市场需求成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依据。如果一个专业“所培养的人”不符合“应引进的人”的标准,那么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毫无意义。专业课程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岗位职责、任务清单、职业能力标准来设置,要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的教学原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在精准的市场需求调查和行业分析后,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最优课程设置方案,并准确、及时地实施。

二是课程结构要模块式。高职课程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通识课、专业课、实训实习课进行时间、空间上的优化结合,构建成诸如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方向模块等的“模块化”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旨在建立“宽口径”的专业平台,再通过“活模块”与若干专业方向链接,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就业趋向进行模块库的选择,力求做到“一专多能”。在课程教学模块的构建要坚持“知识和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模块组合上把职业能力摆在首位,重点考虑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能力训练素材(情境模式、案例、工具等)和训练手段、方式。要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限制,以职业能力的要求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4]这种课程结构将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按不同功能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但彼此又相互依存的模块,目的是突破知识本位,强调能力本位,与过去高度统一、长期固化不变的课程结构相比更具灵活性。按照“模块课程”组织教学,既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也方便根据市场变化和岗位实际的要求调整旧模块、组建新模块,保持课程先进性,提升高职教育的市场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是课程教学要实践化。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的一系列文件都强调,高职教学中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还指出,不仅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也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专业课程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些要求归结一点就是,实践化应成为高职课程教学的常态。分析高职生在初、高中基础教育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利于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活动往往不是他们的长项,他们可能在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的活动中存在潜力,但是这些活动常常又很少。创设适合高职生的教育,正好能够开发他们形象思维的潜力,形成他们具有相对优势的能力,突出实践化教学的作用正在于此。

四、教学方法要有新路径

教学方法改革是服务专业与课程、提升内涵发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视角,北大清华等名校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没必要过于关注教学方式方法,无论什么方法学生总能接受知识。然而对于同属高等学校的高职院校来说,却没有底气唱这样的高调。面对高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和学习方法欠缺的现实,高职院校的课堂如果依然沿袭以理论讲授为主,那么教学效果不佳就不足为怪了。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要改变中国传统教授法为教学法,并强调理由:“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5]陶先生早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就说过:“教的法是根据学的法,学的法是根据做的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后来又进一步明确解释“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正是适合于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就应从偏重于课堂讲授的“教学做分离”模式向“教学做合一”模式转型,也就是认真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实现“教—学—练—用”的良性循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不是教师的随心而欲,而是建立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之上。“做中教、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改革若能真正成为高职教学的教学常态和主流方法,将会极大调动高职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将会有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益。

五、文化引领要有新内涵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过多地追求一流的硬件,却没有具备一流大学应有的理念和文化。”这话有些道理,很多大学在各类评估中功利地追求办学核心硬件指标,却无暇顾及文化这个“大学之源之根之魂”软实力的建设。大学文化是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和愿景、师生共同价值观、校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一所学校内涵、特质、层次、品位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其文化建设应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精神文化的感召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大学文化是办学的灵魂,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行业企业文化中提炼而成的职业精神不可或缺;作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主体,传承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积淀的校史文化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高职院校将这几种文化凝练成深刻且贴合学校实际的“学校精神”,大力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强烈感召力的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另外,针对现今高职生行为文化上的误区,比如过分强调实用、讲求精神不够,趋向即时享乐、勤奋努力不足,注重现代网络、淡化传统读书,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行为文化标准,号召学生倾力执行、逐渐靠近,直至内化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陶冶功能和感召力量。

二是职业文化的引导性。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特色,它不仅是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源和技术源,也是培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的思想源。培育学生植根于职业文化基础上的职业认同价值,从思想、情感、心灵深处把他们与职业联结在一起,对其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影响无疑是最稳固最持久的。职业文化的引导要以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原点,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支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目标定位于“育人”而非“制器”,让学生拥有宽厚扎实的文化积淀、创新创优的处事方法、诚信乐群的人格品质、积极主动的职业态度;让他们既获得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能力,又获得保证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保证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继续保持全面、和谐的发展态势。

三是以文化人的大众化。文化具有弥散性和渗透性,高职院校要把以文化人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时时倘佯在学校特色文化的氛围中。校园中要有人文意蕴、品味高雅、特色鲜明的主题雕塑和景观景点,花园里要有温馨提示的绿色文化,二级系院要有各具特色的楼宇文化、墙壁文化,学校的每条道路、每座楼房都要有一个温暖的名字,花草树木要有标牌文化等。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尊重职业、热爱职业、精通专业,具备岗位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职业活动来提升生命质量,成为一名幸福的职业人。

六、环境育人要有新作为

环境是内涵建设的保障。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育人也要有新作为。

一是硬环境要“过硬”。首先,要有功能完善的教育设施,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在校园内住宿、就餐、行走、运动等多样化的需求,让他们在校住得舒心,吃得安全,行得快捷,运动方便。其次,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阅读、上网等多种需要。第三,要有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里的雕塑、景观、草坪、花园以及各类建筑都要给人以美的熏陶,时时处处带给学生求知、求美的享受,让一个个高职生三年在校能够浸润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气质和风范。

二是软环境要“给力”。首先,师资队伍要多元多能。师资队伍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师资来源上要“多元”,可以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研究员,更需要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实践高手,既保证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也要有相当比例的兼职教师。“多能”是指高职教育教师既要能教书、善教书,又要能育人、善育人,还要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专多能”的“双师型”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紧跟市场和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其次,制度环境要有力。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单凭热情和想象来进行,它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序的管理予以保证和维护。制度必须为师生所接受,并成为一致认同的行为准则;师生以规章制度作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形成一致观念;通过制度把师生的兴衰荣辱捆绑在一起,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当前,高职院校最重要、最急迫的制度建设就是制定学校章程。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是办学的基本准则,以章程为核心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第三,校园信息化环境无处不在。校园网络要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学习资源要丰富,要建成数字化校园,实现全体师生的数字化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

三是内环境要“人文”。人的综合素养可以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艺术、人文形成人的精神世界三大支柱,科学给人以理性,使人变得理智;艺术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激情;人文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人文的核心是“人”,内环境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形成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校内氛围。首先,要营造尊重人的环境,培养师生自我尊重和相互尊重的良好素养,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现在的关键是牢固树立这种理念并认真落实在对高职生的教育教学每一个细节中。其次,要营造宽容人的环境,展个性、尚创新都需要宽容环境,只有宽容学生的张扬,允许学生的不落俗套,才能鼓励学生去发展个性;只有宽容学生的失败,允许学生的试错,才能鼓励学生去创新创业。第三,营造激励人的环境,相互关心、相互激励是人文性的最好体现,当下的高职生特别需要激励,当相互激励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氛围时,学生的潜能会在这样的能量场中显露和绽放,他们就会油然而生出温暖和幸福感、成就感,他们才会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1]张海育.蔡元培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新西部,2008(5):129-129.

[2]唐永泽,傅瑞林.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5(26):4-6.

[3]薛燕芬.浅谈职业院校隐形职业素质的养成[J].新校园理论版,2012(4):46-47.

[4]徐凯,屈孝初.构建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探讨[J].教师,2010(19):56-57.

[5]朱肃霞,闫引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演进[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4):10-13.

猜你喜欢
高职生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