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6-03-01 12:54王自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多边形思维能力探究

王自力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一中 辽宁沈阳 110400)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王自力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一中 辽宁沈阳 110400)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数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不仅需要教师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与数学素养,还需要通过知识的讲解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智力[1]。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应以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并举,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思维,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尤其是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指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积极探索与主动创新思维,通过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来分析及解决问题。二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初中数学教育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加以培养,造就“四有公民”。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对数学公式等加以记忆,还需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使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形成理性与严密的思维方式,有效指导学生的生活[2]。如“黄金比例”又称之为黄金律,主要是按照一定数学比例关系来划分事物的各个部分,其比值为1:1.618,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如指挥家的站位与房子比例等都是按照黄金比例来进行划分。三是有利于各学科的学习。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与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以更好地学习自然学科,便于学生深入学习各个学科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重视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多是教师硬性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无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数学教学现状,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如对一元二次方程加以讲解时,教师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往往会时学生难以准确把握该类难点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和讨论,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进行探究,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

2.教学情境的创设

首先,创设生活情境。数学生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选择贴近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纳入变幻和沸腾的生活,注重“生活回归”。这就需要强调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知识不再孤立与零散,达到生活与课堂的有效联系[3]。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思维始于问题,而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在课前、课堂与课后等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以“概率”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抛硬币与骰子的方法来了解概率的相关知识,首先提出问题:反面朝上和正面朝上的概率为多少?其次让学生抛掷骰子并计算次数,提出问题:投掷数字为2和5的概率分别为多少?这样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随机事件的特征,调动学习的兴趣,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具备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而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解题来不断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解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展现思维能力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炼教材潜在的内容,使学生能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选择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例如:已知多边形每个内角为135°,求多边形的边数。学生解题过程中可以发现该题有不同的变式:①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求出该多边形是几边形;②已知多边形外角为45°,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③已知多边形的边数为8,求该多边形的内角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或条件进行适当改变,可以产生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4.优化课堂内容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内容,适当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兴趣与思维养成之间相辅相成,思维能够激发兴趣的增长,兴趣又能促进思维的养成。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做到注意力集中,能紧跟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深度理解知识,渐渐形成数学思维[4]。如教师在讲解“概率初步”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知识点,如将国庆节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图片进行展示,要求学生对其比例进行统计;然后指导学生掌握频率和频数等知识,使学生准确把握树状图等的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由于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了较强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优化课堂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1]杨昭,李文铭.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6,01:156-157.

[2]李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126-127.

[3]邵鹏雷.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3,05:77+80.

[4]陈琛. 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培养[J]. 赤子(中旬),2014,04:110.

王自力,女,(1965-10- 01-)出生,汉族,籍贯:辽宁省沈阳市,本科学历,职称: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

猜你喜欢
多边形思维能力探究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多边形的艺术
培养思维能力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