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
——以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为例

2016-03-02 08:28单伟伟刘新宁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集成电路职业技能

单伟伟,凌 明,杨 军, 刘新宁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
——以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为例

单伟伟,凌 明,杨 军, 刘新宁

(东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本文针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特点和需求,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思路--在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基础上,引入先进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研究生进入该企业实习,以及后续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培养,最终实现直接有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与职业的衔接。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衔接;技能培训

0 引言

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南,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教发[2009]6 号)下发之后,全国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促进各个高校专业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在原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基础上重点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本意是为了解决专业硕士的工程能力职业素质培养问题,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但目前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专业硕士生培养仍是以在校学习为主、企业实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很多直接在企业培养的专业硕士生存在以项目开展为主、专业知识学习缺乏深度的问题。致使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距离,这在高科技行业内尤其突出。

本文以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了一种高新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的新思路——引入具有先进技术力量的企业对在校研究生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选拔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强化,以及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依次经过技能培训、实习强化和理论深化的多层次、全方位培养,最终实现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研究生直接有效的、高质量的职业衔接。

1 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专业硕士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而设置的一种研究生学位类型,培养出的研究生应该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着与职业衔接不紧密问题,在高科技行业内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

(1)部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仍与学术硕士类似,使得研究生毕业后实践能力不够强;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增加了实践环节,然而由于高校条件限制,在技术发展较快的高科技领域,所增加的实践环节难以跟上工业界快速发展需求。

(2)双导师制的校企联合培养渐渐成为主流培养方式,本意是有利于职业衔接的,但存在具体落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研究生培养实际仍然挂靠在其中一方。

(3)很多高校的专业硕士生从第二年起安排进入企业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其职业素质,但往往做的是项目外围的简单工作,难以接触到专业核心技术。

(4)以资格认证为目标的职业衔接,存在诸如认证权利归属不明、缺乏系统规范管理、资格认证种类繁多、有些不被行业认可等问题,而且在我国,只有少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实现了接轨。

(5)在高科技领域存在工业界技术发展太快,学校课程体系和基础设施跟不上的问题。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领域,以此为例,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学校教学内容偏向学术性,对工程技术类的课程深入不够,使研究生的职业技能锻炼不足;②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本身的职业技能跟不上,使得培养出的专业研究生在进入本行业时尚欠缺必要的职业技能;③由于集成电路行业技术门槛较高,各企业从事的具体芯片开发高度细分化,造成直接在某个企业具体培养研究生容易造成专业方向狭窄、欠缺全局考量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的衔接仍然困难重重。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实践,以期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的有效衔接[1-4]。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其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基本接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从事某种行业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3]。我国很多高校也借鉴了国外的职业资格认证方法,将专业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挂钩,在一些传统产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例如会计、律师、医师、证券、翻译、建筑等[3]。然而很多领域虽然各种资格认证很多,但并未被工业界广泛认可。此外,国家在2014年、2015年集中取消了一大批职业资格认证,也间接显示该方法对大多数专业并不是职业衔接的良策。

对于很多新兴高科技专业,由于科技的进步非常快速,其知识和技能需求更新速度极快。例如,集成电路工艺制程从0.18 μm到90 nm,65 nm,45 nm乃至32 nm按照摩尔定律在高速发展,其相应的设计、验证、封装和制造方法和EDA设计工具也不断更新,因此,无法用一套固定的资格认证来考量实际的职业技能。事实上,由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越来越复杂,EDA工具也越来越昂贵、越难以掌握,许多高校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也是落后于企业需求的,由此培养出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难以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此外,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对实习生要求高且容纳能力有限,而很多小企业又因条件有限,难以承担培养高质量专业研究生的重任。这就是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的现状。

2 新思路探索

2.1 职业衔接思路

根据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突出的特点,本文探索了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新方法,即:引入具有先进技术力量的行业内知名企业,对专业研究生进行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辅以后期选拔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提前进行研究生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进一步锻炼其职业技能,最后实施学校导师监督、企业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最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

具体培养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四个阶段:准备期、培训期、实习强化期和理论深化期。首先在准备期进行职业技能需求调研以及合作企业的遴选和商谈;在培训期对专业研究生进行集中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实习强化期挑选部分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进一步在实际项目工作中强化培训职业技能;最后,在理论深化期对实习中抽取出的某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并在双导师指导和把关下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未能选中进入该企业实习的研究生可以通过培训视频和培训实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自行联系其他企业或在学校内从事工程项目开发,对其职业衔接也是有利的。

图1 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依托的职业衔接方法

具体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分为合作企业的遴选和职业技能培训选题与实践两项,具体如下。

2.2 合作企业的遴选

首先应对本行业急需的职业技能需求进行调研,以此遴选适合的合作企业。遴选原则应考虑实施此项技能培训的企业必须是本行业内技术力量雄厚的知名企业。技能培训的内容须是行业内主流的且适应面较宽的高技术,且是学校不易具备的。否则,技能培训会流于表面,难以达到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直接衔接的预期效果。更重要的是,实施的企业必须与研究生所在的学校有长期的、坚实的合作关系,否则,后期实习阶段会沦落为目前较为普遍的“放养”状态,企业更倾向于让研究生做实际的项目工作,其课题进展较弱,最终使得研究生整体水平和能力提高受限,毕业论文质量堪忧。

2.3 职业技能培训选题与实践

学校负责此课程的导师(以下简称:校师)需提前和企业导师(以下简称:企师)沟通,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技能培训方案。此外,为了使此培训深入有效,最好采用小班化授课和一对一实践指导方式。为此,需面向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初步面试,以控制技能培训的人数。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流程讲授和上机实验实训两大部分。上机实验实训部分通过设定多个相关实验,在双方多名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具体实验环节真正掌握培训的技能。这两部分需紧密结合,穿插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

此外,考虑到专业硕士异地办学情况普遍存在,例如我校无锡分校、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此技能培训课程设置可集中在暑期进行,使企业教师集中授课、集中辅导实训,不仅直接使研究生受益,也可以使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紧密联系,有机会和时间不断地改进课程内容和训练内容。

此外,为了使职业技能培训能惠及更多研究生,授课内容可公开给其他感兴趣的旁听学生,培训内容和实验布置也公开,旁听生可以在课程之外自主进行实验训练。但考虑到实验部分需设备和服务器的支持,例如在集成电路后端设计流程相关的实验中,需要高性能服务器后台支持以及每人一台终端进行实验操作,最后还需要企业导师对学生精细化指导,由于实验设备和指导教师人数的限制,只能开放给正式选课的研究生。

2.3 企业实习选拔与职业衔接

培训完成后,综合考虑合作企业的接纳能力,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面试,选择一部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习阶段将所学的培训技能用于实际项目开发,直接进行无缝职业衔接。

进入企业实习的研究生在毕业求职时仍然是自由的,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双向选择留下,从而提早开始自己的职业,不愿意留在该企业的学生,其培训和实习经历会强有力的支持他的职业选择。此外,未被选中进入企业实习的研究生,由于经过先进技术实训,也可以为其后续课题进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面试时和入职后也具备优势。

相比于学生自发寻找的实习机会,由于承担培训的企业首先是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业界知名企业,其信誉、技术水平和后期监管都比单个公司实习具有巨大优势,也更能保障学生的利益。通过培训及实习,企业也获得了新鲜血液,更有可能提前留下优秀人才,从而开创对研究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局面。

2.4 校师全程跟踪、企师技术指导下的课题研究

企师制定课题题目、具体负责课题的进展和技术指导;校师全程跟踪实习和课题进展,监督与协调企业提供的课题支撑条件,同时督促研究生课题进展,最后进行论文质量把关。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研究生课题的设定有可能正是双方合作的内容之一,使三方更能有效连接;另一方面,学校导师在实习阶段对课题进展的监督,能保障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学校导师也天然的成为研究生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便于为学生争取更好的课题支持,保障学生的成长。

3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试点

本文提出的方法首次在我校集成电路学院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进行试点和应用。已开展了四门由企师讲授的专业课程,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芯片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编程”等[5]。这四门企业课程为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课前期进行了合作企业的遴选和商谈,最终邀请了灿芯半导体(上海)公司(Brite Semi)的五名设计总监和资深工程师于2014年暑期开展了“芯片设计-后端设计与实验”的集中培训,集中讲授先进工艺下的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技术,并强化了实践环节,上午进行理论和流程讲授、下午进行相应的实验训练。课程为小班授课,由于培训内容需要一定的基础,经过面试后共招收18名正式学生,以及我校南京校区的5名旁听生。最后,历经一个月的授课和实验,每位同学对所做实验进行现场答辩,12名同学通过了答辩。经过两轮面试后,最终招收5名研究生进入灿芯半导体公司实习。现在已经过一年的实习,就研究生的反馈来说,均认为在对口的高科技企业实习给了他们极好的锻炼机会,能够接触并深入行业最领先的技术,从而能进行最直接的职业衔接。未能进入企业实习的研究生也反映该培训对其掌握最新技能有帮助。灿芯半导体(上海)公司对此模式的效果也很满意,每个实习生平均参加了两到三个先进工艺下的项目(45nm 流片),经实习锻炼,均有技术能力的显著提升,对项目有直接的贡献。5位实习生均在此后的求职阶段顺利拿到多家知名企业的录用,在企业的挽留和双向选择下,有一名研究生最终留在该企业,其余四名研究生将去展讯和华为等知名企业工作。

综上,经过以上几个过程的以先进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支撑的职业衔接,可为专业研究生提供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培训,解决了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容易造成的学校讲授知识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最终开创研究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局面。

4 结语

本文介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职业衔接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但是由于本方法的良好实施比现有的培养方式更具难度,可以先小规模试行,作为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的一种有益补充。后期若能卓有成效的实施和推广,必将为专业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提供一种新思路。

[1] 高明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加强与职业领域的有效衔接[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4(9):105-106.

[2] 郭蕾,贾爱英,生玉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教育结合的思考[J].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37-39.

[3] 李会兰,张柳,孙玉倩.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比较研究-以临床医学、翻译、会计和建筑学专业学位为例, 唐山: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J].2014,17(1):154-159.

[4] 孙也刚,唐继卫,朱瑞.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究[J].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1-4.

[5] Xia Zhao, Ming Ling, YueXu, et.al.Development of a training mode with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 for professional master[C],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for Engineering (TALE), Bali, Indonesia, 95-97.

Exploration of Career Connection for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Candidates of Integrated Circuit Engineering

SHAN Wei-wei, LING Ming,YANG Jun,LIU Xin-ning

(SchoolofElectronicScience&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10096,China)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raining and career connec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circuit engineering major, a new idea is proposed.That is, by introducing advanced industry company to perform a multi-level and total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 and combining with further internship and co-supervised thesis, a direct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 and career is finally established.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career connection;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

2015-12-28;

2016-03-22

东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XJGKT14-02),2015年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

单伟伟(198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教学和研究,E-mail:wwshan@seu.edu.c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86(2016)06-0008-04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集成电路职业技能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塑封集成电路扫描声学显微镜分析
一种巨胎成型机用过、欠压保护电路
混合集成电路激光调阻技术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