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16-03-03 14:04黄彬周梓荣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协同

黄彬,周梓荣

(1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黄彬1,2,周梓荣

(1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实施产学研用结合、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仅是应用型大学错位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其进行创新要素整合的有效途径。可以从协同动力、过程转化、创新效果综合评价、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制开发,以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涌流,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机制创新创新要素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3.004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年发布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在政策含义上,国家创新系统要纠正技术创新中的系统失效和市场失效,“通过创新的产学研合作计划、网络计划、建立创新中介机构,以纠正创新的系统失效”[1]。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布局、推进动力等方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的一个核心要义就是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实施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其有效实施可以为经济新常态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作用,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日、英、德、加拿大等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形成了各自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如政府引导型模式(NSF)、科技园与创新中心模式、“三明治”模式、社区学院模式等[2]。我国自1992年由原国务院经贸办、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开始,出台的一系列国家战略性导向政策逐渐推动了以高校或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大学是从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技能型”和“研究型”大学的一种高校类型。当前,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适合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共识。然而,我国应用型大学目前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还缺乏系统化的机制设计,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要素系统化整合能力和协同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运行和由此推动的组织结构的优化。因此,从机制设计的层面深入探究应用型大学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理性途径,充分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

(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不同于“研究型”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科学原理转化为专门的知识与技术的人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或者以运用专门知识或技术于实践,以推进生产力提高为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的人才(一般性应用型人才)[3]。从“产学研”合作到“产学研用”合作,是应用型大学对培养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和深入推进协同创新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所谓“产学研用合作”,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等环节或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系统合作。 “用”即应用与用户,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用”,不仅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缩短新产品从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就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基本途径,以协同育人、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创新资源共享与创新优势互补为基础,有效整合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创新要素,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协作模式,其目的是提升此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应用型大学错位发展的战略选择

错位是指行为主体有意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以谋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律的路径与方法。错位发展是应用型大学差异化战略思维的体现,其目的是培育自身发展的优势,开创求变创新的发展新局面。

就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功能而言,其错位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要面向行业、企业。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中须仔细分析所处地域文化发展、产业转型、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并主动对接这些需求,将适应和满足地方需求的贡献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目标和评价依据。因此,应用型大学可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其与地方和业界联系紧密、对接主动、调整及时、合作具体、注重实效等优势,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共同提供优质资源以培养人才、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目标。

应用型大学与地方社会具有天然的联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采用产教融合的“合作教育”以促进教学活动与业界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不仅需要依托地方产业的典型产品、科研成果、技术应用,建立起包括产品认知、技术认知、企业文化认知在内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践项目,拉近“产”与“学” 、“学”与“用”的距离,而且行业、企业的实践项目可适当转化或置换为学校的实践课程项目和模块,通过共建教学实验室、实践技术平台、企业联合研发实验室等方式,真正依托地方产业优势,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应用型大学创新要素整合的有效途径

大学是围绕着知识这一特殊的理智材料安排育人工作、维护学术信念、分配权力系统、建构制度载体的特殊组织,其组织要素包括组织的目标、成员、技术、结构和组织环境。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发技术并应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主旨,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很好地发挥应用型大学组织要素的整合优化功能。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组织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及其互动受到来自组织的技术核心与环境因素的种种制约[4]。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面向业界人才需求和技术研发与应用,以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为基本方式,可以形成与企业、科研院所、地方社会等共享创新资源的组织基础,将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纳入到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链条之中。尤其是在打破高校自我封闭的体制机制壁垒等方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建设促进流动与优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以创新质量与技术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等途径,构建面向行业、产业的创新环境,汇聚多方创新要素,形成应用型大学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二、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机制一般是指某一有机体的内部构造、机体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或指协调系统的各个部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系统功能的具体运行方式。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系统化的社会实践过程,可以从协同动力机制、过程转化机制、创新效果的综合评价及多元创新主体的风险与利益分担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实施。

(一)协同动力机制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质上是整合相关主体优势、汇聚各种创新资源的机制创新过程。产学研用协同必然要求地方政府、行业与企业、应用型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相互支撑,积极适应外部需求的变化,共同捕捉业界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共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种技术集成的研发应用平台和协同创新组织。

1.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导向职责。无论是人才培养与输出、技术研发与孵化推广,还是企业的升级转型,国家和地方都是最终的受益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果的正向外溢性及公益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在产业、技术、人才、财税金融等政策方面发挥积极功能,通过设置企业转型升级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项目、专项资金,制定导向性的财税和产业金融政策等方式,搭建“用——产——学——研——金”融合的平台和服务体系,鼓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释放各协同创新主体为传统制度性障碍所束缚的要素活力,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提供基础性动力支持。

2.充分激发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突出企业在研发投入、风险分担、利益分享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始终围绕和对接市场需求,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推行企业、应用型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所做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利用产业支持政策和财税政策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成果的孵化与产业化,分散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风险;通过合理渠道和制度规范将企业创新要素的投入转化为可市场化估值的经济绩效,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供原发性动力支持。

3.推进应用型大学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利用学科和人才基础,转变学校服务社会的方式。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明确并合理分配学校、企业、技术团队之间的利益,实现贡献与利益分配、资源配置挂钩,推进与科研院所、业界、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迁移模式,并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与企业技术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技术支持。

(二)“过程转化”机制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输入人员、知识与信息、硬件材料、金融财物、使命与政策等要素,通过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共同目标”、“科层期望”、“认知与动机”[5]等内在过程机理,向地方或行业、企业输出创新人才、技术研发与服务,乃至体制机制创新的开放系统。可以说,“共同目标”、“科层期望”、“认知与动机”等内在机理的合理匹配最终决定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经济绩效和社会影响力。

1.“共同目标”为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及其组织构建提供了一种组织使命感和认同感。当来自不同创新体,如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成员在互动和沟通中,围绕“共同目标”可以形成共享性、包容性的价值观,规范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制定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共同目标”,必须考虑“寓教于‘研’、寓学于‘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创新的技术协同研发”、“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三种职能的合理平衡,着力打造面向行业和企业的协同创新组织,使之有效发挥应用型大学工程技术学科的主体优势,强化与知名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聚合优势,从而共同构建技术育成、企业孵化、产品中试等融合平台。

2.“科层期望”实质上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的正式需求与社会责任。这些需求和责任经过形式化的加工、编码处理,整合成协同创新组织的不同部门、职位、规章制度以及高度专业化和具备良好适应性的子系统,并由此赋予应用型大学、地方政府、业界、科研院所等参与主体在协同创新体中的角色承当与任务分工。比如,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中可以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协同创新机构主任(或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领导、应用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负责人、部分重点行业与企业负责人等组成,应用型大学校长担任理事长,机构执行主任由公开招聘的有海内外著名大学管理经历的工程教育专家担任。理事会下设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行政和业务部门。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学术委员会针对地方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负责学术规划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育质量和重大研发等项目的审议。

3.“认知与动机”是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的个体角度来阐释的作用机理。已有有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参与创新主体对于协同创新的认识、动机以及整体上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忽视了协同创新组织中个体的理解和需要。高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科研人员等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机与认知,受到个人能力、自我发展目标、对失败与成功的期望、工作动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经济学语言来表述,即只有当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带来的个人边际收益不低于其边际成本时,个体才有正向动机投入到产学研用合作之中。因此,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需要在决策参与、绩效考核、利益分享、人员能力提升与发展等匹配性制度方面进行合理设计,为参与创新组织的个体构建关于工作的积极动机和合理化的认知性理解。

(三)综合评价机制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效果评估需要立足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目标,把对接和适应地方需求、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基本价值导向,以实际创新效果为综合评价的核心内容,构建起需求、效益、创新、质量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

1.建立以完成协同创新任务为目标的内部考核评价模式。按照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适应性的原则,以创新质量、实际贡献为导向,改变单纯以统计论文多少、获奖级别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的考核模式应依据协同创新项目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如学校和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申报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的,要参照省、市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考核;学校和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要依据合同约定的考核模式执行;学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研究的,年度考核应将其计入工作量,等。

2.构建监测协同创新组织建设和运行效果的外部评价模式。积极组建由政府承认资质,高校、行业协会、产业精英联合组成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改变单纯由政府组织“验收”的传统方式,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的协同与创新过程、产出结果、效益发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尤其是在企业主导建设、应用型大学对接参与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评价考核中,必须充分发挥“用户”的评价作用。用户可以是消费者个体,也可以是服务面向的群体,还可以是产品或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只有真正将产品或科技服务“用户”的需求满足程度纳入考核指标当中,才能有效提高产学研用合作的经济绩效,促其创造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四)风险分担机制

风险分担机制开发的目标在于降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系统风险和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运营风险,同时根据市场发展不断调整与优化,以提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成本收益率和服务产出率。

广义上而言,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中存在着七类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地方政府、业界、高校、科研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充分反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受各种风险源的实际影响,一般而言,应考虑五个方面的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技术风险[6]。笔者认为,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中的创新风险“系统分担模式”值得借鉴。在该模式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对五种风险都具有一定的可控能力,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引导和监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营绩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以及各参与主体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紧密的协同创新合作关系,任意一项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出需求的信息都会在系统中共享。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市场化融资、财政补贴或购买、公共配套平台服务、创新需求共享与技术联合等微观机理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市场要素,提升创新成果市场化监督、评价、估值的透明度和认可度,系统性地降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作成本和风险[7]。

(五)利益分配机制

多元化的利益分担就是要对利益分配的具体标准及分配内容、形式进行具体的机制设计[8]。

1.设定利益分配的具体标准。标准设定应综合考量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在资金、时间、硬件、项目等方面投入的初始性、强度和持续性,以及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中对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服务的实际贡献率;在标准系数设定中既要体现合作协同,也要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创新总绩效的个人贡献。

2.规范利益分配的具体内容。利益分配实质上是协同创新机构资本化要素提供者对于收益总额的分割。借鉴企业对“息税前利润”分割的内容[9],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应规范诸如“年度亏损弥补”、“盈余公积提留”、“股利”、“项目收益”、“成果转让”、“培训获益”等分配内容。同时,在充分保证协同创新实体机构的利益和正常运行所需资金的情况下,分年度预留或筹措资金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以透明化、公开化和科学化的分配内容设计吸引行业、企业、社会资本的持续参与和投入。

3.建立基于风险分担的利益分配协商机制。在系统分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风险的模式下,利益分配需要订立协同创新参与各方的权利表达和利益协调的协议框架和解决机制,并将其纳入协同创新机构章程建设和组织决策运行的总体设计之中,保障创新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历时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应用型大学与地方、企业的天然联系,在机制创新与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业、产业和高校组织的前期培育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及其财政和税收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支持等功能,行业、产业、地方合力规划重大发展需求,应用型大学和合作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学科等优势,共同确立协同创新的主攻方向,充分体现科学研究、应用研究与地方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总之,只有积极吸纳业界优质资源,汇聚和整合资本、市场、基地、公共平台、科研与金融信息、关键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以激励为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以过程——产出为核心链条,以科学评价为适时监控,规避和共担风险,合理分配利益产出,才能形成应用型大学、地方、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石定寰,柳卸林.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1999(05):7.

[2]李庆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2):70-72.

[3]赵庆年.高校类型分类标准的重构与定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50-151.

[4][5][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2,23-26.

[6]徐恩波.论产学研结合的基础、方式与风险性[J].科技与管理,2001(01):46-47.

[7]沈云慈.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法[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74-75.

[8]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84.

[9]金燕华,叶显明.息税前利润基础的短期财务决策[J].财务与会计,2008(03):41-43.

(责任编辑:刘新才)

On the Mechanism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Academy-Research-Application

HUANG bin1,2, ZHOU Zirong

(1Dongg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523808,China;2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Hubei430074,China)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academy-research-ap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choice of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of integrating elements of the university.We should develop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ve power of the related subject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effects and shar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risks and profits among multiple bodies.Only these ways can promote the full flow of innovation element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the alliance.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academy-research-applic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3-0016-05

[作者简介]黄彬(1975-),男,安徽怀宁人,东莞理工学院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组织治理、高教质量管理。周梓荣(1963-),男,湖南湘潭人,东莞理工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05-24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