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 品位体验

2016-03-04 11:08俞双良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西斗士文眼

俞双良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阅读教学要紧扣“文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艾滋病小斗士》写了一位名叫恩科西的南非黑人男孩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地与艾滋病做斗争的故事。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高度评价:“恩科西就是榜样”“就是小斗士”!“斗士”就是本文的文眼。

一、问题设计扣文眼

教学时,学生朗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话后,教师提问:恩科西仅是一个年仅12岁的黑人孩子呀!世界上享有很高地位的两位领导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呢?请你默读课文,在感触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可以同桌交流感受。学生围绕思考题默读,,既整体把握了课文,又突出了重点。

解决“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这个问题后,总结时再出示两位领导人的话。思考: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只选择他们对恩科西的评价? 通过朗读两位领导人物的评价,感受恩科西的斗志,直奔主题,又领悟了文本的写作方法。

二、品味体验扣文眼

细读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恩科西是位“斗士”,但不必处处都抓,而应找准“挺”“坦然”两个字词来品味。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1)自读,让你最惊讶的什么? 说说你为什么惊讶?(生说,师板书:挺)

(2)让我们来看几张艾滋病儿童的照片。你能用什么词形容他(她)们?

(3)从“挺”字的背后,你感受到恩科西是怎样的孩子?(教师板书:坚强、痛苦、勇敢……)

课文以“斗士”统领全文,第三自然段中的“挺”字就很好地表现了恩科西的“斗志”。此环节中,教师在学生交流后,播放图片,图片、音乐、告白把学生带入“恩科西挺到上学的艰难”这一情境中,再次感受恩科西的不幸遭遇,于“不幸”中“斗”,更显顽强。同时,理解了这里的“挺”含有的恰当意义,辨别了“挺”字的感情色彩。

“坦然”。“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学生想象交流恩科西会怎样坦然面对生活?学生说完后,再出示曼德拉的话: 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学生齐读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想象坦然的表现,推想坦然的意思,体会坦然的表达效果,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领悟恩科西乐观的精神内涵,人物形象多元化。

通过对“挺”与“坦然”的品味,学生感受到恩科西面对病魔积极的人生态度,体会到了两个看似一般却不平常的词语所蕴含的深意。学生眼中的恩科西就不仅仅是勇敢,也有痛苦、坚强、乐观……

三、个性朗读扣文眼

文中有这样一句:“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此处,是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尽管他的声音是纤弱的,但他的力量是强大的,他是在西向世界大声疾呼,呼吁人们接受、爱护、关心艾滋病人,又是那么急切、坚决!先让学生体会了这种心态后,再让学生朗读恩科西的呼吁。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朗读也将是个性化的,恩科西的形象也更鲜活!

紧扣“文眼”,突出了重点,品味体验、个性朗读挖掘了阅读教学的深度,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作者地址: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科西斗士文眼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力作*
——评程广丽新著《本真性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高福:抗击致命病毒的斗士
“何日报怨仇,手刃贼人头”——记抗日斗士、诗人李雪舟
关于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主题思考
“女勇士”:反封建的斗士——女性主义视域下重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紧扣文眼有效实施探究学习
对一个高贵生命的敬畏与礼赞
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在我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