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2016-03-04 02:30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213105曹小琴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9期
关键词:运算公式技巧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213105) 曹小琴

从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213105)曹小琴

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使之掌握有效的运算技巧,学会灵活地进行运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结果。从夯实理论基础、掌握运算技巧和多样化训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提供思路。

理论技巧训练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关注学生运算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简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巩固概念、公式和法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唯有在掌握了概念、公式和法则,才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概括,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的效率。但是,若学生掌握得不牢固,混淆概念,就会导致他们的运算能力下降,结果的准确性更难以保证,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例如,“一个125克重的桃子分成5份,则每份占整个桃子的1/5,也就是25克。这句话对吗?”这道题,考查的是“平均分”的概念。看到这道题,部分学生由于不理解概念,认为可以用125除以5,即125÷5=25,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有部分学生则意识到题目中没有提到“平均分”的说法,分成5份和平均分成5份是有所不同的。又如“某长方形的花坛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应该利用公式“周长=(长+宽)×2”去解决,但若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不熟悉,就会得出5+8= 13(厘米)这样的错误结果。

为防止学生在学习概念、公式和法则时出现遗忘或者紊乱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推导计算公式,明确各概念的来龙去脉。小学生一旦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就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使用条件以及步骤,从而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

二、掌握运算技巧

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应用相对简单,很多运算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教师在讲解某一具体题型时,可以融入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避免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教学“2.6÷0.25”时,教师可这样进行:

师:计算“2.6÷0.25”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生A:可以直接列竖式相除,也可以把“2.6÷0.25”转化成“260÷25”的形式。

师:思路很棒,但在一般情况下,遇到25、0.25、125、0.125等数时,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些数与4、8和12等4的倍数联系起来,将题目中出现的数凑成整数。现在,根据这样的计算技巧,大家能不能想出新的解题方法?

生B:我们可以先将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4,再进行计算,也就是(2.6×4)÷(0.25×4)=10.4÷1=10.4。

师:非常棒!我们再看一道变式题:“230÷2÷5”应该怎样去快速计算呢?

生C:先算230除以2,再用得到的商除以5。

生D:可以用230除以2和5的乘积,即230÷(2×5)=230÷10=23。这样计算方便快捷,而且不容易出错。

师:根据讨论的情况可以知道,解题思路不同,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有多重选择。但是为了提高运算能力,我们可以运用一定的技巧解题。

由此看来,教师在提高学生运算技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算技巧的灵活性和多变性,鼓励学生从题目的特点入手,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师还须让学生充分感受运算技巧的优越性和简便性,使学生逐步养成使用运算技巧的意识,形成优良的解题习惯。

三、进行多样化的运算训练

小学数学运算属于心智技能的操作,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复的练习,锻炼反应能力,从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快速做出判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发展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运算训练,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的心理。

例如,教学“小数的乘法法则”时,为使学生掌握如何在运算的过程中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师:在学习小数的乘法法则之前,请同学们先计算算式24×19的得数。

生A:可以直接列竖式计算,24×19=456。

师:那么大家根据24×19的得数,可以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计算结果吗?例如24×1.9、24×0.19、2.4×19、0.24×1.9。

生B:直接根据24×19的结果点出小数点就可以了。

师:那么大家能保证小数点位置的正确性吗?请大家认真写一写。

在进行运算训练的过程中,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以便吸引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总之,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当然,学生自身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

(责编吴美玲)

G623.5

A

1007-9068(2016)29-074

猜你喜欢
运算公式技巧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有趣的运算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