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的美感教育

2016-03-04 16:06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徐玉霞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维纳斯美感政治课

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徐玉霞

政治课的美感教育

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徐玉霞

政治美感教育兴趣

美感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范畴,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和启迪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能力、高尚情操等方面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实现美感教育呢?下面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美感结构化

美感的欣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和逐渐积淀,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领悟发展到理性剖析。美的结构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断深化的表现。在理性剖析层面上,一方面理解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社会背景和内在结构;另一方面理清同学们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更深层的审美愉悦感,使美感教育达到一个更高阶段。

在初一思想政治“培养高雅情趣”这一课的讲述中,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审美情感,我用投影仪放映了古希腊雕塑精品《断臂维纳斯》的图片。同学们掩饰不了失望的神情,显然他们没有相应的审美底蕴,没有找到美感支点。我及时向同学们强调古希腊审美观点“美的表象呈现人的光辉”。法国罗丹在《艺术论》中强调:“维纳斯惊人的美不在于媚俗,而在于清俊的面庞下体现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贵。维纳斯的意义对历史而言不亚于《人权宣言》。”同学们了解维纳斯塑像的内在结构和历史背景后又重新注目于图片。我接着向同学们分析审美心理结构,美在于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在于残缺和完美的辩证,美不仅在于赏,而且在于想。维纳斯臂断了,残缺了,但却给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残缺的维纳斯在同学们审美心理中完善起来。我用录像播放了多组艺术家重塑双臂的维纳斯,冷峻的、沉思的、羞涩的、行动的……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心目中的维纳斯。利用多媒体手段对美感结构的分析让同学们由被动的美的欣赏者发展为美的发现者和美的创造者,更深入地体会美的情致。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强化了其理性分析的能力,使智育和美育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美感情境化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例如,教学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这一内容时,可以播放M TV《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让学生触景生情,完全沉浸在爱的情感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尊敬、关心父母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要尊敬、关心父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多媒体手段引入到政治课教学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深化。

三、美感具体化

寓基本原理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原理通俗化,给学生以形象美。这是因为美感来自于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受,它不是抽象说教,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形象。

同时还应有节奏感、生动性,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时适度,切忌平铺直诉。如我在讲“规律是客观的”这一框题时,在坚持正确表达内容的原则下,把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我说:“四季的依次更替,昼夜的无限循环,生物的生死转化,这些都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抗拒的。”“试问:你很怕夏天炎热,你能使春天常在吗?你想有更多的白昼工作学习,你能拖住太阳不动吗?”在这么一起一伏,急缓有效的发问中,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并能从中领悟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接着我又引用了李白的《日出入行》诗中的“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诗句作该课总结,这就较生动地描述了规律的客观性。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力争寓教于美,以美启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精神满足和鼓舞,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教有劲,学有趣,教学将会充满生气与活力。

猜你喜欢
维纳斯美感政治课
千姿百态维纳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有朝气、有活力,给人十足的惊艳 Mcintosh MA6700、Sonus Faber 维纳斯签名版套装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