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性实践与研究

2016-03-04 09:25徐思义
现代语文 2016年31期
关键词:理念微课高职

○徐思义

基于微型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性实践与研究

○徐思义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型学习”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将微型学习的理念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使之与这一具体学科结合起来,以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有效的探索性实践和研究,不仅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新的课程理念的突破和确立提供了借鉴,也为高职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另辟了新思路。

微型学习 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一直作为公共必修课而存在。但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看课本老师讲课本,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弊端,使学生渐失学习语文的兴趣,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急需改革。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微访谈、微小说、微电影等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微时代”,而“微型学习”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被看作是新的学习环境下实现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实用模式。它的出现与学习媒介终端和内容的微型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被提倡并推进了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很多情形下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授课,这显然已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以及目前学生的认知需求。微课作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创新与补充的教学方式,逐渐以其独有的特点加速着我们的教学改革。在将微课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利用教学视频在轻松的氛围中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使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在课堂中使用微课,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互动,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监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Theo Hug是较早界定微型学习概念的学者之一, 他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我国对于微型学习的理念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正越来越被重视并逐步被加以应用。但把微型学习的理念与高职院校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相对较少。将微型学习的理念引入高职语文教学与这一具体学科结合起来,以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有效的探索性实践和研究,找到在微型学习的理念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之间最佳的切入点,不仅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新的课程理念的突破和确立提供了借鉴,也为高职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另辟了新思路。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侧重于在教学方法上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探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兼顾传统课堂教学的精华,营建微型学习理念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用。

1.微型学习是指向实际问题的,是在数字化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基础上对学习的重新规划,要重构学习形态。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部分本是内容丰富的模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取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课本-粉笔-黑板的模式使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加入微型学习的元素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作品赏析教学中,在教师讲授的同时,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时代的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作者的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体裁的同题材的作品,使视觉的直观与教师的讲解高度融合,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互为借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篇目。

2.微型学习提出了“松散和分布式知识”“即时知识”“关联知识”等相关的新的概念,对现有的教学和教育理论构成了挑战。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模块实用与枯燥并重,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引入微型学习理念,以微课的方式展现具体的情境中文体相近的文种的区别,与其他写作文体在写作技法、语言表达上的不同,进行正反例文的比较等,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理论,使学生真正明白某一文种怎么写是正确的;以微课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再现成功案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以微课的形式展示教师示范写作的过程,在一个良好、开放的氛围中师生同台竞技,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的微课我们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减少需要学生强行记忆的内容,每一个微课的时间不超过3-20分钟。同时注意内容的实用度和丰富性,避免过多没用和无关的信息,内容长短符合实用的学习需求。

3.微型学习是一种即时获得解决问题知识的学习,因此要从情境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待微型学习,分析、设计和开发。语言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和交流,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沟通和交流的效果。传统的口语课堂教学由于练习方式的单一练习过程的老套,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微课的形式进行普通话重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想要说的勇气,乐于说的信心;以微课的形式对不同的口语表达形式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说的能力;以微课的形式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使口语课堂的教学和生活相连接,使学生在运用中有所提高。

4.微型学习的理念不是简单的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是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微课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不仅可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资源,更是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际需求而灵活运用的短小精悍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布置预习提纲,列出自定微课知识点,同时征集学生所需加强知识点并进行筛选;课堂教学中,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嵌入微课知识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深化。课后梳理中,教师答疑,总结反思,使学生触类旁通,得到知识能力的双重提高。

5.微型学习的理念以及微课的应用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对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将微课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相结合,不仅具有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更具有教学实践的创新色彩。以微课服务于课堂,找到两者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目前国内对以微型学习的理念从某一门课程的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关注较少,但我们仍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前行。

微课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微课是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它融合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的手段,以生动形象的短片的形式呈献给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更好地使用微课,不断对新型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开发进行研究,为新型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提供借鉴。

微课的引入无疑促进了教学课程数字化的改革进程。微课不仅是一种共享的教学资源,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性在于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对推动课堂教学数字化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微课不是单纯的学习资源更不仅仅是视频,微课的本质是“课”。它包含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认证服务四部分。微课小、散,但有序。注重微课教学信息服务的描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各个微课间的关联,保证微课处于有序的状态,这些都为为微课的组织、检索、推荐、个性化、聚合等奠定基础。未来的微课是“群建共享”的、个性化的、情境化的、社会化的,微课的“可重用的微内容及其聚合”“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架构”等方面的新趋势与新特点将受到更多关注。

(本文为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成果,课题编号:[SKL-2016-2649]。)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2]吴美娇,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及优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02).

[3]马婧,韩锡斌,周潜,程建钢.基于学习分析的高校师生在线教学群体行为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2).

[4]温敏儒.语文教学中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

[5]白聪敏.翻转课题: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4,(02).

(徐思义 河南郑州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系 450052)

猜你喜欢
理念微课高职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