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2016-03-04 18:02夏源梓谷野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美国梦中国梦差异

夏源梓 谷野平

摘要:《嘉莉妹妹》讲述了“美国梦”的最终破灭,《平凡的世界》描写了普通劳动者为实现“中国梦”所做出的努力。本文以嘉莉妹妹和孙少平为代表,以其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为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梦”与“美国梦”存在的不同之处,同时提出要借鉴“美国梦”,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美国梦”;“中国梦”;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137—03

引言

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社会小说家。其作品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德莱赛的代表作《嘉莉妹妹》再现了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美丽的农村姑娘嘉罗琳·米贝为了生存和梦想独自来到大都市芝加哥闯荡的故事。原本美丽、善良、单纯的嘉莉妹妹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腐蚀下,变得贪婪、自私、冷漠,最终只能“永远孤独地在渴望的梦想中跋涉”[1],而原本的“美国式梦想”只能在现实中破灭。

路遥是中国当代农村作家,原名王卫国。路遥认为自己是“农民血统的儿子”,其创作素材也来自农村。路遥在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盛行的当代,另辟蹊径,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青年踏实、肯干的奋斗历程。《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百万字长篇小说,描写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农村生活的历史性变化。全书以孙家少安、少平两兄弟的奋斗历程展开,描写了二人在历经种种磨难与辛酸之后成功找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故事。

嘉莉妹妹和孙少平都是两部作品中为了追求自己渴求的生活而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年轻人,二人分别是“美国式梦想”和“中国式梦想”的典型代表。然而从二人不同的人生境遇以及不同的结局来看,他们又体现了“美国梦”和“中国梦”所存在的差异。嘉莉妹妹与孙少平梦想的出发点都是想改变命运,但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获得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一、“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内涵不同

1.“美国梦”的内涵

“美国梦”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工作来得到自由和财富。因此,它一直是美国人的精神动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梦的内涵经历了一些变化。

早期北美殖民者的梦想是能够在新大陆上生存与延续,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耕种,满足温饱,并追求政治上的平等。18世纪下半叶,《独立宣言》的出版象征着“美国梦”开始成形。而启蒙运动为美国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使美国梦的意义变为:理性、进步、完美、平等。之后的西进运动为美国人带来了“淘金热”。这时的“美国梦”是追求财富和更好的生活。到了19世纪初期,随着美国工业化的逐渐成熟,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兴盛时期。美国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科技的力量使许多年轻人向往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嘉莉妹妹就是其中的一员。由此“美国梦”意味着对金钱、物质、权势的渴望,这也是嘉莉妹妹迷失自我的原因。

总体上,“美国梦”的核心组成因素是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丰富。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科技化、现代化,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梦”逐渐失去了它的圣洁,如在《嘉莉妹妹》中一般,人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丰富,但精神上却变得愈加空虚。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人对于整个国家、民族及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和梦想。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在封闭保守的封建主义统治下,很快变得落后。于是,落后的中国遭到了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压,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就在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经历了无数次战斗。随着1921年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黑暗引向光明,最终走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来。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历经了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教训。无数怀有梦想的青年在这条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贡献一份力量。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有志向、有理想的年轻人。家庭的贫困,生活的艰辛从不曾将他压垮。尽管他的生活从未变得十分富裕,但是在苦难的人生中,精神的富足给了他极大的动力,让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成为真正“活着”的人。

二、“美国梦”与“中国梦”的根本价值不同

1.“美国梦”凸显个人与金钱

19世纪美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为美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城市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漂亮时髦的衣服、美味的食物、装修别致的公寓、丰富多彩的娱乐都给来自农村、没见过世面的嘉莉妹妹无限的冲击。实质上,获得这些物质的真正来源是金钱,这也是嘉莉妹妹的真正追求。她“对金钱的道德意义的理解,就是那种通俗的见解……老话说:‘人人都有钱,我怎么能没钱,这就完全足以彻底说明她的见解……金钱本身就是权力。”而嘉莉妹妹对于金钱在道德层面上的理解足以代表当时美国社会中对”美国梦“的理解——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美国社会中极端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使当时的人们在追求金钱名利的道路上不择手段。从嘉莉妹妹由于生活的困窘接受了杜洛埃的20美元开始,她了解了金钱的美好:“…现在她将有一件美丽的新外套了!现在她将买一双既精美、又小巧、带纽扣的鞋子了。她还将有袜子,以及裙子,以及、以及——直到后来,像她预算工钱那回一样,她的欲望,竟然超过了那两张钞票的购买力的两倍以上。”这时,嘉莉妹妹觉得杜洛埃是“有钱人”,于是她毅然离开了姐姐家,与杜洛埃一起生活在向往的公寓里。而后来,她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抛弃了杜洛埃,转而投向赫斯渥的怀抱,到纽约这个更繁华的城市去追求更富足的生活。最后,她为了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毫不留情地抛弃了破产又没有能力的赫斯渥,终于得到了所梦想的奢侈生活。

嘉莉妹妹对金钱的渴望使她变得冷漠、自私。她排斥、反感工厂中同她一起做工的工人,认为他们贫穷、鄙俗。同时,她崇拜、羡慕如赫斯渥、万斯夫妇一样的有钱人。在同他们的交往中,嘉莉妹妹意识到金钱可以让人获得一切,为了得到金钱她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样充满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的美国梦无疑会走向破灭的结局。

2.“中国梦”强调自强自立

文化大革命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间,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国家在摸索中前进。这时的中国物资匮乏,尤其在土壤贫瘠的黄土高原,农民遭遇天灾人祸,更是忍饥挨饿。孙少平就是在这样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出生和成长。为了给贫穷的家庭减轻负担,他一直吃着的毫无营养的“非洲”黑馍馍,在饥饿中度过高中生活。即使生活如此艰苦,他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和热忱,一直自强不息,通过努力改变人生,而不是像嘉莉妹妹那样,借他人之肩膀来爬向社会上层。

嘉莉妹妹借助金钱来改变命运,而孙少平的每一次选择,都倾向于苦难的一方,因为他认为苦难可以历练人生,可以让他找到人生价值。在他从乡村教师到煤矿工人的种种阅历中,他领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于劳动生产价值。在精神和生活的苦难中,少平逐渐从“自卑”变为“自信”,变得自强自立。他热爱着黄土高原,同时又不甘于一辈子扎根于此,他也向往自由的天空,向往城市的生活。但是他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并不是想要得到物质和金钱的享受,而是想要增加人生的阅历,开阔眼界。于是他离开了黄土高原,逐步靠近自己的梦想。孙少平的成长经历正是“中国梦”所强调的自强自立和坚韧不拔。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难和挫折,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经过109年的艰辛道路,终于走向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如今,在同孙少平一样的许多自强不息的劳动者的引导下,中国人民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不同

1.“美国梦”靠扩张实现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扩张成为实现“美国梦”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启蒙运动还是西进运动,都使美国人充满了强烈的进取心,他们勇于开拓,勇于变革。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却使美国梦褪色和变质。正如《嘉莉妹妹》中的“美国梦”一样,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快速致富,以及对金钱的过度崇拜。

如同国家的不断扩张一样,个人的“美国梦”实现则依靠的是不择手段。嘉莉妹妹为了金钱一度成为了杜洛埃、赫斯渥的情妇。赫斯渥为了物质享受,私拿了酒店保险柜里的钱,并与嘉莉私奔。嘉莉妹妹想要富贵的生活,但她的富贵生活只是靠美貌和不道德的人生得来的,从未通过自己的努力。“听天由命,随遇而安是嘉莉的秉性,因而她不会积极进取奋起抗争,她似乎对眼下的处境颇觉知足。”崇尚金钱和物质最大化似乎成了“美国梦”的全部意义,许多人如同嘉莉妹妹一样只懂得追名逐利,变得自私贪婪。

2.“中国梦”通过和平途径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是世代亿万中国人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要参与其中,大家要向善求真,互相激励,共同奉献自己的力量。

孙少平苦难的生活没有摧毁他的精神,他也从未向生活屈服。艰难的日子磨砺着他的精神,让他的人格愈发强大,胸怀愈加宽广。他没有怨恨弃他而去,转而与顾养民交好的郝红梅,而是在“丢手帕”事件中帮了郝红梅。他也没有怨恨总是与他冷眼相对的跛女子侯玉英,救下了被困在洪水之中的她。在他的师傅意外去世后,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师傅的妻子和儿子的责任……孙少平对人的热情、善良、诚恳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又在他的举手投足间发扬光大。这正是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美德:“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四、“美国梦”与“中国梦”的不同结局

1.“美国梦”的幻灭

尽管在小说的尾声,嘉莉妹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但是嘉莉妹妹却是孤独和无助的。金钱和名利没能给她快乐,她经历了杜洛埃和赫斯渥两个情人之后,不再相信爱情。可怜的嘉莉所获得的金钱和物质并无人分享,也没有人真心祝福她的成功。她的“美国式梦想”终究还是破灭了,只能孤独地坐在摇椅里想着那永不可得的幸福。嘉莉的悲剧其实是美国社会的悲剧。以金钱和利益为核心的“美国梦”终将走向幻灭。

2.“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中国梦”有着纵深的历史感,是靠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国人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小说的结尾孙少平在一次井下事故中受了重伤,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回到矿山,用辛勤的劳动继续创造美好的生活。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在我们的生命结束之前,也许还不会看到这个社会的完全成熟,我们这代人所做的可能仅仅是,用我们的经验、教训、泪水、汉水和鲜血掺和的混凝土,为中国光辉的未来打下一个基础。”[2]

中国有千千万万像孙少平一样平凡的劳动者,他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同时,这些平凡的人又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累积的成功为实现的“中国梦”铺设了光明的道路。13亿的华夏子孙紧紧凝聚着中国力量,不断发扬传承中国精神,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之梦。

虽然“美国梦”最终破灭,但是它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梦”借鉴。首先,“中国梦”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防止走“美国梦”中个人极端主义的道路。第二,“美国梦”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同样,“中国梦”也要注重社会中的公平正义。第三,“美国梦”的现代意义是每个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财富和更好的生活,而不是靠他人和社会阶级。所以,“中国梦”的实现绝不能追求物质享受,不能形成攀比的风气。最后,“中国梦”要学习“美国梦”之中的创新精神,勇于开拓,勇于进取。

[参考文献]

[1](美)德莱塞著,王艳燕,胡莺译.嘉莉妹妹[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焦红乐.试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3]林友安,韩飞,梅运东,鲜碧洪.《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苦难哲学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

[4]刘芳.消费主义与《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幻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8).

[5]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美国梦中国梦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