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化之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创新

2016-03-05 10:39张殿元
新闻爱好者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

□张殿元



新媒体文化之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创新

□张殿元

【摘要】新媒体文化敲响了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以情怀、兴趣和信息分享,而非物质刺激、垄断和集中化管理来激发创新精神。网络社会中,蔑视传统边界和等级、反权威、非逐利的新媒体文化实践,必将引向以尊重多元、共享和混杂为基础的新文化心态,形成强调分享、尊重生态、关心人权的新公民文化。新媒体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逻辑、文化基因和文化模式三个方面。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国家发展;文化逻辑;文化基因;文化模式

公平、正义,人文关怀和道德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而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破题之道,这一切都需要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相呼应。传统社会是由管理精英和资本精英所主导的,强调的是理性、逐利和权威主义,而新时代是由个体主导的,重视的是反叛、分享和平民意识。新媒体文化敲响了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以情怀、兴趣和信息分享,而非物质刺激、垄断和集中化管理来激发创新精神。网络社会中,蔑视传统边界和等级、反权威、非逐利的新媒体文化实践,必将引向以尊重多元、共享和混杂为基础的心态,形成强调分享、尊重生态、关心人权的新公民文化。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逻辑

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共进和成长,但在资源有限、时不我待的特定历史环境下,这种发展又必须做出优先序列的战略选择。经济发展是所有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实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增大。但是,当下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要调整结构、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改革的深化并非主动行为,而是面对经济领域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的被迫回应。

(一)当代中国发展从经济逻辑到文化逻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期奉行的是国家发展的政治逻辑,对国际和国内形势的误判,造成了对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过分强调,极度的内耗严重束缚了发展经济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手脚,自上而下形成了封闭、保守、僵化的国家发展观。如果当年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改变,就不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也就不会有国家发展的经济逻辑的确立。3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环境并不太平,虽历经波折,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未改变。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为下一个30年全面深化改革,布局落实“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自身和由经济衍生出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权力和关系的介入对经济公平和自由竞争规则的伤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诚信丧失、奢侈炫富之风盛行,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容易被归罪于市场改革和经济发展本身,其实,忽视文化引领和精神建设才是根本。文化是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贯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但文化同时又具有一种独立于物质之外的超然力量,对经济法则、行为标准和秩序建立具有规约和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往往和法制理念、契约精神以及权利意识缺失直接相关,而制度疲弱的根源是价值迷失、伦理丧失和传统尽失等精神世界的塌陷。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取决于文化自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取决于道德重建。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从当初制度供给边际效益最大化,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到现在经济结构失调,举措失当,文化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政策解放了生产力,与此相适应,媒体侧重宣传劳动致富光荣、生产英雄可敬,中华民族勤勉、刻苦、节俭和精打细算的传统被激活,整个社会蒸蒸日上、朝气蓬勃,这很像韦伯考察的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只不过在这里取代宗教伦理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这种文化的力量让我们完成了早期的经济资本积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年代,消费取代生产成为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药方,为了刺激消费,媒体大肆宣传非理性、享乐的生活观念,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在经济领域,锐意进取、诚实守信、改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严重缺失,快挣钱、挣快钱成为经营信条;在社会领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遍布整个社会的失落感和危机感,动摇了个人对社会的信仰;政治领域,吏治腐败、权力斗争、政令不畅。这些问题并非简单的经济发展、利益调整就能够解决。面对“丹尼尔·贝尔式”的难题,化解文化矛盾仍旧要从文化自身入手,放弃“唯GDP论”的错误发展观,呼唤企业家精神、抑制腐化堕落、重建社会道德、倡导核心价值观是关键。可见,中国发展的动力转型已经由过去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发展到了今天的文化逻辑。

(二)文化逻辑视野中的新媒体文化

在以印刷媒体为主导的时代,文字符号所表征的是理性思维、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从20世纪中叶开始,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影响力超过了印刷媒介,视听符号所表征的是感性思维、自我意识和欲望逻辑。电子媒介文化展现了官能满足、休闲娱乐的奇观美学,描绘了光鲜亮丽的生活世界,释放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加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尼采、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迅速崛起,颠覆了西方长期以来的理性传统,生命冲动、个人体验、张扬自我在现代文明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消费则是唤醒这种力量的有效手段。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外贸、投资、消费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化媒体通过商业化运营,凭借广告、时尚、娱乐和购物等节目刺激消费需求,完成了商业社会发展的闭环,中国经济一系列漂亮的数据证明了电子媒介塑造商业文化的合法性。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下,媒介文化在践行商业逻辑时剑走偏锋,将促进适度消费演变成倡导消费至上主义。一时间,犬儒主义、虚无主义盛行,创新意识、拼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被消解,山寨经济大行其道。传统媒介文化陷入到了生产与消费构筑的历史悖论中不能自拔。

中国当前面临着利益格局和群体诉求的多元和异质,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撕裂和斗争,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混乱无序,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健康发展。破解之道既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打压和禁声。“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始终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面对操着不同“声音”的人民,我们要努力建成“多种声音”下的“一个世界”,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充分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明确各方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利益协调、政策评估,构建和谐社会。传统媒体是在政治和经济两种力量的支配下运行的,官方和资本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传达,但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声音往往被遮蔽。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新媒体构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景观,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开源性可以包容更多的群体及其声音,互联网反控制的设计初衷让操弄和欺骗难度增加,虚拟世界的象征市场具有强大的自清功能,正义、公平、良知和真相终能浮出水面。技术并不仅仅是文化生产和流通的变革力量,它本身即是一种影响巨大的文化存在,媒介融合、交往革命、模式创新并不是技术问题,其背后是观念再造和思想迭代。新媒体带来的文化表达的平民化也导致了文化价值的重估,过去被忽视和排斥的情怀、自发、灵活和非正式再次占据文化的核心位置。而正是这些新文化形态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转型:从过去以产品和价格为重点到今天的以知识和梦想为重点,从过去经济增长的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到今天的技术和服务拉动型。当前中国包括经济在内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而新媒体文化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基因

任何社会的发展必然受思想文化的指导,在社会大变革的当代中国,我们努力开创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文化,而这种新文化不是无中生有,也不会突然降临,它一定是来自于支撑中国走过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蕴藏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生命中,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文化的传承性让我们探寻传统文化具有了可能性,我们也应该系统把握传统文化来开创时代的新文化,完成时代的新使命。

(一)支撑中国发展的传统文化基因

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时,很多人更倾向于认为贡献不大,甚至认为正因为我们告别了传统文化,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种理解一方面和“五四”以来的激烈反传统及中国哲学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强行阻断、改革开放对物质文化的强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当代中国发展的体察、分析和研究的不足,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关。近现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碰撞,中华文化式微,一些仁人志士、革命先辈探索救亡图存、谋求建设国家的同时,一些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也展开了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致力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新的出路,在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采用“中体西用”抑或“西体中用”的策略,重建当代中国的精神家园。其实,在社会生活、科学研究普遍西化的背景下,文化重建最重要的是重返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寻找当代中国发展的传统文化基因。

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的主体性被激活,讲求科学、理性,以人为本的观念得以确立,世界被带进现代文明中。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人类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没能安宁充盈,沮丧、疏离、空虚、焦虑、恐惧、末日情结等负能量充斥人心,恐怖主义、战争、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大国博弈更是让这个世界不太平,现代化陷入到了二律悖反的窘境。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被动地卷入到了世界现代性的浪潮中,同样遭遇了现代化的陷阱。源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无法断腕自救、刮骨疗伤,很多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了东方,沉睡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被唤醒,用来破解西方现代性观念系统的局限,强调整体观的传统文化表现出的“超现代”性,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一个现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和理、性和命、德和行、气和运等庞大的思想体系可以作为建立新的世界观、形而上学与价值体系的根据,中国文化对人生、人际、人性和天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与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的生态主义、自由开放、平等精神等多方面相契合。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发现,什么时候能够结合时代所需真正坚持并落实传统文化精神,什么时候的发展就比较顺利;什么时候脱离甚至悖逆传统文化精神,什么时候的发展就会遇到挫折。尤其是近些年来,在经济领域,我们大力倡导转变发展方式,善待环境和自然,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在政治领域,从“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三为”到今天大刀阔斧,重整吏治,建立风清气正、依法治国的政治文明;在社会领域,提出“八荣八耻”,讲求诚实守信、乐群敬业,狠刹奢靡之风;在生态领域,退耕还林、整治雾霾,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化领域,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出现过形式主义,走回头路、开倒车的现象。

(二)新媒体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激活、变革、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它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前进的价值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或成为需要革除的思想负担,或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其结果取决于能否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激活和转换。不同的时代会做出不同的文化选择,这与时代吁求和传播能力有关。在新媒体时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够获得多元的、症候式的表达,在裂变、分化和重构中,传统文化会完成自己的社会选择过程。强大的自主性、整合性和适应性让符合时代所需的文化传统被唤醒和转型,在这里,新媒体塑造的传播环境构成了一种文化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机制。新媒体生态及文化表征带来了传统文化价值建构方式和内涵的调整,新的目标导向和认同系统得以确立,并从中提炼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进而占领文化的制高点。此外,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新媒体文化提供了话语方式变革的技术可能性,互联网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段和呈现方式,多媒体、跨平台、音视频、流行语、H5、动图、VR等,这些贴近大众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意识形态修辞,更容易吸引当下主流年轻人群的关注,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所进行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运用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对传统文化做建设性的评价、需要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并与现代人所需相适应,需要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高远的精神和博大的智慧,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变通;二是警惕由于缺乏对开放哲学观念的真正接受、缺乏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深刻认识、缺乏对现代化本身的充分了解,新媒体、新技术可能成为控制社会的工具,造成垄断和集权。[1]

三、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模式

民族国家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两种叙事,即在时间维度上的现代性叙事和在空间维度上的全球化叙事。全球化为文化的现代性提供了展开的背景和前提,中国文化要在全球化形成的国际文化的宏大空间里寻找自己的方位,确立自己的文化模式,在与国际文化的交往和融合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媒介化的时代,新媒体所主导的传播在人类的文化结构和人类心智的形成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新媒体文化成了考察当下国际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键。

(一)新媒体文化与国际文化的汇流

源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进程已经扩散到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参与主体的身份标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赋予的,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位置,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变迁和人类的文明进程。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国际文化,国家文化的现代性叙事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文化的影响,而国际文化的融通、共享、连接的特性正是新媒体文化与生俱来的基因。互联网一出生就是用来打破边界的,国家之间、族群之间、个体之间的边界,借助于网络传播的远程交互、自由开放、全球同步和全民参与的信息处理模式,不断被抹平。这还只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超越,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在更大程度上延伸着我们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扩展着我们的心理,当人们精神边界的隔断被打通后,人类社会就真正成为一个复杂的连接系统,也为各种文化的发展与沟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国家文化的现代性在国际文化的涵化培育下被赋予新的意义,同时也在新媒体文化的滋养扶持中实现着自身的超越。

网络新媒体正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一种超越个人能力的集体心智,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国际文化从一开始就指向全球化政治。新媒体文化塑造了一个复杂的、需要不断调节和重新规划的真实世界,揭露了被现行传播体系掩盖的事实,让人们看清了霸权的操弄、中心对边缘的侵犯和世界消费主义的虚伪,并激发了人们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想法。新媒体、新技术成为政治、经济之外左右国际文化和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新的国际文化将启动人类未来的民主程序,在避免技术全能主义的同时,设定并遵守文化资源共享、互动接触、有效参与、对等责任、相互调整等交往原则,肯定并尊重人类共同体的价值,让独立的个体和文化共同体和谐共存。

新媒体不仅仅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正在颠覆和改造旧有文化,发展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文化,而创造的新文化会将人类带向何处尚未可知。在这个事关人类未来走向的关键历史时刻,我们不能任由技术来支配,而是要通过设计技术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由新媒体塑造的文化新时代,人类迄今为止的优秀文化传统不应该被抛弃,而是应该依托互联网平台,在数字化转型后有机地嵌入到新的世界文化之中,应该避免各种权力体的宰制和操控,始终承继互联网反控制、去中心的基因,努力坚守思想自由、民主协商、公平正义的不变追求,整体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二)在与国际文化的汇流中创造自己的文化模式

时间和空间规定了这个世界的关系和边界,随着媒介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传播活动,使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日渐虚化,世界在物理的意义上变成了“地球村”,在精神的意义上形成了国际文化。国际文化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生活方式的限制,但其并非区域文化的简单集合,其中包括了权力关系。在这个特殊的场域中,有些国家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能领导潮流、发起运动,实现了国家文化的国际化;有些国家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一端,甚至还受它制约,是国家文化的被国际化。

文化是一套价值观念系统,它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套系统应该是开放而又相对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套系统既要维护自身的核心价值,也要不断地吸纳外部的新观念、新意识,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时代性。随着中国国力的整体提升,中华文化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在国际文化中标明自己的文化身份。新媒体文化强调个性、平等和参与,为传统文化找寻自己的方位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明显被打上西式烙印的国际文化中,借助中国的互联网优势凸显中华文化的特色,利用全球文化贸易平台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实力,增强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话语权,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国际社会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回避拒斥、闭关锁国的政策。其实,面对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应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下,正确面对、积极参与、有效利用,战略性地吸收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使之成为本土的东西。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有许多东西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特性,成为人类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素质,并让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新媒体文化中包含了这样的素质,我们要对这些因素加以鉴别和吸收,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将自身融入国际社会中,即以“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模式。

[本文为“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研究课题成果(批准号:11&ZD027)]

参考文献:

[1]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1.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研究员]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
文化符号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以区域文化基因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的路径研究
论“三严三实”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意蕴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在中国民主表达中传统文化基因的再现
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与实施策略
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安全问题与伦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