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体育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化

2016-03-05 21:5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5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林丹孙杨

张 莉

规避体育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化

张 莉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在新闻娱乐化浪潮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报道语言走文学化、故事化道路,假新闻的出现及体育报道的明星化、绯闻化。适度娱乐可以丰富报道内容,活跃报道方式;过度娱乐则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和低俗化。为了保证体育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除了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提升媒介素养外,政府还要强化监管机制。另外,要将传播重点放在体育的精神内核上。

体育新闻娱乐化;假新闻;体育魅力

1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内涵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大众传媒在报道体育新闻时,充分挖掘和强化新闻自身所包含的娱乐因素,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报道空间留给运动员及与赛事有关的其他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场外私生活的现象。体育新闻娱乐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从报道方式上看,善用娱乐手法报道新闻,报道语言走新闻文学化、新闻故事化道路,追求语言的新奇、怪诞,乐于制造悬念;从报道内容上看,专注于体育界的名人趣事及花边消息,并极力挖掘体育明星的私人生活。

2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具体表现

2.1体育新闻报道语言走文学化和故事化道路,善于运用想象、联想、夸张等手法,追求新奇、怪诞,制造悬念

2012年北京奥运会,在林丹成功卫冕羽毛球男单冠军后,主教练李永波冲进场内和林丹倒地庆祝,这本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瞬间,却被一些纸媒娱乐化了。例如,某晚报记者就以《林丹夺金脱衣狂奔,李永波跪地强吻爱徒基情无限》为题进行了报道,文中这样描述到:“林丹夺冠后,李永波的激动一点也不比林丹少,只见他飞速冲进场地,与林丹紧紧拥抱,随后林丹在后退的过程中激动倒地双手捂脸,李永波顺势跪在地上猛亲了爱徒一口,并把林丹抱了起来,师徒在场地中间基情无限的表演也让全场观众惊呼不已。”[1]这段描写极具主观性,不符合新闻报道客观性的要求,另外,描述也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强吻”“紧紧拥抱”“猛亲”“基情无限”等这样极具暗示和暧昧性词语的使用其实也是一种博眼球的伎俩。

这样的新闻报道看似极富有现场感和戏剧性,其实是在用夸大其词的方式来描写体育赛事中的片段。这样的报道虽能迎合部分以猎奇为目的的受众口味,却无法满足大多数以获取真实体育信息为目的的受众需要。

2.2失实报道屡见不鲜

为了在媒体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引起受众注意,部分媒体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丧失职业良心,在炮制假新闻的路上乐此不疲。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孙杨和朴泰桓之间的对决颇受瞩目。为了制造噱头,比赛之前,就有媒体开始造势,故意夸大两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部分中国媒体甚至刊登《朴泰桓:孙杨来伦敦只为给我衬托》的假新闻。后经证实,朴泰桓从未接受过中国媒体的采访,这条稿子只是一篇翻译稿件,因为作者翻译水平不佳,文章标题又故意曲解而制造的假新闻。

再如,2010年世界杯期间,国内某些媒体报道了澳大利亚足球名将科威尔身患绝症的消息,“身患绝症”“最多活两年”“死在战场上”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关键词。报道一出,众多球迷黯然神伤,以至于他在与加纳的比赛中被红牌罚下时,媒体一片哀鸣。大家纷纷认为,这种判决对于一个将不久于人世的球员来说太过于残酷。但事后证明,这只是某国内媒体对澳大利亚一报纸新闻的误读。在这则报道中,媒体在没有经过调查取证和核实的情况下,道听途说、断章取义,盲目追求新闻的“快”和“新”,却忽略了最本质的“真”,导致媒体充当了科威尔“死神判官”的角色。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也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一定要严守新闻报道的底线,坚决杜绝假新闻,少一点媒体审判,多一点客观真实。

2.3体育报道明星化、绯闻化

2009年,一则名为“陈忠和携神秘女观看全运”的新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该新闻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和一位“容貌俏丽”的女子观看全运的过程——“这名女子不时和陈忠和有说有笑,说到兴奋之处,陈忠和还挥舞着自己的双手,不过这名神秘女子并未在主席台停留太久,仅仅看了一局比赛之后,陈忠和就和这名女子一起离开了主席台。”[2]这是全运会期间搜狐体育采写的一篇网络新闻。表面上看,文章报道的新闻事件并没有涉及当事人的隐私,也没有杜撰和捏造,完全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场景,看似客观描述,读后却给人一种暧昧的感觉,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

其实,后经证实所谓的“神秘女”姓徐,为福建电视台记者,当时她正在对陈忠和进行采访。然而,报道刻意回避了神秘女子的身份,模糊了两人的关系,用含糊其辞的语言引导着受众的判断,从而对事实产生了误读。

2013年,游泳冠军孙杨无证驾驶事件也在部分媒体的“精心”酿造下持续发酵,从孙杨无证驾驶事件本身到孙杨师徒矛盾,再到孙杨姐弟恋等极端私人的事件都被媒体挖掘出来并无限放大,诚然,作为公众人物,违反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理应受到社会谴责,这无可厚非,但如此大费周折,挖空心思长篇累牍进行报道难道不是少数媒体无视新闻规范和新闻价值,片面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的有力佐证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竞技赛场上每一刻的精彩表现,都凝结了运动员无数的泪水与汗水,他们不畏艰苦,顽强拼搏和努力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而体育报道也应当将报道重点放在弘扬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上,放在促进全体人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体育精神的传承上,而不是费尽心机挖掘体育明星的私生活,甚至不遗余力的制造明星绯闻和噱头以博取受众眼球。

3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影响

3.1积极意义:娱乐功能的回归

提供娱乐本来就是大众传播的一项基本功能。赖特早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就将提供娱乐作为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之一。另外,体育本身具有娱乐的自然属性。体育从产生之初,就与娱乐紧密相连,娱乐是体育的基本功能[3],体育从本质而言是一场游戏,最初的体育实际上就是一场用来愉悦身心的活动。在体育报道中适当增加娱乐因素,可以拓宽报道领域,活跃报道方式,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可以使体育新闻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受欢迎和可观赏性。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出现,正是对体育的娱乐功能的回归。

3.2消极影响;警惕“庸俗化”、“恶俗化”

娱乐化是一个中性词,在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方面适当增加一些娱乐元素,以更加贴近大众的方式走向大众,是值得提倡的。但过度追逐和挖掘体育明星的私生活或者采用负面、暴力和色情的方法吸引受众,就会使体育新闻出现庸俗化、恶俗化倾向。更为严重的是假新闻的出现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还严重影响了传媒的公信力。

4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建议

体育新闻娱乐化要把握好“度”和“量”。体育新闻娱乐化要适度,防止低俗之风、虚假报道;体育新闻娱乐化要适量,倡导专业、深度与娱乐并重,娱乐中坚守真实。“度”和“量”把握的好,可以优化体育新闻传播方式,增强贴近性,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把握不好,便会丧失基本的信息传递的作用,违背服务体育事业这个中心,甚至严重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4.1坚持新闻真实,加强媒介素养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媒介素养。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媒体,必然要追求经济利益,这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媒体天生就不只是为经济利益而生,它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和业务素质,能为大众提供“格调高、品味好”的好新闻,还要时刻绷紧职业道德这根神经不放松,在任何情况下,以客观真实报道新闻为底线,相信只有每一位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新闻媒体行业才会健康发展。

4.2强化监管机制

体育新闻报道出现庸俗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与“把关”机制的缺失有关。除了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要加强自律外,还需要在全社会建立起严格的他律机制。首先,政府应处于主导和决策地位,应该根据新闻传播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可行性措施,对虚假新闻、低俗新闻进行规范与追责,严厉制裁体育新闻行业的不良行为,净化体育传媒市场。其次,各类体育组织及新闻组织应发挥自身职能,强化对新闻媒体的监管责任,处理好新闻媒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新闻媒体机构的正常利益获取,维持其正常发展和壮大需求,又要避免其过度商业化,确保其社会效益的实现[4]。

4.3弘扬体育魅力,传播体育精神体育项目本身所包含的精神内核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精神的最精辟总结。体育运动中包含的团结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等体育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竞技体育中所包含的运动员的那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是非常感人的,不被看好时默默坚守,成功后再接再厉,巅峰时超越自我的精神也是非常能鼓舞人心的。体育报道应该通过传播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鼓舞人,从而使大众受到鼓舞,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追随永不放弃,超越自我的精神。这既是体育传播自身的优势,也是体育传播独特的价值。只有抓住了体育的精神内核,体育传播才会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我们的体育新闻传播目前出现了一些过度娱乐化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现象并及时修正,而不是在娱乐的路上越走越远。适当丰富体育新闻的报道手段,活跃报道方式,以一种更加贴近大众的方式走向大众,这是可取的。但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与基本的新闻伦理道德,坚持让体育新闻为体育服务,为大众服务,这样的体育才会好看,体育新闻才会被看好,体育新闻事业也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林丹夺金脱衣狂奔李永波跪地强吻爱徒基情无限[EB/OL].(2012-08-06)[2016-07-03]http://2012.sohu. com/20120806/n349917223.shtm l

[2]陈忠和携神秘女观看全运球迷不识国家男排主帅[EB/OL].(2009-09-20)[2016-07-03]http://sports.ifeng.com/ zonghe/detail_2009_10/20/1386243_0. shtm l

[3]谭秀湖.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反思[J].青年记者,2014(7).

[4]李利伟.刍议体育新闻娱乐化[J].当代电视,2015(1).

张莉(1981-),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传播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林丹孙杨
去旅行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孙杨夺冠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林丹 承认出轨
孙杨的“反击”
林丹 最后的战役
爱哭的奥运冠军——林丹
体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