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II》的美学分析

2016-03-05 21:5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5期
关键词:舌尖纪录片感官

于 丹

《舌尖上的中国II》的美学分析

于 丹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收视飘红,成为一档现象级的纪录片之后,央视趁热打铁,制作了《舌尖上的中国II》,并获得了经济效益与口碑的双丰收。《舌尖II》的成功,固然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但一部作品是否能真正得到观众的认可,还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本文旨在对《舌尖II》做文本分析,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该作品的得失,以期为我国今后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日常生活审美化;影像美;人文美;真实性

在大众传媒时代,康德在其美学名著《判断力的批判》中所说的“审美无利害”已难以为继。正如张晶教授所说:“如果说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命题,是将脱离人的生理欲念的‘静观’作为审美态度的标志,它的前提,是将审美主体设定为摆脱日常生活和生理欲念的纯粹精神的主体。那么当今的图像欣赏与消费,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摆脱或剥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恰恰是和图像(或影像)联袂而行的。在消费性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中,更多地图像既是艺术的、审美的,又是消费的、生活的。图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弭了纯粹的审美和日常生活乃至于欲望之间的界限,这也是后现代主义重要特征之一。”《舌尖》系列就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出现的。以美食为题材,以逼真的图像作为呈现方式,本身就足以调动起观众的感官欲望。但《舌尖》系列之所以能在众多以美食为题材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它不仅能让观众流口水,还能让观众流眼泪。美食中所囊括的,不仅是各类食材和佐料,更承载着人生百味,实现了物质性与精神性在图像中的交融,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审美化的。《舌尖II》在延续了第一季不变的情怀与基调的同时,又做了诸多创新与突破,制作水准更上一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真正活色生香的视听“盛宴”。

1 《舌尖II》的影像美

1 画面美

相较于《舌尖I》,《舌尖II》的画面制作更加精细。高清微距摄影机的使用,使观众能近距离观察美食。由于微距摄影对运动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为了使精致的画面动起来,带来更丰富是视觉享受,制作团队还亲自研发了移动微距摄影技术。正是这种技术的使用,观众才能在第三集《时节》中,以很近距离看到冻豆腐的结构和质感。高清微距摄影机的使用,使平日里可能习以为常的食物以陌生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刺激观众感官的同时,也带来美的享受。如第二集《心传》中晾晒的手工挂面,万条垂下白丝绦,在灿烂的阳光中随风摇摆,极富水墨画的韵味。可以说,这种美感的赋予,反过来又增强了食物本身的诱惑力,感官的愉悦和精神的审美相互撞击,又在这撞击中共同得到了升华。而高速摄影的使用,则是将稍纵即逝的动作优美而清晰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如第一集《脚步》中捕捉跳跳鱼的镜头,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的跳跳鱼,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人眼根本无法看清跳跳鱼是如何被捕捉到的,但高速摄影机却精准地捕捉到了整个过程,并将其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所有这些高科技的使用和精美画面的呈现,不断丰富着观众的审美经验,以全新的视角引起审美惊颤,带给观众感官的享受。

此外,《舌尖II》的拍摄还选用了最新的记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记录丰富的信息,为后期校色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食物本身的色彩和质感。《舌尖II》以超真实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美食,不断刺激着观众的感觉器官,促进唾液的分泌,打开观众的味蕾,由此蔓延开来,仿佛隔着冰冷的荧屏就能闻到食物的香味,从而调动起观众对于食物的记忆,勾起承载在食物中的往事。正如《舌尖II》中一再表现的,对文化的归属和故乡的怀恋等往往融化在食物之中。

《舌尖II》在创作手法上还借鉴了类型电影。这种类型化的表现方式,在第二集《心传》中尤为明显。在表现油坊中榨油的情景时,使用特写镜头突出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用光则突显出榨油工身体的健硕,在撞锤接触木楔之前,榨油工全身的筋肉都是紧绷的;升格镜头不但使观众能清楚地看到榨油工在榨油时的肢体动作和发力过程,也使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和力度;榨油工将撞锤撞向木楔的整个过程可能不过短短几秒,但升格镜头的使用及蒙太奇剪辑的重复,使整个过程变得充满张力和悬念。这种表现手法无疑借鉴了武侠片,使整个过程变得极富吸引力,观众也从中得到审美快感。

1.2音乐美

《舌尖II》除了在视觉语言方面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音乐的使用上,更使这种美感升华。

悉尼爱乐乐团用西洋乐器演奏的主题曲,各种乐器配合默契,灵动和恢弘大气交替进行,整部纪录片的东方神韵也油然而生。展示美食制作过程的画面,配上灵动的音乐,使画面更加具有节奏感,也使美食的制作过程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如第二集《心传》中制作挂面的片段,两位老人手脚麻利地将面绕在两根竹棒上,特写和剪辑的配合使整个过程变得很有节奏感,而音乐中鼓的使用则强化了这种节奏,使整个过程看上去更加激动人心,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音乐在《舌尖II》中的使用,还肩负了情感升华的作用。如第五集《相逢》的结尾,76岁的老人带着家乡的海产去看住在台湾的姐夫,几十年不曾见面的两位老人,虽然内心早已激动不已,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却使他们不敢将情感过多的外化在行动和语言之中。而音乐的使用,就在被拍摄对象与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使观众为之动容。

《舌尖II》中画面与声音的相辅相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也许可以用张晶教授的一段话做一总结:“审美是以‘灿烂的感性’呈现给人的感官的,理性的因素是融合于其中的。电子技术将这种‘灿烂的感性’发挥到极致。画面和声音的有机配合使得一些动人心弦的细节,通过直观的呈现得以放大,从而无须细加品茗就能产生强烈的美感。”

2 《舌尖II》的人文美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说,《舌尖II》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它能让人流口水,更在于它能让人流眼泪,它既满足了观众的感官欲望,又使观众的精神得到了慰藉与涤荡。

《舌尖》系列如果只是精美图像的堆砌而缺少内在意义的连接,也就无所谓审美。但《舌尖》系列摒弃了以往以地域或菜系等划分剧集结构的传统做法,为的就是在美食中容纳更多超越美食本身的意味。仅从《舌尖II》的分集标题《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中,也可以对编导的良苦用心略有所知。《舌尖II》的每一集,都有各自的精神主旨,所有的影像都是由这些“内在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这些精神主旨,其实都体现着编导对人文关怀的表达。第一集《脚步》,以人们追逐食材的脚步为切入点,在讲述各种美食的同时,带出那些为了生存而马不停蹄奔走在路上的人物自己的故事,并在结尾处对这一集的精神主旨进行了提炼和升华。第二集《心传》则在介绍美食的同时,带出中国传统的厨艺传授方式。陕西的张涛梅跟随爷爷学习手工挂面的制作方式;阿苗背井离乡来到苏州拜师学习苏式糕点的制作技艺。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这种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师徒传授方式已越来越不多见,随之渐渐消失的是蕴藏在这种师徒关系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心传》既是对美食的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温。《舌尖II》以美食为载体,聚焦人与食物的关系,聚焦制作食物的小人物们各自的命运,以小加大,以点带面,由此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念,观众从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食物的温度,更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的温度。

此外,从《舌尖II》中,还可以看到转型期的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脚步》中半年才能见父母一面的留守儿童;《心传》中学习工商管理的阿哲,大学毕业后却重操父亲的旧业;《三餐》中在富士康工作的打工妹,大学刚刚毕业就进入工厂,整日重复单调的工作,吃着流水线生产的快餐……这些画面中所呈现的生活,或许就发生在观众们的周围,或许就是观众们自己已经或者正在经历的。不需要太多修饰,仅仅将这些画面呈现出来,就足以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使观众在对影片的关照中得到情感的释放和找到心灵的归属。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美是生活”的论断,所有的艺术作品,无论其形式多么优美,多么能刺激人的感官欲望,但要想获得永久的生命力,打动人心应该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而最打动人心的,往往都来源于对人本身,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关照。笔者认为,《舌尖II》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对中国人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反应,虽然并不全面,虽然可能有粉饰太平的嫌疑,但它确实通过美食的中介,在愉悦感官的同时,试图给观众一些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涤荡。使观众在关注他人的故事时,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和文化的归属,服下一剂心灵的鸡汤。

3 《舌尖II》的不足之处

《舌尖II》从电视类型上划分,属于纪录片的范畴。纪录片的立身之本就在于“真”。虽然纪录片从诞生到现在,创作理念发生过很多次改变,但追求真实的理念却从未改变。笔者认为,一部纪录片,不管其遵循的理念是过程真实还是结果真实,至少都应该尽力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尽量让观众自己通过影像的阅读,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认同,并通过审美得出自己的理解。《舌尖II》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解说词铺的太满,过多的解说词影响了观众自己的判断,使观众不得不跟着解说词的思绪走,从而丧失了纪录片本身的客观立场。

4 结语

《舌尖II》虽然并不是十全十美,但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在纪录片产业刚刚起步的中国,《舌尖II》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的成就还是值得肯定的。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今后国产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1]邓晓松.《舌尖II》突破与探索:写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之际[J].中国电视(纪录),2014(4)

[2]张晶.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J].现代传播,2010(3).

[3]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J].文学评论,2006(4).

[4]张晶,熊文泉.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J].文艺评论,2005(3).

[5]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J].文学评论,2006(4).

[6]张晶.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J].现代传播,2010(3).

猜你喜欢
舌尖纪录片感官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