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2016-03-06 07:18王瑞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血氨单纯性酸化

王瑞萍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王瑞萍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与血氨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减少肠道氨吸收的有效措施,为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单纯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肝硬化伴便秘患者、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单纯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各40例(实验组)以及80名正常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空腹血氨水平检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氨水平变化。结果经血氨水平检测显示,肝硬化伴便秘患者血氨水平最高,其次是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然后是单纯性肝硬化患者,其血氨水平高于单纯性消化道出血、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氨水平最低。且酸化肠道治疗前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和肝硬化伴便秘患者血氨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状态与血氨水平密切相关,对肝硬化伴肠道障碍患者进行相应的肠道治疗对于降低血氨水平、预防血氨中毒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消化道;血氨;酸化

肝硬化作为临床中常见的肝脏疾病,发病率一直在较高水平,特别随着如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老年人受此种疾病伤害更显著[1]。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硬化的研究缺乏突破性进展,没有针对肝硬化的特效治疗方法。本文旨在降低血氨水平过高对于肝硬化患者存在的威胁,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与血氨水平的关系,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单纯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肝硬化伴便秘患者、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单纯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各40例作为实验组,以及80例正常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280例研究对象中,男142例,女13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4.4±8.7)岁。患者均排除患有酒精性脂肪肝或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可能;正常人员均经过全面体检,确保肝功能正常。

1.2 方法

1.2.1 血氨检测方法 首先使所有对象隔夜禁食8 h,在次日清晨患者进食前空腹采血3ml,通过肝素钠抗凝处理后,进行10min的离心处理,最后使用VITROS-250型干化学分析仪和配套检测试剂对离心后的血浆进行血氨水平测定,并进行详细严格的记录。

1.2.2 肝硬化伴肠道障碍治疗方法 肠道障碍类型包括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和便秘,对这两类患者采取酸化肠道治疗:口服乳果糖或白醋、给予患者使用白醋灌肠,剂量均以临床上常规剂量为准。乳果糖:15.0ml/次,3次/d;白醋:250ml/d;白醋灌肠1次/d。治疗完成后,依旧根据隔夜禁食-空腹采血-抗凝-离心流程,通过专业仪器对血浆进行血氨水平分析,并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血氨水平测定及分析:肝硬化伴便秘患者血氨水平最高,其次是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然后是单纯性肝硬化患者,其血氨水平高于单纯性消化道出血、单纯性肠梗阻患者(P<0.05)。单纯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水平略低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P>0.05)。正常对照组血氨水平最低,具体数据见表1。酸化肠道治疗前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和肝硬化伴便秘患者血氨水平明显降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由治疗前的(66.8±22.6) μmol/L降低为(43.7±16.9) μmol/L,肝硬化伴便秘患者则由(95.8±35.1) μmol/L降低为(55.3± 18.5) 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氨水平分析(±s,μmol/L)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氨水平分析(±s,μmol/L)

注:与正常健康人员比较,aP<0.05;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比较,bP<0.05;与单纯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cP<0.05

研究对象 单纯性肝硬化 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伴便秘 单纯性肠梗阻 单纯性消化道出血 正常健康人员例数 40 40 40 40 40 80血氨水平 44.3±21.6abc 66.8±22.6abc 95.8±35.1abc 24.5±9.8 24.1±10.7 23.7±7.9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肝硬化患者的消化道状态直接影响着患者血氨水平,血氨水平过高会干扰患者脑细胞能量代谢过程,导致脑组织能量不足,对神经递质的产生-传递-发挥作用的人脑这一重要反馈过程以及神经递质的平衡(兴奋递质或抑制性递质的数量平衡)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正常情况下,血氨在肠道产生,经过肝脏的逐渐转化变成尿素和谷氨酰胺之后由肾脏排出尿素与氨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氨水平,因此血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肠、肝、肾三个器官的工作状态,三者任何一个出现障碍,血氨就无法成功转化并排出人体,导致血氨在体内累计过高,造成氨中毒[2,3]。肝硬化患者的症状显示,其门静脉压力高于正常值,导致食道静脉极易曲张破裂出血,造成过多血红蛋白在肠道内的分解,使血氨水平增高。因此,肝硬化患者尤其是肝硬化伴肠道功能患者体内血氨水平尤其高,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肝性脑病,有学者已经提出血氨水平与肝性脑病之间联系密切,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功能的改善与保护对于防止肝硬化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以及肝硬化的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从本次研究的酸化肠道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变化来看,酸化肠道治疗的原理是根据酸碱度的变化来影响血氨的转化从而影响血氨水平,这一方法已经被证明其实用性,它能有效降低肠道障碍患者体内的血氨水平。

综上所诉,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与消化道状态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肝硬化伴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血氨明显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较正常健康人士也明显偏高。为了防止肝硬化恶化形成肝性脑病,提高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率,医护人员应该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患者血氨水平,如采取酸化肠道治疗或者输血治疗等,此外,还要严密监视患者体内血氨水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危及到患者生命。

[1]贺勇,高宝秀,杨正兵,等.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与血氨的关系研究.检验医学,2012,27(1):44-47.

[2]曹月琴,陈晓敏,范海波,等.临床中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状态与血氨水平的相关性.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8):2622-2625.

[3]叶迎宾,郭卫刚,柴广丽,等.血氨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在肝硬化合并肝癌无创伤诊断的相关性分析.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42(7):744-7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020

2016-01-29]

475002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血氨单纯性酸化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海洋酸化之时间序列研究进展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肉牛尿素中毒的诊治效果观察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