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016-03-06 06:53李能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班规班干部班级

李能英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小学 重庆重庆 401443)

浅议小学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李能英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小学 重庆重庆 401443)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态度与看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自主管理受到广泛的关注。文中将对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小学 班主任 自主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应当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意识到班级管理是一项集体事务,应当予以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与权力,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并对此予以维护,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管理与自身成长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同时积极开展自主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使其更加专心的致力于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理解能力等相对较差,班主任应对其予以必要的引导,这样才能够使自主管理更加高效的展开,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

为了使自主管理可以顺利展开,班主任应当在班级内部营造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首先,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力帮助其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的这些行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理解与关怀,继而对班主任产生一定的信任;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并对其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想法有错误,班主任也不应当面指责,而是应当耐心引导学生,使其能树立正确的认识;最后,班主任还应当在班级内部组织与自主管理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是班级管理员”的主题班会、“班级管理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能够使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并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二、完善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

制度是开展高质量的班级管理的重要基础与前提,班主任应当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对班级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并让学生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第一,班主任应当让学生掌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守则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班规,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第二,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制定不同方面的班规,如卫生班规、学习班规、纪律班规等。通过自主讨论制定的班规往往更具有约束力,能够提高学生言行的规范性。[2]

三、对班干部的选拔予以重视

在进行自主管理时,班干部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同学们展开有效的班级建设与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当对班干部的选拔予以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对班干部的人选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班干部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选拔结束后,班主任还应当对班干部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具备引领同学展开自主管理的能力。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予以班干部充分的空间,使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管理。

四、积极开展特色的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与积极性,教师应当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并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对自主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与管理有效结合到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案例,让学生从切实的生活经验感受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编排关于班级管理的情景剧,这一教学活动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五、对班级事务进行细致划分

班级事务涵盖的内容较杂,范围较广,如果放任学生自主管理,那么极有可能导致班级秩序的混乱,甚至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阻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协调,使班级事务能够得到较为细致的划分,从而实现高效的管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班级事务划分为卫生管理、纪律管理、作业检查等多个项目,让学生轮流管理不同的工作,教师可以让班干部确定每个人的任务,保证所有同学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且职责明确。当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后,他们的自主管理将更加高效,同时也更加有激情与动力。

六、展开必要的鼓励管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教师应当开展必要的鼓励管理,使学生能够得到激励与保护。如果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应当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转换身份,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应当明确,小学生犯错误时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可以原谅的,教师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其予以肯定与鼓励,让学生能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教师的鼓励能够有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其在后期的学习与班级管理中,他们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3]

七、完善班级评价体系

为了实现对自我管理的有效反馈,教师应当对班级评价体系予以完善与创新,使其能够对学生做出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基础素养与能力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优势可能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因此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外,还应当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考察学生的管理态度、管理效果等。同时还应当对自评与他评予以重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放任学生自主展开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其中,使自主管理工作可以高效、有序的展开。具体来说,班主任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慎重选择班干部,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对班级事务进行细致划分,对学生开展鼓励管理,并完善班级评价体系。只有做到这些,学生才能够在有效的引导下展开高质量的自主管理。

[1]朱梦倩.浅议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J].学生之友:下,2012(5).

[2]高雁.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干部落实班级自主管理[J].教育,2017(1).

[3]陈玉娇,李玲.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6).

猜你喜欢
班规班干部班级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