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契合

2016-03-06 06:53李正梅李能英陶茂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发展

李正梅 李能英 陶茂学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小学 重庆重庆 401443)

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契合

李正梅1李能英2陶茂学3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小学 重庆重庆 401443)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应当对这两项教学工作予以重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思想,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创新与调整,使其可以起到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的作用。实践证明,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文中将对当前相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 写作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当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时,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而写作水平提高时也会带动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对教学工作做出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教师应当创新观念,并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读物质量不高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的思想观念、新的价值观产生,并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传统思想与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无法实现现实需求,需要将其剔除或进行必要的调整。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特征的学科,其教学读物的内容反映着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但是由于不能做到及时的改革与调整,教学读物的质量并不高,其中很多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而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内容却没有纳入到教材中,这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因而其写作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2]

2.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但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较为深远,很多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思想与态度,仍旧按照原有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听从教师,会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而无法进行独立学习以及自主思考,这对学生的长期成长与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在阅读分析中,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因此其阅读素养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写作时,他们也不能将自己在阅读学习中的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学生并不能掌握写作方法、也不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与阅读习惯。

3.学生课堂兴趣不高

学生的课堂兴趣不高也是影响阅读与写作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较低。在学习中,他们以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为主要目的,并不能自主对阅读内容或写作主题进行探讨,有时他们甚至会对枯燥的语文课堂产生厌恶与排斥的心理,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二、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策略

1.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与主题,还要让学生理解文本背后深层次的哲理,同时学生应当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小学生的能力发展不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对文本进行阅读与分析,同时也要对学生予以必要的引导,使其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思维方式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并掌握有效的文本阅读方法,如对比分析法等,教师可以将同类型的文本进行对比讲解,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类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文章在人物描写等方面的异同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有效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立意方法。

2.让学生养成摘录的学习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找不到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因为学生缺少必要的词汇积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的学习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句,或者能够表达主题思想的段落,然后让学生将其抄录下来,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对这些词句的内在含义以及表达技巧进行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将积累大量的词汇,并能够在写作中对其予以有效运用。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3.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进行引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高度契合的必要前提,因而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其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能够对阅读与写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意识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能力等尚不成熟,而其个性、好玩性、好奇心却相对较强,学生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与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亲身接触以及模仿,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并挖掘其兴趣点,利用多种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改写、仿写或者缩写,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思维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也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除了要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素材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够具有真情实感。教师要让学生亲近自然、深入生活,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这样在遇到类似主题的写作时,学生就可以轻易找到入手点,开展高质量的写作。另外,这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白鹅》这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的宠物或者自己常见的一种动物,当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后,就可以写出较高质量的作文。

结语

将阅读与写作契合到一起符合新课改的需要,能够使语文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从教学实践来看,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有效表达与深化,二者之间存着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将相关教学工作进行契合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包括教学读物质量不高、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兴趣不高等,教师应当对此予以关注,并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保证阅读与写作教学可以契合到一起。

[1]黄绍锦.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契合[J].小学教学参考,2012(15).

[2]王顶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途径[J].读写算:教师版,2017(27).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发展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