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2016-03-06 06:53廖宗会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习题概念生物

廖宗会

(云南省威信县第一中学 云南威信 657900)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廖宗会

(云南省威信县第一中学 云南威信 65790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生物形态、生物活动规律、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钻研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此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高中生物 注重 参与 组织 提高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得系统的概念认知

每个生物概念作为系统知识,都是由不同的要素构成的,要让学生获得对概念的系统认知,必须要让学生知道概念是有哪些要素构成的,要让他们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而非概念本身。例如在环境容纳量教学时,当学生有了对这个概念的表象认知,知道了这个概念的主要内容之后。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首先,针对概念中环境条件不受破坏这个约束因素,引导学生去猜测,在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这个容纳量会不会改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获得对环境容纳量的条件认知,进而巩固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生态系统教学时,通过概念内容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写出和说出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菜市场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让他们用所学的生态系统概念知识去判断这一问题。继而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认知生态系统是由一个有营养关系的整体形成的,其各成分之间可以是捕食关系,也可以是寄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定义生态系统,理解此概念,形成系统认知。

二、调动学生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新授课时,总会讲到一些科学探索先驱们的故事,我通常会在课前把它布置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精炼语言并限时三分钟以内在课前展示。有的学生甚至会做出短小而精彩的幻灯片或下载一些视频片段效果,教学很好。如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学习我通常会将整个过程图展示给学生,点出其中几种学生不熟悉的物质名称,通过学生组内讨论如何完整、准确地表述这一过程;而后会请一些同学上到讲台上试着表述,每一位同学说完后再请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我会做简短的补充,对一些同学叙述中的亮点我会及时作出肯定;如此反复三到四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为完整的说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了,这样重要的概念就印象深刻了。在课后习题课中,我往往先不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内部统一一部分习题的答案,个别有疑问的题目再通过随后的组间交流、评价、纠错,实现对绝大多数习题的解决。总之,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组织丰富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组织学生在课后开展分析研究,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本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学以致用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开展各种调查,也是巩固生物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例如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本地区环保状况调查研究,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生达到巩固理解和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双重目标。通过开展这样的课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把微课也运用到高中生物课堂上来

微课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恰当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是把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实验、一道习题。一节微课视频时长通常都在10分钟左右,这种时间比较符合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又因为微课容量比较小,所以既便于学生在线观看,也便于将其下载到各种移动设备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时间,随时随地地观看,想学就学。把微课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课上没听懂的知识点,一遍没听明白,反复去听,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老师教给我们的是学习方法,课下学生们一定要注重复习,力争把知识点理清,该记得一定要记住,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习题概念生物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幾樣概念店
第12话 完美生物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