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临床效果分析

2016-03-07 03:29张培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3期
关键词:偏瘫栓塞交通

张培君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临床效果分析

张培君

目的探究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显微手术夹闭)和治疗组(26例,血管栓塞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机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81.25%,治疗组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显微手术夹闭还是血管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效果显著,在不同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血管栓塞术在术中显露困难的动脉瘤更具优势。

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血管栓塞术

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动脉瘤疾病,在颅内动脉瘤疾病中其发病率占到1/3以上,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为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1]。本文研究中就对本院收治的5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8.36±10.63)岁。22例存在意识障碍,5例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肢体偏瘫,5例视神经损伤。治疗组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8.23±10.41)岁。20例存在意识障碍,3例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肢体偏瘫,2例视神经损伤,1例存在动眼神经麻痹。所有患者均伴有突发性恶心、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可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检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发现额叶血肿患者9例,破入脑室患者5例,前纵裂池积血44例。对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中共存在62个动脉瘤,其中多发性动脉瘤3例,单发性动脉瘤52例,合并同侧后交通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58例患者动脉瘤直径(n,%)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夹闭法。其中有21例患者在发病后72 h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另有11例患者在发病后延迟到3~14 d进行手术治疗[2]。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电解脱弹簧圈(GDC)介入栓塞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72 h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后均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CT检查[3]。调查并记录患者治疗后是否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7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26例痊愈,4例恢复良好,1例偏瘫,1例死亡。其中偏瘫1例主要是手术之后发生脑梗死伴肢体偏瘫。死亡1例系术后发生颅内血肿,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瘤颈夹闭时发生大出血。对患者进行随访后,未出现复发。治疗组患者中2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21例痊愈,2例恢复良好,1例偏瘫,1例死亡,1例植物性生存。在对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中发现有3例出现复发。对照组痊愈率为81.25%,治疗组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前交通动脉是连接双侧大脑前动脉之间血流代偿与平衡的主要通道,对于维持机体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前交通动脉所发出的穿支动脉向后运行对前穿质、视交叉以及下丘脑起到供应作用,通过对解剖面的观察发现在该区域血管较为复杂。再加之动脉瘤破裂之后会因为大量出血而与周围的组织粘连,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影像学诊断难度[4]。目前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这两种方法在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方面各具优势。

通过翼点入路可以使得大部分颅内动脉瘤充分的暴漏出来,有助于手术操作并且手术路径相对较少,通过该种方法可以减轻对脑组织的牵拉,在显微技术的辅助下简单、快捷的实施手术,对于有效的降低手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对患者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较为常见,因此确保手术过程中良好的手术显露是降低动脉瘤出血的关键方法[5]。对于动脉瘤颈对其进行有效的夹闭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对瘤夹进行选择时需要对动脉瘤夹扁后的形状进行全面的考虑。为了保障夹闭完全,需要动脉瘤夹长超过瘤颈夹扁后2mm左右。

前交通动脉瘤周围的血管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较为复杂,对于比较微小的动脉瘤将难以检查出来。因此为了降低检查的疏漏,在检查的过程中脑血管造影选择多个部位投照。在急性出血期内发生栓塞,需要把握好弹簧圈致密的程度。尤其是在填塞的过程中把握好程度,防止造成动脉瘤的破裂[6]。在手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防止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以及动脉瘤破裂。本文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中7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26例痊愈,4例恢复良好,1例偏瘫,1例死亡。治疗组患者中2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21例痊愈,2例恢复良好,1例偏瘫,1例死亡,1例植物性生存。

综上所述,无论是显微手术夹闭还是血管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效果显著,在不同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治疗手段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血管栓塞术在术中显露困难的动脉瘤更具优势。

[1]董全永.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探讨.中外医疗,2013,32(23):89-90.

[2]刘东医.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99-100.

[3]肖平雄.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分析.吉林医学,2015,36(7):1335-1336.

[4]周济,易良,许民辉.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67例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9(3):142-144.

[5]李明.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临床分析.昆明医科大学,2015.

[6]廖巍,林伟标,林少华,等.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对比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00-31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89

2016-04-28]

524037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偏瘫栓塞交通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