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2016-03-07 03:29许俊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3期
关键词:四联螺杆菌幽门

许俊山

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许俊山

目的研究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复方尿囊素在临床治疗中可替代铋剂应用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其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菌。慢性胃炎是常见消化内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该病的重点是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治疗中普遍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该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传统治疗常采用铋剂四联疗法,但铋剂的应用存在一定限制。临床医师目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铋剂的替代药物,降低不良反应。本研究分析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该病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5.2±8.6)岁,病程30 d~20年。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6.3±8.9)岁,病程36 d~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给予克拉霉素(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9)500mg,雷贝拉唑(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20)20mg,阿莫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0932)1 g,枸橼酸铋钾(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185)220mg,口服,2次/d。观察组患者实施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予以克拉霉素500mg,雷贝拉唑20mg,阿莫西林1 g,复方尿囊素(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439)165mg,2次/d,口服。两组患者同时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好转或加重,胃镜检查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及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无好转或严重;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胃黏膜病变恢复面积大于治疗前50%,尿素呼气检验为弱阳性;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尿素呼气实验检查为阴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腹泻2例、头晕1例、口腔异味4例、粪便变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2%(11/4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重要发病原因。有研究表明[2],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相关疾病密切相关,且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呈下降趋势。经典三联疗法已不能满足患者对临床疗效的要求,其根除疗效作用有限。因此,有研究提出[3],含铋剂四联疗法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但由于临床治疗中的超疗程、超量应用,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近年来,选择铋剂替代药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采用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复方尿囊素可促进黏膜修复、保护胃黏膜、中和胃酸,是一种氢氧化铝与尿囊素组成的胃黏膜保护剂。研究表明[4],复方尿囊素可预防保护急性胃黏膜损伤,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因此复方尿囊素可作为铋剂的替代药品;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说明复方尿囊素使患者症状缓解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有研究表明[5],治疗胃肠疾病过程中,采用复方尿囊素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复方尿囊素在临床治疗中可替代铋剂用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1]吕国增.不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观察.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6):17-18.

[2]方建松,邵剑明,严加费.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中国现代医生,2015,26(15):17-20.

[3]李文,赵凤娥,石振东.122例消化门诊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根除疗效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5,19(5):117-119.

[4]王玮,王钊,张露.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5(24):6147-6148.

[5]崔梅花,魏红,雷晓燕,等.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中华消化杂志,2014,34(5):297-3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00

2016-04-05]

461400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普内科

猜你喜欢
四联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与常规四联补救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探讨构建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