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急盼解决农机维修难

2016-03-08 05:45枝江市农机局刘红安田国红
湖北农机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点农机企业

枝江市农机局 刘红安 田国红

农民急盼解决农机维修难

枝江市农机局 刘红安 田国红

根据全市第六轮“三万”活动安排,我们有幸成为市农机局第六轮“三万”活动工作队员,怀着一份对农民的热爱走进农机局驻董市镇金龙村部分农户家中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但出于对农机的执着,我们关注更多的还是农民家中有哪些农机,这些农机使用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需要农机部门或政府解决的事情。当听到他们如何使用农机发家致富,由衷地替他们高兴,也为农机人感到自豪;当听到他们面对一些难题束手无策时而又不由一阵纠心。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农民对使用农机最纠心的问题就是农机维修难问题。

1 农机维修难究竟难在哪

近几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机更新速度和新购数量急剧增加,农机装备和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近期的农户走访中我们发现每户农民家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农业机械,最普遍是手扶拖拉机、机动(电动)植保机械、水泵,还有部分农户拥有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而手扶拖拉机已替代过去枝江农民每家必备的“板板车”,有的家中还有2台以上。可见农机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必须的不可替代的生产工具。然而,正是由于农机的快速发展,农机因故障不能及时得到修理被迫停止作业的现象迅速增多,很多农民有时因一个农机小配件要还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甚至荆州、武汉等地,常常因一个小故障耽误几天不能下地作业,农机维修难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全面全程机械化的新瓶颈。

1.1 农机维修网点不足,设备差

目前,全市农机维修点基本上一镇有一家以上农机维修个体工商户,马家店城区有3家挂靠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点,且各个维修网点设备简陋,连最基本的“车钳刨铣”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油泵实验台,仅有充气泵、电、氧焊及普通工具都不十分齐全,维修能力十分低下。

1.2 农机维修人员少、素质低

农机维修技术工人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高、初中毕业生,均没有受过正规培训,对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一知半解,仅凭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维修车辆。

1.3 农机配件质量差,价格高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农机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精品名牌大量涌现;但另一方面,假冒伪劣产品遍布市场,真假难辩。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农机配件市场,有些不法配件经销商以次充好,以劣替优,高价低质。有些农机配件刚换上不几天又发生故障,因质量难以鉴定,农机手投诉无门,严重影响农机消费者利益。

1.4 农机产品缺乏统一国家标准,通用率低

目前中国农机企业就像一个大染缸,世界各国农机技术产品均在中国出现,如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多国引进技术,使我国主要农机品牌众多,农机企业售后服务远远跟不上农机发展速度。加之近些年农机企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地方管理未跟上,一条组装线就是一个农机生产企业,没有形成统一生产标准,造成农机产品质量低下,配件通用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民购机用机的激情。

1.5 农机维修不规范,管理散

按照各级政府对农机主管部门的职能确定应包括农机维修管理,但由于农机维修网点(主要是从事农机个体维修,人员少、技术低、底子薄、收入低)是弱势群体,行业自然是弱势行业,农机维修网点本身步履维艰,加之农机维修网点的成立、解散与处罚均是市场行为,农机主管部门也无权干涉。且现有的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模式也难以满足现阶段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的需要。

2 当前农机维修能力与现实需求间的差异有多大

2.1 枝江市农机维修市场需求有多大

据2015年底枝江市农机化统计年报数量显示,全市农机装备动力80.01万kW;各类农机拥有量达到60 000多台(架),其中: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8 000多台(其中:大型拖拉机2 049台)、收割机712台、插秧机569台、油菜直播机113台。如此庞大的农业机械数量年维修作业量按照2次/台,年计算将突破12万台次。据统计,全市正常运行并在工商部门注册办理营业执照的农机维修网点不超过20个(50%以上集中在城区),能够承担“三保”以上维修能力的农机维修企业仅1家,全市农机维修人员不超过50人(拿到农机维修技术等级证的农机维修人员不足10人),农机维修人员日均需维修农机6台以上(实际维修能力人均不足2台)。显然,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远远落后于农机发展速度。

2.2 当前农机维修由哪些部门承担

2.2.1 靠农机维修网点维修

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少,农机维修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全市农机维修网点维修量不超过总维修业务量的20%。

2.2.2 靠生产销售企业的售后服务点维修

目前,枝江市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维修服务点(挂牌)4家,平均每家农机维修人员不足3人,农忙时节农机维修服务人员根本忙不过来,造成农机作业效率低下。据统计,全市正常“三包”期内的农机维修80%由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服务点维修,但此类维修仅占总维修量的15%左右。

2.2.3 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维修服务

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定发展后,会建立自己的农机维修车间,拥有一定的农机维修能力,主要解决合作社内农机维修。此类维修能力可解决合作社内作业机械维修业务量的60%,占社会总维修量的5%以内。

由于农机维修网点不足,农机维修人员过少,全市约60%的农业机械带病作业,一些农机手只能自己动手,有时造成故障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减少了农民收入。

3 当前农机主管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3.1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

农机维修网点(包括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不需要农机部门许可,仅需在工商部门登记即可完成申请、注册及发证,并正式开展农机维修业务活动。农机主管部门对农机维修行业管理仅限于调查摸底、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

3.2 开展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调查及培训

2014年,枝江市农机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的紧迫性,并联合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全市开展农机维修网点调查,主要调查农机维修网点注册情况、建设规模、维修设备、维修人员技术等级等。并根据需要,多次开展农机维修人员技术培训,积极与省、宜昌市农机局协调,对考试合格者核发农机维修技术等级证书。

3.3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农机维修设备

从2011年开始,湖北省农机局就将农机维修设备建设纳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项目必备建设内容,评选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具有维修本社农业机械能力,在省级扶持资金中专门拿出7万元用于农机维修设备购置,确保合作社农机维修能力的提高。同时,在每年的农机专项经费中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以提高各县(市)农机维修能力。

3.4 将农机售后服务纳入农机代理经销企业条件之一

2012年,部分省农机主管部门曾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要求加强对农机经销企业的管理,在全省实行农机经销企业登记,将农机售后服务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经销企业参考条件之一。

4 解决农机维修难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1 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网点管理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kW左右,其中排灌机械动力达到1.1亿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成现代化农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络。其中:“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就是要完善中国自己的农机工业,集中力量建设中国自己的农机生产体系,提高中国农机产品常用配件的通用率;“建立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络”就是指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它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牵涉行业多,仅靠工商、农机、质量技术监督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生产企业的管理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应该是农机生产销售企业负责(谁生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售后维修点的建立,农机部门负责行业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管理,质量监督部门负责质量纠纷鉴定,以此建立一个协作共赢的农机维修管理体系,必将十分有利于农机维修企业的发展壮大。

4.2 提升农机维修人员素质

对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不是简单的常规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从工作原理到实际操作2个层面同步进行。笔者以为,理论培训可以县级农机学校集中培训与维修人员自学相结合来解决,而实际操作培训必须以现行主导农机生产企业为主体开展培训,并以此培训成绩确定本生产企业产品在当地的售后服务点,切实从理论到实际真正提升农机维修人员维修技能,以满足现代农机发展需要。

4.3 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扶持力度

湖北省把农机维修设备建设纳入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内容之一,2016年再将农机维修能力项目对各县(市)开始实施,可以说是已开了一个好头,但仅此来推动整个农机维修网点发展明显不够。要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扶持,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起步:一是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纳入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范围,每年对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评估加以扶持,必将快速促进整个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二是争取将农机维修设备购置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三是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农机维修网点购置大型农机维修设备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四是争取在国家税收政策上对农机维修企业给予最大支持;五是各县(市、区)政府对具有一定维修能力需扩建维修厂房的给予土地划拨优惠政策及其他扶持。

4.4 加强对农机维修、配件市场的管理

联合工商、质监、农机等多部门对农机维修、配件市场重点开展“四查四看”:查经营资格,看经营者是否依法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营业执照;查零配件质量,看零配件是否有检测报告、合格证和正规的进货发票;查维修工具设备,看检测仪器设备、量具是否达到要求,检测设备是否有合格证书及进行定期检测;查维修记录,看是否按规定的等级范围、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开展维修业务。通过经常性的检查,逐步规范农机维修、配件市场,减少因维修、配件质量导致的农机故障。

4.5 建设区域性包含农机维修的4S店

据笔者了解,目前全省区域性包含农机维修的4S店仅限于少数地级市有,根本满足不了全省农机维修需要,而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4S店又需要大量的投入,如何快速建立起农机维修4S店也是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的一块心病。笔者认为:农机维修是农机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农机维修4S店的主体应是农机生产企业;而农机维修是为当地农机拥有者服务的,农机维修4S店的管理者应是当地农机主管部门;而4S店的成立不外乎资金、土地、设备、技术人员等几个主要方面,只要做到由政府或部门与农机生产企业共同注入资金、土地由政府划拨、设备由企业投入、技术人员由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承担,使农机维修管理主体与建设主体形成统一,建设农机维修4S店就指日可待。

2016-06-05)

猜你喜欢
网点农机企业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沃得农机
企业
企业
企业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不一样的农机展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