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瘦肉型种猪繁殖率的措施

2016-03-08 05:42王刚刚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繁殖率产房种猪

王刚刚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59000

提高瘦肉型种猪繁殖率的措施

王刚刚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充分发挥瘦肉型种猪的最大潜能,进一步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生产性能,是关系到养猪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为此,笔者总结了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瘦肉型种猪繁殖率的新措施。

种猪;繁殖能力;新措施

1 确立仔培新模式

根据全场生产母猪数量及均衡生产原则,计算出每周母猪生产头数,确定产房和保育舍大小,以实现小范围全进全出。每舍以10~16张床为宜。排粪沟由舍外明沟改为舍内“管道式”暗沟,避免排粪沟成为冬季贼风“进口”,防止贼风侵袭猪体。利用“陡坡式”理念建设产房和保育舍,即加大产床和仔培床下地面坡度,以使床下不存尿、水,降低舍内湿度。产床与猪过道间留20cm间隙,以便于人工清粪。尽量减少水冲次数。保证床底离地面40cm以上,可有效避免地面湿气上升直接危害仔猪。新理念设计的产房不仅实现了母仔的全进全出,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机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舍内高湿度造成的仔猪下痢,仔猪断奶成活率平均达92%以上。

2 小群饲养与单栏定位的有机结合

单栏定位是近几年国内养猪界较为流行的妊娠母猪饲养方法,其较原先的小群混饲具有节约饲养面积、单猪定料及容易控制膘情等优点。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其也具有“致命”的缺点,尤其对管理和饲养条件要求高的瘦肉型种猪显得更为突出。即肢蹄病发病率高、难产率高,致使母猪淘汰率高。于是我们取长补短,确立了“单定+群饲”的综合模式,即在母猪配种后的怀孕前期2个月进行“单栏定位”,后2个月仍以“小群混饲”喂养至产前1周,每群2~4头。通过进行“双结合”,母猪的难产率由5%降到1%,降低4个百分点。肢蹄发病率由4.8%降到1.4%,母猪淘汰率由7.5%降到1.5%,效果极其显著。

3 实施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母猪的有效利用率,是提高瘦肉型种猪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产后必须保证每头仔猪在2小时内全部吃上初乳。根据仔猪强弱大小、生产先后顺序固定乳头,使弱前强后,保证窝发育均匀。要在7天内调教认料。将乳猪料拌成稀糊状抹在仔猪嘴上,强化其嗅觉和感觉,一般情况下3~5天即可认料,7天即可自行采食。用高档乳猪料,保证营养充足,减少应激。做好保健工作,即在3、7、21天进行三针保健,适时补铁、补硒、补水,并定期消毒,搞好防疫,减少疾病。控制好温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使仔猪处于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第1~3天32℃,第4天30℃,第5~7天28℃,第2~4周25℃,第5~6 周20℃。原圈饲养减少应激,断奶后将母猪赶离,1周后仔猪方可转圈。母猪产后清宫首先注射2支缩宫素,促使恶露尽快排出,然后向子宫灌注青链霉素生理盐水,以进一步清除子宫恶露并防止继发感染,降低子宫炎发病率。

以上综合措施既可保证仔猪断奶由35天提前到21天,又可使母猪返情率由原来的20%降到2%,而且使每头母猪由年提供断奶仔猪14头上升为18头,提高母猪生产力28.6%。

4 疫病综合防制

树立“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一是制定严格的防疫程序。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应该依托动物疫病控制中心进行疫病检测。然后按各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二是根据不同的年龄、季节、体质和生产方向等适时进行调整,做到因猪而宜。三是对病死动物和粪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交叉感染。

5 挖掘管理潜力

养猪业有句行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坚持以下4点原则。

(1)推行“四化”管理模式。即“工厂化、标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在讲究科学化的同时更应讲究人性化,以充分调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能动性,按劳取酬。四化可使工作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提高10%以上,而猪场整体效益则提高25%以上。

(2)严格按照科学程序饲喂,实现“优质优待优报”。即好的品种只有按照科学的饲喂程序,实行科学的饲喂方法,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给养殖者以最大的回报。在生产中不仅要坚决杜绝劣质原料、违禁假冒药品和疫苗,又要根据猪只不同体重、年龄、生产方向和用途实行分段、分标准的“营养配餐”,从“质和量”两方面满足其生理需要。

(3)注重冬季温度调节。处理好冬季保温与通风的关系,既要保证舍内有合适的温度,又要保证不能因遮挡过严而使氨气浓度过大,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猪舍顶部要安装换气管和通风帽,换气管要求3m一个开口,而且方向要避开当地冬季主风向,既要使氨气顺利排出,又不会使冷空气乘虚而入。

猜你喜欢
繁殖率产房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母猪繁殖障碍的防治及提高繁殖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