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

2016-03-08 11:03郑庆伟
河北果树 2016年3期
关键词:羽化菊酯乳油

郑庆伟

(黑龙江省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 156100)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

郑庆伟

(黑龙江省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 156100)

桃蛀螟,俗称蛀心虫,又名食心虫、豹纹斑螟、桃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它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山楂、板栗、荔枝、龙眼、柿、石榴、枇杷等果树的果实。

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黄色,体长9~14 mm,翅展20~25 mm。前翅散生25~28个黑斑,后翅有10~15个。雄虫腹末黑色。2)卵。初产时乳白色,2~3 d后变为橘红色,孵化前为红褐色,椭圆形,长约0.6 mm,表面粗糙,有网状线纹。3)幼虫。头部暗褐色,体背暗红色,老熟时体长22~27 mm,身体各节有粗大的褐色毛片。腹部各节背面有4个毛片,前两个较大,后两个较小。4)蛹。黄褐色,长13~15 mm,腹部5~7节前缘各有1列小刺,腹末有细长的曲钩刺6个。茧灰褐色。

2 危害状

桃蛀螟以幼虫蛀食果肉和幼嫩核仁危害。果实被害后,蛀孔外堆集黄褐色透明胶质及红褐色虫粪,果内也有虫粪,两个紧靠果实最易被蛀。被害幼果不能发育,常变色脱落或胀裂。

3 发生规律

桃蛀螟一年发生2~5代,各地发生代数因气候条件、营养状况和个体历期不同等影响而有差异。辽宁一年发生2代,河北、山东2~3代,河南3~4代,湖北4~5代,江西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僵果,以及堆果场、仓库等处越冬。翌年化蛹、羽化,并产卵。成虫白天在叶背静伏,夜晚羽化、交尾、取食和产卵。有趋光性,趋化性较强,喜在枝叶茂密、两果相连处的果面产卵,卵散产,每个果上产2~3粒卵。初孵幼虫先在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果皮,稍大从果梗基部蛀入果内。幼虫可转果危害。幼虫5龄,经18 d左右老熟,老熟幼虫在枝杈缝隙、两果交接处结茧化蛹。蛹经8 d左右羽化为成虫。高温、多雨年份危害较重。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结合疏果,摘除、捡拾虫果,集中处理;4月前采用铡、沤、烧等方法处理向日葵、玉米、高粱、蓖麻等其它寄主作物秸秆,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口基数;春季彻底刮净果树老翘皮,集中烧毁,降低害虫基数,减少幼虫危害。

4.2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羽化初始期,在果园设置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减少果园落卵量。

4.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赤眼蜂、黄眶离缘姬蜂等天敌,控制桃蛀螟。

4.4 化学防治 有3个施药阶段。各代成虫盛发期,用37%高氯·马乳油1 500倍液喷雾;卵孵化盛末期,选用98%杀螟丹可溶粉剂2 000~3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平均卵果率达1%时至初孵幼虫尚未蛀入果内危害前,交替选用2.5%氟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液、7.5%甲氰·噻螨酮乳油1 500倍液喷雾。

猜你喜欢
羽化菊酯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
毒土封杀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