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书海,共浴墨香

2016-03-08 12:16周洁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读友共同体课外阅读

周洁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

然而,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外来务工者子女,由于受家长教育素养、社会教育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对课外阅读采取不在意、不在乎的态度,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

我们老师该怎样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并在潜移默化中喜欢语文,爱上语文呢?我努力地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

一、“阅读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学习共同体”指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阅读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阅读,为了这一主题共同热情投入,并在这一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创设多元交流平台 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

1.师生互为读友——阅读学习共同体的灵魂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读友比任何形式的阅读宣传都更有力度,更能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教师深切的阅读感悟将促使他们对学生的阅读给予特别关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着引领作用。

教师要和学生成为读友,这首先意味着教师要做读书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渊博的学识、良好的素养、健全的人格都在无形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涉猎,不断优化自身素质,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书来更带劲。因此,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最好的催产素。

其次,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聊书”。有研究表明,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交际对象进行交际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学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社会、对生命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文本的感悟与体验也是有局限的。教师创设“聊书”的氛围,以书友的身份介入其中,切入话题后,应给予学生鼓励和期待。聊天的过程中,学生情感共鸣时要给予高度认同,情绪、思维受阻时,应用自己的体验去感染、启示学生,从而达到师生两融的境界。

2.生生互为读友——阅读学习共同体的核心

在学习共同体中 ,同伴的影响在塑造学生个体观念与行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自己的阅读行为和阅读经验更易为同龄人理解和接受。

要让学生成为读友,首先要成立阅读小组。同学们可自由建组,4~6名成员一组,推选一名组长,做好小组的借阅记录。先组内相互交换书籍阅读,读后的交流是随时随地的,没有了时间的限制,这样的交流显得更自如,也更能产生共鸣,接着可与其他小组进行书籍交换。这样,每个人准备一本书,几次交换下来,每人都能读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既节省了书源,降低了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买书成本,又扩大了大家的阅读视野。经过这样不断地交换阅读,许多家长反映孩子阅读的速度快多了,兴趣浓了,积极性也高了。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展示阅读成果。我们学校去年新校建成后,有了两个学生阅览室,可以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去自由阅读喜爱的报刊。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勤于积累,乐于展示。比如我校的采蜜集、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读书交流活动等都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以书会友,充分体验合作互动带来的快乐。

3.亲子互为读友——阅读学习共同体的助力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会由于工作、教育程度限制等原因而难以保证阅读的效率。但是在师生共读、生生互动的读书氛围的感染下,看着孩子的阅读兴趣日趋浓厚,作为家长又怎能不愿加入其中呢?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图书,同时关注孩子的阅读内容及阅读进度,适时作出评价。教育程度受限制的可以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认真倾听孩子的阅读收获,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评价。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本好书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科学的求真、文学的向善、艺术的求美,无一不给人深深的震撼。这一切由阅读带来的好处会让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携手书海,共浴墨香!

猜你喜欢
读友共同体课外阅读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少年的你,每一步,《读友》都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少年的你,每一步,《读友》都懂
读友少年文学征稿启示
《读友》为你开出的暑假清单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