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对孟子良知思想的延承

2016-03-09 15:27崔玉霞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性良知

崔玉霞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论王阳明对孟子良知思想的延承

崔玉霞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孟子是我国儒学史上第一次对心问题进行反思和详细论述的哲学家,而且是第一次提出“良知”范畴的人,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提出“良知是本体”的理学家,并且是在心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这一伟大学说,可见王阳明的思想或多或少是在借鉴和发展孟子思想的基础上建构的,那么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就是讨论王阳明与孟子在心学和良知范畴的区别,以及王阳明对孟子良知的发展。

关键词:心性;良知;致良知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历来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讨论的多数都是从其自身的哲学体系进行建构的,然而很少有人认识到他与孟子某些关联,即使有些人注意到这一点,也只是就他的良知说这一点进行大略的概述,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和研究。牟宗三先生在其《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中指出王学是孟子学,他指出“王阳明在龙场驿悟良知,人们对其悟良知的现实主观机缘虽可就其生活发展加以叙述并于文献不足征处加以猜测,然就其自道,主要问题是因朱子而发无疑,但不管其主观机缘如何,其学之义理系统客观的说乃属于孟子之学”。牟宗三先生此论也是肯定了王阳明的思想是因朱子而发,但属于孟子之学。而他也就是对其良知的来源进行叙述而已,并未对王阳明与孟子心性关系以及良知与四端之心的发展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近来,也有学术界人士开始关注孟子与王阳明之间的某种联系,如蔡新法的《王阳明与孟子的心本体论比较》一文中对“王阳明在心本体论方面对孟子的传承与超越关系就行了说明,然其认为王阳明否定孟子心中的物质成分,将其看作精神实体,而且认为是将孟子的心物关系改造为以心统物等观点不免有些偏差,而对其四端之心,以及本体也没有详尽的说个明白。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孟子是对心进行反思的第一人,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在其心学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孟子是提出良知良能范畴的第一人,二者之间一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是就王阳明与孟子思想在心学与良知差异以及继承发展方面进行论述的,

一、心性关系

我们知道王阳明的良知一词来源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而且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是在其心学体系的基础上建构上,孟子的良知良能也是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孟子与王阳明在心性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一)孟子以心言性。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孟子尽心上》)可见在孟子看来,心,性,天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是内在统一的。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指出孟子是在以心善言性善。在他看来,由于每个人都有四端之心,而这四端是心是善的,所以性是善的。那么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又是怎样展开的呢?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 离娄下 》)而此处的“几希”就是人所具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孟子在此指出人禽之别,说人之为人的特性正是人具有这四端之心,即良心。 而此良心是他性善论的基础。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而四端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是天生的。从此看来,孟子认为每个人的人性天生具有都具有这种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孟子所说的性是善的,所以,尽心才能知性,而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天之所与,所以才能知天。

(二)王阳明心性合一。

在《传习录》中,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先生曰:告子是硬把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欲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也。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在孟子看来,心之本体是性,集义是复性。所以,孟子还是以心言性。不同于孟子,王阳明的心性是合一的。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心性已经超越了孟子说的心性。在王阳明那里性有了更广泛的内容,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称呼而已。正如他在回答陆澄的问题时所说的那样,心之所发也,只一性而已。而这里一性就是一心。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可见在王阳明那里,心性就是合一的。

二、良知

孟子和王阳明都是在自己心学的基础上,提到了良知,了解了心性关系之后,那么看一下二者在良知上差异和发展。

(一)孟子的良知即本心。

孟子在《尽心上》篇中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可知,亲亲敬长都是仁义。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那么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就是先天所具有的一种道德意识,道德认知。而这个先天具有的意识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理智。良知就是说人具有的知仁知义的本心。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以及齐宣王的不忍杀牛的不忍之心为例,来说明这个良知对人道德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自发的驱动。

(二)王阳明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的良知是本于孟子而来的,他更加鲜明的赋予了良知更为丰富的含义。他认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同时也是万事万物以及人伦秩序存在的依据。

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这样阳明就把孟子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合起来一起收于其良知上来讲,一起皆是其良知的表现。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传习录》卷二“答聂文蔚”)

从以上两段可以看出,王阳明是以真诚恻怛来说良知。从真诚方面讲,孟子的恭敬之心包含于其中,而恻怛方面也将孟子的恻隐之心包含其中,那么,王阳明将孟子的恻隐和恭敬之心合起来也归于良知上。

综上所述,王阳明将孟子的四端之心和良知联系起来,来说明四端都是良知。这相比于孟子所言的良知,是一个发展。不仅如此,王阳明还强调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王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横照者也。”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此外, 王阳明说“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三、致良知

王阳明言“致”,是以至、极、尽之义来解释“致”字,就是向前推致的意思。王阳明在论述良知是心之本体时,也指出“致其知”就是指“充其恻隐之心”。“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可见王阳明所说的“致”就是孟子所说的扩孔。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而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所以“致良知”就是扩充推行自己先天禀赋的,发见于日用之中的良知,使良知全体充拓得尽,得以充塞流行,“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因此,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实际上是一种返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主张存心养性,追求一种当下自知自觉的良好状态。这与孟子所说的存养扩充本心有相似之处。但孟子仅仅是从内在方面进行修身,王阳明强调的是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与孟子在心学和良知范畴有一定的差异,更多的是王阳明是在孟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延承和发展,所以,孟子以心言性,提出良知良能;王阳明在孟子四心和良知良能的基础上提出“心性合一”,指出“良知是心之本体”,并强调致知的功夫,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

参考文献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记,1987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王阳明.传习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7]吴兴怀.论王阳明延承孟子良知学说.[J].济南: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2.06

[8]蔡新法.王阳明与孟子的心本体论比较.[J].浙江:绍兴文理学院,2005

中图分类号:K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1-02

猜你喜欢
心性良知
杨会勤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中的“自知”“体认”向度——兼论致良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用道
心性与现实
良知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小议教师心性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