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56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9 01:40于建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达拉水肿

于建宏

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56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于建宏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继发性脑水肿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尼莫地平;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属于神经科较为多见的一种危重症,具有发病急骤、致残率高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引发脑出血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免疫机制、血管硬化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等,临床治疗难度高[1]。继发性脑水肿是使得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周围脑组织受到出血灶压迫后缺血、缺氧及坏死,从而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加重脑细胞水肿,以此加剧病情。稳定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以及改善其疗效的关键是要控制出血灶,减少脑细胞所受氧自由基的损伤,缓解继发性脑水肿等[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特选择本院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中,女22例,男34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8±6.9)岁;出血量11~30ml,平均出血量(14.9±6.8)ml;合并症:21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对照组中,女24例,男32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3±6.6)岁;出血量12~28ml,平均出血量(15.5±7.2)ml;合并症:22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依据美国心脏协会与美国卒中协会制定的《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②发病在24 h内,肢体瘫痪,肌力<Ⅳ级;③不属于因肿瘤、颅脑外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引发的脑出血患者;④未并发严重感染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⑤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不过敏者;⑥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有脱水降颅压、调血脂、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吸氧、防治并发症以及积极治疗合并症等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单用依达拉奉治疗,具体方法:于浓度为0.9%的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具体方法:依达拉奉用法用量同于对照组;于浓度为5%的1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10 mg尼莫地平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02)行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10 d后,转为尼莫地平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10)口服治疗,3次/d,60 mg/次;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显效:经颅脑CT检查发现颅内血肿体积下降>10ml,水肿体积下降>50%以上,意识清醒,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好转;有效:血肿体积下降5~10ml,水肿体积下降20%~50%,意识清醒,神经功能缺损有所好转;无效:均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47<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血肿体积(ml) 水肿体积(ml)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6 20.7±3.9 9.8±3.5ab 6.7±2.4 2.1±1.4ab 25.3±2.7 10.4±1.8ab对照组 56 21.3±3.7 15.5±4.1a 6.8±2.1 4.7±1.5a 24.8±3.1 17.2±2.3at0.835 7.913 0.235 9.483 0.910 17.423P0.405 0.000 0.815 0.000 0.365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属于自发性脑实质出血,属于临床较多见的一种卒中类型,其病理损伤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继发性脑水肿、血肿的占位效应以及各种炎性因子浸润损伤等。有研究者表示[3],脑出血导致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最初损坏的是血管内皮组织,由于通透性加大,局部渗出明显增加,使得局部组织水肿缺氧加剧,从而加重脑实质细胞缺氧。病变处脑组织细胞膜多数通道蛋白失活,细胞膜通透性出现变化,细胞开启凋亡机制,导致脑组织损伤。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不仅要稳定出血灶,还应对脑水肿等继发性病理改变予以及时控制,从而抑制病情进展。

依达拉奉属于脑神经保护剂,有着较小的分子量,亲脂性明显,通过对脂质过氧化予以抑制以及氧自由基进行中和,能够缓解脑组织细胞受到的炎症反应损伤,最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局部缺血与缺氧,尽量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对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路具有明显阻断作用,可以对缺氧条件下钙离子转移至细胞内进行抑制,从而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通过冲破血脑屏障阻滞,对脑神经组织发生药物作用,实现保护脑神经效果;还能有效缓解缺氧条件下脑部血管痉挛症状,促进出血部位微循环,改善压迫部位脑组织的供血供氧。此外,尼莫地平还能对红细胞膜产生选择性作用,能够有效稳定细胞膜,让其发生碎裂降解,并且还能抑制血小板集聚,防止血栓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继发性脑水肿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熊兰,凡子莲,代东璟,等.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 2953-2954.

[2]王经忠.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117-119.

[3]王红联.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35-36,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95

2016-10-20]

110500 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达拉水肿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